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霞
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药品占据着其中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与国民健康紧密相关,还与经济、制药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需掌握药品生产、运输、贩卖等诸多环节特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药品制剂质量的控制.本文通过我国当前药品质量现状及药品质量欠佳的原因,以及有效方法等诸多措施提高药品招标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有助于在建立合理价格及质量体系基础上,保证药品质量,并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陈毅鹏;陈小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立体化教学方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此次探究选自我校2014级农村医学专业的100位学生作为探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立体化教学方法.学生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模拟执业医师资格考核,对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课程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和课程参与度、教学满意度、考核难易度等均比对照组学生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教学技术后,观察组学生的各项基本指标均比对照组学生优异,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化教学方法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应用于急诊胆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102例胆绞痛患者作为探讨的对象,并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1例.常规组应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结果: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高于常规组(94.12%VS84.3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低于常规组(3.92%VS17.6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应用于急诊胆绞痛的治疗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减肥者给予临床营养干预和远程随访的减肥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临床体检的减肥者100例进行研究分析,对这些减肥者进行营养干预,以达到临床体重管理,随后对减肥者进行电话、互联网等随访手段进行院后随访1年.对减肥者在营养干预前基本资料以及体重三围等进行记录,观察期营养干预前后的体重、三围变化.结果:减肥者在采取营养干预后进行相应的随访,结果显示减肥者平均减重在(8±7.54)kg,且普遍在干预后3个月减重到目标体重.其中有22例出现体重反弹性现象.结论:采取相应的营养干预以及坚持接受远程随访进行减肥,能有效监督减肥者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有效控制体重,达到减肥目的.
作者:屈家满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针灸、穴位注射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数分别为45例、52例,有效率分别为81.8%、94.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20例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作治疗组,并选择同期2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可出院时间;术后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腹股沟疝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可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术后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吴祥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酒精性消化溃疡经不同药物(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进行兰索拉唑治疗.结果:实验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3.3%(140/15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70%(105/1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生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概率分别为10.0%(10/150)与13.3%(20/150),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中,无效患者为8例,有效患者为62例,50例患者显效,30例患者痊愈.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7%与8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蔡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0肠梗阻患者,将观察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手术平均用时为(185.5±20.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75.1±10.6)ml,术后排气、排便平均时间为(5.1±1.4)d.与此同时,在并发症方面,有31例患者出现了一些感染问题,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在预防方面仍需加强.结论:腹部外科手术是肠梗阻患者治疗的主要形式,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进行手术选择,提高治疗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相关的护理准备,提高治疗满意度.
作者:顾建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便通胶囊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老年便秘的患者100例,分2组后,对照组利用麻仁丸治疗,实验组利用便通胶囊治疗,研究后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实验组中(n=50)在研究后所获得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研究后所获得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有差异.结论:便通胶囊治疗老年便秘效果显著,对患有老年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可进行改善,在临床上应用后发现其价值较高.
作者:陈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7年4月至10月所接待的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380例,将这38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有190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不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而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比两组人员对体检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对体检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提高健康体检人员对体检的满意程度.
作者:沈琬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主要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接受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08月11日~2017年08月15日进行治疗的7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主体,并按照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将38例进行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纳入常规组,其余4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行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GCS评估情况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存有显著差异(P<0.05).常规组硬膜下积液共14例,再出血共14例;实验组硬膜下积液共2例,再出血共1例,组间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常规的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相比较,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可有效的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手术成功率,可推广.
作者:胡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在治疗小儿非典型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3例小儿非典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分析,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对比,乙组的各项时间少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非典型哮喘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避免病症恶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昌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运用康复治疗方式实施救治对其肘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给予内固定术实施处理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康复治疗处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的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数值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运用康复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患者肘关节相关功能的实现及改善.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白内障手术患者实行护理配合对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生存质量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指标.结果:在视力及眼压指标上,观察组护理后视力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观察组护理后眼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心理、社会活动、身体机能及视力症状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33%,与对照组23.26%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实行护理配合的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刘秀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抗感染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ES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ESR水平降低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检测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龚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数值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2016年2~2017年9月,医院门诊保健检查的婴幼儿入组,诊断为缺铁性贫血74例,纳入病例组,纠正年龄,按照年龄(±1个月)、性别一对一选择健康婴幼儿74例纳入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反复性腹泻病史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辅食添加时间、母乳喂养持续时间、6个月后体重增加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反复性腹泻[OR=1.87,95%CI(1.546,2.586)]成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喂养方式、辅食添加会影响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但可能并不起到作用,与其间接作用特别是影响腹泻、体重增加有关.
作者:鲜光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术前MSCT测量腰椎及椎弓根相关参数在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GE64排螺旋CT上,对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29例拟行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患者,术前采用CT对患者的腰椎椎弓根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9例患者L3-L5椎弓根内横径(SBW)、水平面椎弓根角度(SSA)以及椎弓根与矢状面夹角(TSA)存在较大差异.L3-L5椎体内横径、水平面椎弓根夹角呈逐渐增大.双侧椎弓根与矢状位夹角逐渐增大.双侧钉道长度(PL)大致相仿,L3-L5逐渐缩短.结论:人体椎弓根钉道参数差异较大,由于长期被动体位引起腰部畸形,更进一步加重个体变异.通过术前CT测量腰椎椎弓根相关参数的结果,对置钉方案进行个性化的制定,能显著提高置钉准确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戴兆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脑外科患者实施术后心理护理对康复的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100例脑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术后心理护理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对护理的综合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心理护理在脑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术后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彭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结合中医治疗抑郁症相关研究,对抑郁症中医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抑郁症西医发病机制进行探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与此同时,结合权威文献及资料报道内容,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疾病诊疗领域相关研究进展,为疾病治疗提供帮助,为患者预后创造必要条件.
作者:陈宁贵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