学术投稿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探讨

尹静华

关键词:儿科, 呼吸系统, 反复感染,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5年至2016年在我院儿科进行临床治疗的住院患儿100名,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而实验组的所有患者在使用吸氧雾化联合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口服匹多莫德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吸氧雾化联合抗感染治疗,对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感染次数、平均感染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以此对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就有效率来说,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就平均感染次数来说,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次数为(1.87±0.31),对照组的平均感染次数为(4.13±1.23)次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次数相对较低(P<0.05);就平均感染时间来说,对照组的平均感染时间为(7.98±0.93)d,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时间为(3.65±1.01)d,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时间相对较低(P<0.05);就平均患者满意度来说,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0.0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口服匹多莫德颗粒剂联合雾化+吸氧+抗感染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的反复感染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再感染次数和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的进行应用与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病人跌倒危险预测及早期护理方法 、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精神科病人跌倒危险预测及早期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受的128例精神科患者的资料加以分析,按照护理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62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66例)行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并比对2组跌倒原因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跌倒率为6.0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4.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跌倒知识掌握度如危险因素、跌倒知识还有预防举措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精神科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跌倒知识掌握度,降低跌倒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微创清除术后联用高压氧及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微创清除术后联用高压氧及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为我医院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集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在微创清除术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在微创清除术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的治疗方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FABP、NSE和S-IOOB水平.结果:在进行治疗后,研究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FABP、NSE和S-IOOB水平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高压氧及复方麝香注射液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章;钱志茹;徐兴华;高建亮;龙海成;李晓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0例,根据患者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4.3%,对照组为77.1%,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力衰竭的患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姜加宏;刘洪伟;贾长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产后即刻母婴肌肤接触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即刻母婴肌肤接触对新生儿和母亲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足月经阴道分娩新生儿50例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将50例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产后即刻母婴肌肤接触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的新生儿哭啼情况、体温、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48小时产妇子宫复旧情况均无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哭啼时间、哭啼次数、出生2小时的体温、首次母乳喂养效果、喂养方式、24小时产妇子宫复旧情况均有差异(P<0.05).结论:实施产后即刻母婴肌肤接触可以使新生儿哭啼明显改善,体温明显提高,使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提高,促进母亲子宫复旧.

    作者:杨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发现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例行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治疗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天的肿胀程度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7天患肢肿胀情况,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肢体疼痛程度,提高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病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病案管理

    在当前的医院管理工作中,更多的是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病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度,导致产生医疗纠纷后,医院处在被动的地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医院病案实现精细化管理成为了一种可能,有利于病案的管理和开发.本文主要探讨病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病案管理水平.

    作者:郭瑞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选择性定位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配合气管镜刷片细胞学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应用选择性定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联合气管镜刷片细胞学(BWC)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时间段我院接收并诊断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8例,并依据不同诊断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4例患者行BALF,组二34例患者行BALF联合BWC,比照两组癌细胞阳性率.结果:组二患者的癌细胞阳性率高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BALF联合BWC的细胞学检测癌细胞阳性率较单独行BWC检测阳性率明显增高,且简易、安全,为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宋明进;郝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COPD并骨质疏松症患者TNF-a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COPD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TNF-a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94例老年COPD稳定期的男性患者,分为三组,其中3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骨质疏松组,33例无骨质疏松患者为骨量正常组,31例低骨量组患者作为骨量减少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腰椎、左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血液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水平,探究其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腰椎L2-L4、左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的骨密度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患者的TNF-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三组之间的各项指标相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其TNF-a等促进破骨细胞因子增多,骨吸收增加,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多发.

    作者:霍晋;王蕾;鹿育萨;王丹琼;范继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哮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小儿哮喘治疗的72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为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儿36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药物治疗,而观察组采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小儿哮喘治疗的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哮喘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方面,观察组的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34例,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27例,75.0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应用于小儿哮喘疾病治疗中,其有利于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谢赐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保守治疗很难根治,传统手术取面部切口,损伤大,且术后面部遗留疤痕,患者不易接受.通过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能在明视下操作,对泪囊周围组织损伤小,不影响泪液导流和泪泵功能,可同时处理鼻部病变,双眼同期手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反应轻,恢复快、面部无瘢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小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教改形势下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当期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全面推进,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研究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将从教改形势下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者:景尚斐;杨晨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DKA合并AP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死亡1例,另外39例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均值为(9.46±0.43)d.结论:尽早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改善DKA并AP患者的预后.

    作者:冯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应对母婴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临床中母婴并发症病症进行预见性护理,记录护理信息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孕妇分娩资料11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针对实验组孕妇进行预见性护理,针对常规组孕妇实施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干预.针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分娩方法、分娩时间、产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孕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保留信息为研究提供比对数据内容.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通过自然方式分娩的几率为92.7%,存在孕妇51例;常规组自然方式分娩几率为65.5%,存在孕妇36例.实验组孕妇接受剖宫产和引导手术协助生产的人数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孕妇实施预见性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的几率,并且减少了分娩使用时间,降低了孕妇不良反应的同时保证了母婴并发症减少的需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并能够积极的提升孕妇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

    作者:吴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麻醉方式与麻醉意义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麻醉方式与麻醉意义,为我医院麻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医院妇产科于2016年1月-2017年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腰麻的方法进行联合麻醉.在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在差异化的麻醉干预后,观察组在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宋君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使用电脑软件将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入选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38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上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在规律饮食、规律服药、规律锻炼、戒烟戒酒、规律复诊的遵医情况上比较,研究组各项遵医率均比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有效降低,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性心理干预联合物理治疗对住院伤残军人神经痛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物理治疗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对截瘫后伤残军人顽固性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例截瘫后顽固性神经痛伤残军人分为治疗组7例和对照组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用VAS评价截瘫后伤残军人神经痛的程度;同一神经痛伤残军人,治疗前、治疗4周后使用镇痛药物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同一患者镇痛剂的使用剂量明显减少.结论:对伤残军人给与综合征心理干预治疗联合物理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优于单纯物理治疗,对提高伤残军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北京市三甲综合医院普通门诊就诊病人满意度调查

    目的:通过对三甲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病人满意度的调查,针对重点问题及环节进行改善,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与建立医院的品牌效应.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甲综合普通门诊就诊病人,填写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从医院环境、咨询挂号、候诊就诊、医技检查和缴费、取药5个评价维度以及对整体就诊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整体就诊满意度评价中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患者占到77%,在5个维度的详细分析中得分高的是医技检查4.24士0.49,得分低的是咨询、挂号3.40士0.76.结论:按照10分满分的标准由病人对医疗服务进行整体评价打分.综合评分测得均值为7.4分,表明北京市三甲综合医院普通门诊就诊病人满意度为比较满意.其中有23%病人表示一般或比较不满,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咨询挂号和医院环境环节.

    作者:岳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晚期肺癌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6).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比两组晚期肺癌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43%,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2%、2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实行对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晚期肺癌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值得在晚期肺癌护理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秋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学学校卫生工作模式经验探寻

    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着眼学生的健康发展,努力改善卫生设施,从体育、营养、口腔、眼保健、常见病及传染病、食品安全、饮用水等方面,不断提高卫生工作质量,为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王淑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主要研究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已经进行确诊的60例腰椎间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使其作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对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牵引治疗和中医针灸推拿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可得,观察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帅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