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命
目的:对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临床儿科病人共计20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100例,治疗B组100例,治疗B组使用注射阿奇霉素对其进行医治,治疗B组使用口服阿奇霉素片医治手段对病人进行治疗,将的两组病人不同给药后的情况进行比对,观察两组病人的医治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有发烧、肠胃不适、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休克等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当中,通过对阿奇霉素给药的严格监控,能够规避诸多不良反应.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欣母沛在临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治疗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2%)(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产后2h、24h阴道出血量均远远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欣母沛可以有效降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7年4月至10月所接待的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380例,将这38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有190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不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而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比两组人员对体检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对体检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提高健康体检人员对体检的满意程度.
作者:沈琬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影响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为实施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13例留置PICC导管行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感染类型及发生率,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结果:本组研究选取的113例留置PICC同期放化疗的患者,共有12例发生导管感染,感染率10.62%,血流感染8.33%,局部感染91.67%;首次置管时间、导管置入部位、细胞免疫功能、贴膜过敏、浅静脉化疗史、血栓形成、单次化疗后时间等导管感染因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PICC护理人员的规范培训,有效防范并及时处理并发症,能够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作者:韦韶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布地奈德吸入的基础上联合茶碱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明显低于治疗组9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EV1指标,对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治疗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眩晕1例,恶心呕吐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心悸2例,失眠3例,恶心呕吐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由此可以看出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患者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费用,且安全性高,得到大部分患者的接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眼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眼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度为76.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中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心理状态稳定,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眼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覃登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1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使用生长抑素的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乌司他丁展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84例采取乌司他丁、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疗效率较常规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的83例对照组患者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金桥;杨春妍;许丽明;刘永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数值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以病例对照的方法 探究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40例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时期收治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并探究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收入等基本情况,发现两组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生活中染发、以及饲养宠物等习惯和情况,均为患者病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哮喘发病较为复杂,可受到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故本次研究认为应该加强哮喘相关的健康宣教,以减少病发.
作者:李华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探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其不良反应较低,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家属课堂应用于精神科开放病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护理上开展家属课堂,对比两组护理服药依从性、知识知晓率等.结果:出院前观察组家属知识知晓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用药依从性90.48%(38/42)优于对照组66.67%(28/42)(P<0.05).结论:家属课堂应用于精神科开放病房中,有利于提高家属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毛羽;孙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改良切除术式或传统手术,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2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切除术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肿瘤复发率.结果:在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肿瘤复发.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损伤、面部畸形、Frey综合征、耳垂麻木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涎瘘并发症中,虽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改良切除术式,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习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米非司酮展开治疗过程中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全部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方式,对照组每天应用剂量为6.25mg,观察组每天应用剂量为12.5mg.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在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方面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为显著改善趋势(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12.5mg/d米非司酮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止血过程用时的缩短,提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20例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作治疗组,并选择同期2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可出院时间;术后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腹股沟疝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可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术后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吴祥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1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给予非规则性肝段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规则性肝段切除术.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0.00%)好于对照组(77.4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好,其无严重并发症,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显魁;邹海波;张宇;张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草酸铂和伊立替康、氟尿嘧啶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肠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伊立替康+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用草酸铂+氟尿嘧啶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治疗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晚期肠癌患者接受草酸铂+氟尿嘧啶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丽;曹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80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9月诊治的80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均伴有轻度抑郁、轻度焦虑,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学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接收的31例和2017年接收的31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普通护理方式,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70.9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6.77%,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方式,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使其预后成效得到改善,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采纳.
作者:沈慧;陈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倍他司汀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耳鸣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4月-2017年6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耳鸣患者中选出100例,询问患者的意愿后分组,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实验组服用倍他司汀和盐酸氟桂利嗪,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安全性指标等.结果:实验组经过2周的治疗总有效率98.0%较对照组86.0%更高,听力残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与对照组6.0%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疗效确切,促进患者听力的改善,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蔡琴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作为样本,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2组.开腹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73.69±5.20)min、术中出血量(82.00±3.45)ml、肛门排气时间(20.18±1.00)h、住院时间(3.17±0.02)d、治疗有效率97.22%、患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与开腹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郝志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