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密;郝玉玲
目的: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5年至2016年在我院儿科进行临床治疗的住院患儿100名,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而实验组的所有患者在使用吸氧雾化联合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口服匹多莫德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吸氧雾化联合抗感染治疗,对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感染次数、平均感染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以此对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就有效率来说,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就平均感染次数来说,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次数为(1.87±0.31),对照组的平均感染次数为(4.13±1.23)次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次数相对较低(P<0.05);就平均感染时间来说,对照组的平均感染时间为(7.98±0.93)d,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时间为(3.65±1.01)d,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时间相对较低(P<0.05);就平均患者满意度来说,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0.0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口服匹多莫德颗粒剂联合雾化+吸氧+抗感染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的反复感染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再感染次数和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的进行应用与推广.
作者:尹静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经皮肾镜手术医治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手术医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5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疼痛、出血、尿液返流、尿漏等方面的发生几率均低于对照组发生几率,P<0.05;实验组患者在疾病认知度方面的优良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优良率(44.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满意率(48.00%),P<0.05.结论:经皮肾镜手术医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接受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几率,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许琴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妊娠者采用替比夫定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母婴阻断的安全性.方法:研究开展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妊娠妇女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保肝治疗,两组婴儿均接受标准免疫预防、人工喂养,对比分娩前有效率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在分娩前两组妇女的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妊娠者使用替比夫定治疗,抗病毒效果较好,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何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1,32例)、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2,32例)、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联合组,32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1的78.13%与对照组2的81.2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χ2=4.010,P均<0.05).结论:采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胃通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8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和胃通降汤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75.86%、17.2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3.10%、3.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用和胃通降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且蛋白尿期又是DN的难治阶段.由于长期糖代谢异常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加而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目前,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DN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并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脂质代谢治疗DN,都没有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到病情发展到后期只能通过透析治疗进行缓解,从而维持生命.因此,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治疗DN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寿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选取在我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8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比对照组高,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功能,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姚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分析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方法以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躁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攻击行为预测采用护士观察量表中的激惹因子,对可能存在攻击行为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干预,回顾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激惹性增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激惹因子评分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以及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避免狂躁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与机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诊断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中药组给予在对照组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前与治疗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浆白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以及收缩压、舒张压,采用心脏超声检测2组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比(E/Ea)、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比(E/A),左室射血分数(EF)以及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以及心脏瓣膜钙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中药组患者血清CRP[(23.89±4.92)mg/L比(9.65±1.49)mg/L,t=3.561]、IL-6[(27.98±3.65)pg/mL比(11.27±2.38)pg/mL,t=3.093],对照组患者CRP[(24.05±4.26)mg/L比(14.61±3.16)mg/L,t=2.651]、IL-6[(27.02±2.85)pg/mL比(16.53±2.01)pg/mL,t=2.631]水平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浆白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下降,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E/Ea比值、NT-proBNP水平降低,E/A、EF比值升高,心脏瓣膜钙化发生率降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保护心脏功能,减少心脏瓣膜钙化发生,分析原因与联合中药治疗可以下调体内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作者:吕艳华;张艳苹;陈迎春;李会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及与宫瘤消胶囊合用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参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则采用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联用治疗,较比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8.18%;实验组的雌二醇、孕酮水平的下降程度对比参照组更加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联用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理想,较比单一用药的疗效更佳,且不会增加更多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用药安全管理在儿童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性分析法来就用药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在实施用药安全管理之后,儿童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用药安全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心血管内科护理进行用药安全管理的模式,能够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医院的持续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滨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现代社会的科技处在不断的创新与进步中.计算机网络已经与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存在,网络的不断进化促使了人们生活的改变,而医学技术也受到了网络的影响,在其中获得了进步,利用网络构建的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无论是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还是人们的生命健康都存在着积极的意义,信息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医院中包括药品、收费以及医疗设备的管理,方便医院对工作的统筹.将有效的管理措施应用于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中可促进医院的长久发展,也有助于保证患者的健康.给予次,本文将对医院强化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的作用为出发点,提出一点关于计算机强化管理的措施.
作者:刘守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的消化内科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5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进行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治疗后疗效的观察.结果:治疗后58例患者中34例(58.6%)治愈,10例(17.2%)好转,14例(24.1)恶化,整体具有75.9%治疗有效率.24例好转和恶化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痊愈,2例好转和恶化患者转入外科治疗痊愈.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WBC、APACHE-Ⅱ均降低(P<0.05);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白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内科综合治疗能够收获显著效果,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毕翠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直肠癌综合治疗的影像学评价以及中药四君子汤对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我单位收治的12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个人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观察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为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观察组患者为选择影像学和采取中药四君子汤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临床疗效,做出比较.同时,对观察组采取影像学技术观察做出评价,观察组患者中TRUS1期(简称T1)的患者为12例,T2的患者为20例,T3的患者为16例,T4的患者为12例.结果:在进行比较后,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为8例,占总数的12.82%,有效的患者为12例,占总数的20.51%,效果一般的患者为40例,占总数的66.67%,治疗有效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为14例,占总数的23.08%,有效的患者为28例,占总数的46.15%,效果一般的患者为18例,占总数的30.77%,治疗有效率为69.33%.数据显示,采取影像学和中药四君子汤综合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显著优于采取保守治疗的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使用CT和MRI进行操作,CT检查的准确患者为46例,准确率为76.92%,MRI检查的准确患者为52例,准确率为87.18%.结论:采取直肠癌患者在影像学和中药四君子汤的综合治疗方法较保守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亚臣;刘经州;王印乐;王辉;冷冰;周晓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方法和措施.方法:对2014年6月起到2017年6月期间本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按照新形势下的新思维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对比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在规范化建设前后药房药学的服务态度.结果: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后,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有非常显著的改善.结论: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进行规范化的建设,能够显著改善门诊药房药学的服务质量.
作者:董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诊治的20例(30只患眼)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本文调查研究资料,研究20例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其眼底表现情况.结果:20例(30只患眼)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胸部挤压伤占据35.00%,头部外伤占据25.00%,腹部挤压伤占据25.00%,粉粹性骨折占据15.00%;小静脉型占据23.33%,小动脉型占据33.33%,混合型占据43.33%.结论: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多存在胸部挤压伤、头部外伤、腹部挤压伤或是粉粹性骨折情况,小静脉型、小动脉型、混合型的眼底表现存在差异性.
作者:李小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发现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例行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治疗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天的肿胀程度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7天患肢肿胀情况,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肢体疼痛程度,提高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模式,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来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其能够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抗感染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ES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ESR水平降低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检测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龚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关于病患使用头孢类药物和其他类药物治疗疾病后的临床身体不适的分析.方法:选取146在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抗菌性头孢类药物治疗,以及其他的专科性疾病干预药物.对于病患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表现进行详细研究,找出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影响性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联合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较多,与治疗之前的数据结果做以比较,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目前,在临床多项疾病的治疗中,医生需要对头孢类药物的种类、禁忌症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掌握,以此有针对性的联合用药,提高病患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衡先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