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
目的:探究高级责任护士值月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来我院普外科就诊的95名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间来我院普外科就诊的患者105名为实验组于2016年4月进行高级责任护士的选拔.结果:实验组受试对象对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进行医疗投诉中与医生相关为11.43%,与对照组的10.53%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的医疗投诉中与护士相关占2.11%,少于对照组的1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级责任护士值月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投诉,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艳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减少护理风险.方法:我院于2012年12月成立了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本文将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风险护理管理的工作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通过明确和分析风险因素,提出了一系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将护理风险管理成效与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未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风险护理实施后,我院各科室临床护理质量较未实施前得到大幅度提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勋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08月收治的260例胃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进行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清除率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息肉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下可以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应用.
作者:刘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选取12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去势治疗,药物治疗组患者实施药物去势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失眠(SD)、疼痛(PA)、认知功能(CF)、社会功能(SF)、躯体功能(PF)等评分都明显的优于手术组(P<0.05).结论: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实施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药物去势治疗的效果明显的比手术去势治疗的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司淑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46例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工作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所选对象分为探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护士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探究组护士应用分层管理模式.结果:探究组护士临床护理能力以及带教能力均明显高于对比组护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护士工作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能够提升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和护理水平.
作者:马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基层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我院ICU行气管切开术的68例患者(2016年4月-2018年4月),其中一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另外一组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手术耗时、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与20.59%,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来说,相比传统气管切开术,笔者建议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其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操作简便,存在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钟秀洪;陈金荣;何康;周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运用康复治疗方式实施救治对其肘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给予内固定术实施处理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康复治疗处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的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数值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运用康复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患者肘关节相关功能的实现及改善.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属于一种氟比洛芬脂微球制剂,可以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生理性疼痛,还能够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另外通过注射方式给药,能够减少口服用药后可能导致的副作用.本文具体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同时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临床具体应用.
作者:韩雨珈;房海林;李晋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对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将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半年后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内生肌酐、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氮显著较低,内生肌酐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随访观察组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不仅能够充分改善患者内生肌酐、血清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而且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作者:钟耀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复合护理干预对于全麻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中低体温麻醉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100例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复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低温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低温发生率为18.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麻醉复苏恢复效果、寒战与躁动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全麻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麻醉复苏情况.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密;郝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共80例,按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联合基础治疗与牙周维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PLI、BI、PD和CAL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时,采用基础治疗与牙周维护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关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4.2±3.6)分高于对照组(74.1±2.3)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中应用围手术快速康复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梁吉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接收的31例和2017年接收的31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普通护理方式,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70.9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6.77%,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方式,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使其预后成效得到改善,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采纳.
作者:沈慧;陈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肛门疾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确诊为混合痔、肛瘘疾病后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止痛),2组分别在术后第7进行镇痛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肛门疾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肛门疾病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朱一峰;胡进;李佩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米非司酮展开治疗过程中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全部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方式,对照组每天应用剂量为6.25mg,观察组每天应用剂量为12.5mg.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在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方面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为显著改善趋势(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12.5mg/d米非司酮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止血过程用时的缩短,提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基层普外科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3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对手术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抗生素预防性给药患者占76.67%,治疗性给药患者占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用药占33.33%,二联用药占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一级愈合26例,占86.67%;切口感染3例,占10.00%.显示用药时间大于7d及二联用药的患者比用药时间短及单一用药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治疗在基层普外科手术前后的应用,对患者抗生素使用指征要严格把握,对有利应用时机进行掌握,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多联用药,降低切口感染,为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周金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80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9月诊治的80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均伴有轻度抑郁、轻度焦虑,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学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倍他司汀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耳鸣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4月-2017年6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耳鸣患者中选出100例,询问患者的意愿后分组,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实验组服用倍他司汀和盐酸氟桂利嗪,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安全性指标等.结果:实验组经过2周的治疗总有效率98.0%较对照组86.0%更高,听力残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与对照组6.0%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疗效确切,促进患者听力的改善,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蔡琴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索体位加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5例椎OVC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综合治疗组19例,采取体位加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对照组16例,采取单纯PVP治疗.选用疼痛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计量伤椎椎体的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疼痛,恢复良好的生活功能.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月两者在VAS、ODI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上两者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两者治疗方案均能较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综合治疗组能较好的恢复伤椎的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飞;王桂仁;徐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复方维甲酸霜治疗扁平疣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扁平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肽丁胺霜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维甲酸霜治疗,并对比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则为7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为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复方维甲酸霜治疗扁平疣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病情得到了好转,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骏;罗陈;胡怡然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