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草酸铂和伊立替康 、氟尿嘧啶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肠癌

李丽;曹磊

关键词:草酸铂, 伊立替康, 氟尿嘧啶, 晚期肠癌
摘要:目的:对草酸铂和伊立替康、氟尿嘧啶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肠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伊立替康+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用草酸铂+氟尿嘧啶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治疗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晚期肠癌患者接受草酸铂+氟尿嘧啶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导管栓塞治疗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对栓塞治疗方案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在对患者实施栓塞治疗前,对患者进行B超检测、实验室检测和宫颈刮片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栓塞治疗,术后抗生素3d,同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止痛剂.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为期3~48个月,平均25个月,采用超声、MRI检查法,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栓塞治疗1个月后,患者肌瘤及子宫缩小情况并不明显,在对患者进行持续检查后发现,患者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缩小,同时,患者各类临床症状均逐渐缓解或者消失.结论:对子宫肌瘤采用栓塞治疗方法比手术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同时,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各类临床病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健康体检科中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究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7年4月至10月所接待的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380例,将这38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有190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不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而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比两组人员对体检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对体检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提高健康体检人员对体检的满意程度.

    作者:沈琬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固定义齿角度分析牙周病治疗

    目的:研究固定义齿角度对牙周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诊所收治的牙周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的数量为70例,根据单盲、平行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出血指数以及牙龈指数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是相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的降低趋势比较明显,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固定义齿角度的方式进行修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出血指数以及牙龈指数,使得治疗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作者:刘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对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应用康妇消炎栓与盆腔炎治疗仪联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与探讨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应用康妇消炎栓与盆腔炎治疗仪联合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15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的患者应用康妇消炎栓与盆腔炎治疗仪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于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心绞痛改善效果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心绞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16例)与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16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时可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发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HIV、丙型肝炎和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HIV、丙型肝炎和梅毒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在我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登记的阿片类药物依赖者220例,为其开展HIV、丙型肝炎以及梅毒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检测出HIV感染,感染率为1.36%,男性患者感染率和女性患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5例患者检测出丙型肝炎感染,感染率为61.36%,男性患者感染率和女性患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检测出梅毒感染,感染率为5.45%.结论: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很容易发生HIV、丙型肝炎以及梅毒感染,因此需对综合干预进行加强.

    作者:付举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7年2月内科收治的44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

    作者:高永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欣母沛在临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治疗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2%)(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产后2h、24h阴道出血量均远远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欣母沛可以有效降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疾控中心监控范围内的460位居民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学生290人、教师20人、家长150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所选对象发放结核病知识自填式调查问卷460份,收回460份,回收率为100%.经对以上所选对象开展1个月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后,重新发放同样的调查问卷,收回460份,回收率为100%.分析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结果: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教师及家长的总知晓率明显高于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可有效提高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比产前优生服务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比产前优生服务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1日~2017年9月30日西夏区5000对已婚育龄夫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两组各2500例.对照组采用产前优生产检服务,观察组采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体检,观察两组已婚育龄夫妇调查健康状况,并对新生儿缺陷情况进行调查记录.结果:观察组已婚育龄夫妇出现新生儿缺陷率为3.12%,对比对照组5.56%有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已婚育龄的夫妇采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先天缺陷的概率,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秀梅;李亚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可行性研究要求

    目的:探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20例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作治疗组,并选择同期2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可出院时间;术后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腹股沟疝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可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术后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吴祥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产后即刻母婴肌肤接触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即刻母婴肌肤接触对新生儿和母亲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足月经阴道分娩新生儿50例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将50例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产后即刻母婴肌肤接触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的新生儿哭啼情况、体温、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48小时产妇子宫复旧情况均无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哭啼时间、哭啼次数、出生2小时的体温、首次母乳喂养效果、喂养方式、24小时产妇子宫复旧情况均有差异(P<0.05).结论:实施产后即刻母婴肌肤接触可以使新生儿哭啼明显改善,体温明显提高,使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提高,促进母亲子宫复旧.

    作者:杨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性心理干预联合物理治疗对住院伤残军人神经痛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物理治疗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对截瘫后伤残军人顽固性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例截瘫后顽固性神经痛伤残军人分为治疗组7例和对照组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用VAS评价截瘫后伤残军人神经痛的程度;同一神经痛伤残军人,治疗前、治疗4周后使用镇痛药物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同一患者镇痛剂的使用剂量明显减少.结论:对伤残军人给与综合征心理干预治疗联合物理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优于单纯物理治疗,对提高伤残军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李以义教授益髓填精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李以义教授益髓填精法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脑病患者66例,对入选患者均予以益髓填精法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GOS评分进行比对.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GOS评分上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针对脑病患者,将益髓填精法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GOS评分,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汲广成;张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使用电脑软件将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入选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38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上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在规律饮食、规律服药、规律锻炼、戒烟戒酒、规律复诊的遵医情况上比较,研究组各项遵医率均比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有效降低,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维生素A、E升高与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VA、VE水平与轻、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来我院妊娠的妇女一共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孕妇的血清VA、VE水平,评价孕妇的血清VA、VE水平,进行前瞻性研究,追踪妊娠妇女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在进行了检测的2000例当中,出现了子痫前期的妇女有20例,根据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A组)、重度子痫前期组(B组)、正常妊娠组(C组)各11、8和20例,建立孕妇血清VA、VE水平与轻、重度子痫前期及其各项诊断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轻度子痫前期组(A组)、重度子痫前期组(B组)、正常妊娠组(C组)三组患者当中,C组的患者的维生素A、E检测值在正常的水平范围之内,而A组和B组的患者的维生素A、E都较正常水平偏低,对患者使用大剂量的维生素A、E进行临床干预,发现A组和B组的患者的维生素A、E都有明显的升高,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子痫前期的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的好转特别是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症状更加典型,说明维生素A、E升高与子痫前期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讨论:维生素A、E的值过高或者过低均与子痫前期发生有关系.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促醒护理对策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进行促醒护理,观察其对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重型颅脑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增加促醒护理.结果:观察组平均昏迷时间(21.39±4.35)d,对照组平均昏迷时间(27.86±4.74)d,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54%,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采取促醒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昏迷时间,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植物生存率.

    作者:杨素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为实施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13例留置PICC导管行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感染类型及发生率,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结果:本组研究选取的113例留置PICC同期放化疗的患者,共有12例发生导管感染,感染率10.62%,血流感染8.33%,局部感染91.67%;首次置管时间、导管置入部位、细胞免疫功能、贴膜过敏、浅静脉化疗史、血栓形成、单次化疗后时间等导管感染因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PICC护理人员的规范培训,有效防范并及时处理并发症,能够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作者:韦韶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医院信息化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学研究的不断改革深化,医院信息化服务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关注,在信息化不断提高的同时,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升,本文主要介绍当今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分析信息化的进步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供业界参考.

    作者:李润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剖宫产产妇施行全方位护理的方法与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施行全方位护理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分析7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剖宫产产妇,根据随机表分组.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全方位组施行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产后角色适应评分、自我护理认知、新生儿护理和喂养认知、开始泌乳时间;产后出血、产后抑郁、尿潴留、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并比较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全方位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全方位组产后角色适应评分、自我护理认知、新生儿护理和喂养认知高于常规护理组,开始泌乳时间比常规护理组早,P<0.05;全方位组产后出血、产后抑郁、尿潴留、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护理后全方位组焦虑抑郁状态轻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施行全方位护理的方法与价值高,可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提升其产后自我和新生儿护理认知,尽早适应角色转换,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媛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