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琴芳
目的:探索复合护理干预对于全麻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中低体温麻醉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100例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复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低温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低温发生率为18.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麻醉复苏恢复效果、寒战与躁动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全麻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麻醉复苏情况.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密;郝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30例.治疗组患儿施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参照组患儿施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安全性指标较参照组患儿的要高(P<0.05).结论: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有助于缓解患儿的病症,改善患儿呼吸暂停的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乔燕;王红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诊治的20例(30只患眼)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本文调查研究资料,研究20例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其眼底表现情况.结果:20例(30只患眼)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胸部挤压伤占据35.00%,头部外伤占据25.00%,腹部挤压伤占据25.00%,粉粹性骨折占据15.00%;小静脉型占据23.33%,小动脉型占据33.33%,混合型占据43.33%.结论: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多存在胸部挤压伤、头部外伤、腹部挤压伤或是粉粹性骨折情况,小静脉型、小动脉型、混合型的眼底表现存在差异性.
作者:李小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8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效果;吞咽功能恢复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吞咽障碍筛查量表分值.结果:康复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吞咽功能恢复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吞咽障碍筛查量表分值相近,P>0.05;干预后康复组吞咽障碍筛查量表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缩短康复疗程,值得推广.
作者:李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的消化内科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5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进行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治疗后疗效的观察.结果:治疗后58例患者中34例(58.6%)治愈,10例(17.2%)好转,14例(24.1)恶化,整体具有75.9%治疗有效率.24例好转和恶化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痊愈,2例好转和恶化患者转入外科治疗痊愈.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WBC、APACHE-Ⅱ均降低(P<0.05);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白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内科综合治疗能够收获显著效果,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毕翠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心绞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16例)与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16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时可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发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 ,是指由于脑、脊髓或者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 一般多在 1 ~ 2h 内恢复 ,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1 ].癫痫是反复发作的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 ,以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引起多样化的临床表现 ,有发作性、重复性、短暂性、刻板性的特征. 其发病特点与 TIA 相似 ,尤其是非惊厥性癫痫 ,对于老年患者极易漏诊 、误诊.
作者:程坤;王玉芬;武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优质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1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5.1%,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个体机体恢复.
作者:崔曼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用于老年肿瘤放疗联合CAP化疗后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放疗联合CAP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在抑郁焦虑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更好(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5.5%、96.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老年肿瘤患者,采取放疗联合CAP化疗治疗后,展开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孕28周到34周的单胎PPROM 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23例病原体感染者为感染组,277例无病原体感染者为对照组,经相应治疗后比较分娩方式与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各分娩方式比例差距不大(P=0.294>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母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产婴肺炎以及产婴死亡率等方面的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试剂盒的检测与药敏试验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对阴道分泌物异常的PPROM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能正确指导用药,未增加孕产妇及围产儿感染率.
作者:解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糜烂采用不同LEEP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诊断确诊为CIN与宫颈糜烂患者150例纳为参研的对象,依照病情程度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行浅宫颈环切术、B组深宫颈环切术与C组行宫颈锥切术,经统计学对比三组手术疗效.结果:三组整体疗效比较差异性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CIN和宫颈糜烂患者时采用不同的LEEP术式均能够获得可靠的结果,复发率低,建立临床实际治疗中依照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选取合适的术式,以保障获得佳疗效.
作者:谈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模式,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来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其能够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米非司酮展开治疗过程中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全部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方式,对照组每天应用剂量为6.25mg,观察组每天应用剂量为12.5mg.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在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方面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为显著改善趋势(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12.5mg/d米非司酮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止血过程用时的缩短,提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讨论社区全科医生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病防治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我社区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我社区全科医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经过社区全科医生健康教育干预后,血压情况的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让患者了解更多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式.
作者:吴志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应用呼吸康复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院治疗的7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后实施呼吸康复前对全部患者进行评价,实施后对患者再次进行评价.结果:7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全部完成呼吸康复,且无不良反应;实施呼吸康复后,患者生活活动呼吸困难评分、COPD测试评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准评分以及6分钟步行测试优于实施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入院后实施呼吸康复,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1.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文选取的2016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107例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资料加以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53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54例行人性化护理,比对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FBG(6.12±1.05)mmol/L、2hPG(6.58±1.20)mmol/L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优;且躯体功能(85.64±6.27)分等生活质量维度分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冬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产后妇女出血的院前急救工作和处置方法.方法:本文以我急救医疗中心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救治的36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总结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和处置方法.结果:本次的36例研究对象经过适当的院前急救措施和处置后安全送入了医院,经过治疗之后,痊愈出院.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恰当的院前急救和处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状况,减少并发症,能够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梁英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探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其不良反应较低,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心梗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施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心梗后室性心率失常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作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两组治疗后获取的临床疗效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更优.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后,发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梗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施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可获取更优良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惠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