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杰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时运用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进行单侧腰麻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开展全髋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66例,将其随即平均分成33例观察组和3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腰麻麻醉,观察组使用单侧腰麻.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的麻醉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情况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患者开展全髋置换手术时使用小剂量轻比重的布比卡因单侧腰麻模式效果较好,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影响较小,效果平稳,减少尿潴留,健肢可早期活动,预防血栓!值得在老年患者中推广.
作者:王兵;王丹丹;谭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1.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介入在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在手术前后的NISHH评分差异明显(t=6.66,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针对缺血性脑卒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血管支架介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峰;李伟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提高我医院相关治疗水平.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6年4月~2017年9月接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有血清炎症患者147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有血清炎症患者147例作为对照组,采取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包括IL-6、IL-8、IL-10、TNF-α指标.结果:在进行差异化的干预后,观察组在IL-6、IL-8、IL-10、TNF-α指标的变化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改善具有积极影响,值得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杨春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运用康复治疗方式实施救治对其肘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给予内固定术实施处理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康复治疗处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的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数值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运用康复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患者肘关节相关功能的实现及改善.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心力衰竭老年冠心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个体患者是否存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无瓣膜钙化,观察组42例患者患有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室扩大、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Ⅲ级以及Ⅳ级心功能个体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个体患者心室扩大、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且心功能等级较低.
作者:万珍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诊的86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加以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35%:67.44%,X2=11.06,P<0.05);观察组患者IL-6、IFN-γ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135、4.306,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效果明显,加以施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效率,减轻身体不适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芷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我院近3年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从2014年7月~2017年12月开具的12360张门诊处方,统计门诊处方中的抗感染药物应用种类、应用科室、用药频度、给药途径、药物联用方式等,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3461张使用了抗感染药物,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28.00%,其中内科的抗感染药物处方多(31.00%),其次为五官科(22.62%).抗感染药物种类包括头孢菌素类(34.12%),大环内酯类(20.11%),喹诺酮类(15.11%)以及克林霉素类、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药物.其中一联用药占89.86%,二联用药占9.88%,三联用药0.26%.36.12%为静脉给药,61.25%为口服给药,2.63%为阴道给药.头孢唑林钠、阿洛西林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药物利用指数均>1.结论:我院近3年的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部分药物仍然存在着用药频度过高,用药不合理的问题.
作者:申永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关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应用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法治疗疾病的临床价值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08例在我院进行ESDN疾病诊断与预后治疗的病患,进行研究,给予所有患者基础的血液透析治疗,之后分组再次对观察组患者应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法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ESDN疾病应用血液净化串联疗法效果理想.
作者:雷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选取在我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8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比对照组高,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功能,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姚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基层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我院ICU行气管切开术的68例患者(2016年4月-2018年4月),其中一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另外一组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手术耗时、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与20.59%,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来说,相比传统气管切开术,笔者建议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其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操作简便,存在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钟秀洪;陈金荣;何康;周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量化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康复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80例外科手术患者分组.对照组开展随机常规护理和教育,量化组开展量化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外科手术护理满意度;手术知识认知、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手术总并发症.结果:量化组外科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量化组手术知识认知、康复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量化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量化组手术总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康复预后改善有促进作用,可提升其手术和康复认知,减少并发症,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朝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心绞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16例)与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16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时可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发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讨论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结局.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设定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病理妊娠、胎膜早破以及羊水异常情况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会对胎儿和母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孕期需要及时对本病进行预防,当疾病发生时则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新生儿和孕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翠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5年至2016年在我院儿科进行临床治疗的住院患儿100名,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而实验组的所有患者在使用吸氧雾化联合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口服匹多莫德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吸氧雾化联合抗感染治疗,对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感染次数、平均感染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以此对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就有效率来说,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就平均感染次数来说,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次数为(1.87±0.31),对照组的平均感染次数为(4.13±1.23)次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次数相对较低(P<0.05);就平均感染时间来说,对照组的平均感染时间为(7.98±0.93)d,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时间为(3.65±1.01)d,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时间相对较低(P<0.05);就平均患者满意度来说,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0.0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口服匹多莫德颗粒剂联合雾化+吸氧+抗感染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的反复感染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再感染次数和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的进行应用与推广.
作者:尹静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诊治的20例(30只患眼)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本文调查研究资料,研究20例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其眼底表现情况.结果:20例(30只患眼)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胸部挤压伤占据35.00%,头部外伤占据25.00%,腹部挤压伤占据25.00%,粉粹性骨折占据15.00%;小静脉型占据23.33%,小动脉型占据33.33%,混合型占据43.33%.结论: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多存在胸部挤压伤、头部外伤、腹部挤压伤或是粉粹性骨折情况,小静脉型、小动脉型、混合型的眼底表现存在差异性.
作者:李小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社区慢病管理对高血压并患者规范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患者有高血压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指导,给予试验组患者社区慢病管理.比较患者用药依从性,并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依从性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社区慢病管理能有效提升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将其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邵彩光;王美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妊娠期梅毒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正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现汇总分析2012年至2015 年泰州市孕产妇梅毒检测及干预情况 ,从而探索适宜有效的管理途径 ,减少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先天梅毒儿的出生 ,更好地推进实施母婴阻断项目.
作者:赵静;乔凤玲;戴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产后出血治疗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M组和N组各40例.M组患者使用缩宫素和米素前列醇进行治疗,N组使用催产素和卡前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M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5.00%较N组患者的97.50%低(X2=3.91,P<0.05).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应用于急诊胆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102例胆绞痛患者作为探讨的对象,并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1例.常规组应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结果: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高于常规组(94.12%VS84.3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低于常规组(3.92%VS17.6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应用于急诊胆绞痛的治疗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