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阶段综合护理模式下的手术切开复位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巧芬

关键词:手术切开复位, 综合护理模式,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分阶段综合护理模式下手术切开复位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儿科或骨科就诊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试验组给予分阶段综合护理模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差异、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好,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综合护理模式下手术切开复位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药库的零库存及管理方法研究

    现今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中也促进重视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对药库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在这样的环境下零库存管理形式也促进成为药库管理工作当中新的形式.对于零库存管理不仅仅可以降低药库日常管理中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的需求,而且也能有效的降低库存管理的整体成本,真正有效的提升药品周转效率,更好的激活流动资金,这样能够有效的对药库发展提供人性化、经济化以及科学化条件.

    作者:王明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评价抗生素在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在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9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使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半年,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4.00%,虽低于对照组100.00%,但不具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症状缓解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复发率是12.00%,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0.05.结论: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采用抗生素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多数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即可获得较佳疗效,且比手术治疗更安全、可靠,但患者复发率较高,所以在使用该方法前需仔细筛选,以防延误患者佳的手术时机.

    作者:季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糜烂采用不同LEEP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诊断确诊为CIN与宫颈糜烂患者150例纳为参研的对象,依照病情程度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行浅宫颈环切术、B组深宫颈环切术与C组行宫颈锥切术,经统计学对比三组手术疗效.结果:三组整体疗效比较差异性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CIN和宫颈糜烂患者时采用不同的LEEP术式均能够获得可靠的结果,复发率低,建立临床实际治疗中依照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选取合适的术式,以保障获得佳疗效.

    作者:谈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一例中职生自伤行为的案例报告

    本案例为一位中职二年级学生,从外地到本市卫校学习,由于自身或其他原因难以与同学很好地相处,而自己又无法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通过划伤胳膊的自伤行为来解决.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心理咨询师做出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其共同制定了咨询方案,并使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咨询,在自己及同学、老师的努力和帮助下,终使自伤者自伤行为得到改善,达到咨询目标.

    作者:冯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直肠癌综合治疗与影像学评价及中药四君子汤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直肠癌综合治疗的影像学评价以及中药四君子汤对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我单位收治的12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个人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观察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为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观察组患者为选择影像学和采取中药四君子汤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临床疗效,做出比较.同时,对观察组采取影像学技术观察做出评价,观察组患者中TRUS1期(简称T1)的患者为12例,T2的患者为20例,T3的患者为16例,T4的患者为12例.结果:在进行比较后,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为8例,占总数的12.82%,有效的患者为12例,占总数的20.51%,效果一般的患者为40例,占总数的66.67%,治疗有效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为14例,占总数的23.08%,有效的患者为28例,占总数的46.15%,效果一般的患者为18例,占总数的30.77%,治疗有效率为69.33%.数据显示,采取影像学和中药四君子汤综合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显著优于采取保守治疗的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使用CT和MRI进行操作,CT检查的准确患者为46例,准确率为76.92%,MRI检查的准确患者为52例,准确率为87.18%.结论:采取直肠癌患者在影像学和中药四君子汤的综合治疗方法较保守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亚臣;刘经州;王印乐;王辉;冷冰;周晓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药剂科干预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药剂科干预医院抗菌药合理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前后两年期间我院抗菌药使用情况.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为对照组,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0份病例资料,对比分析药剂科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合理使用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联合用药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药剂科干预,观察组在超剂量用药、术前用药及术后用药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用药时间级用药品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药剂科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医院用药情况,缩短患者用药时间级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用药成本,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盛红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2016年间收治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刘秋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疾控中心监控范围内的460位居民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学生290人、教师20人、家长150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所选对象发放结核病知识自填式调查问卷460份,收回460份,回收率为100%.经对以上所选对象开展1个月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后,重新发放同样的调查问卷,收回460份,回收率为100%.分析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结果: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教师及家长的总知晓率明显高于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可有效提高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和胃通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和胃通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8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和胃通降汤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75.86%、17.2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3.10%、3.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用和胃通降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发现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例行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治疗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天的肿胀程度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7天患肢肿胀情况,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肢体疼痛程度,提高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功能锻炼及中医特色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功能锻炼及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56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于2016年09月-2017年09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研究组接受康复功能锻炼与中医特色治疗方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43%,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2.14%,组间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功能锻炼的同时进行推拿按摩、针灸、中药汤剂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案,可获得优良的临床疗效,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功能障碍,促进肌力等级进一步提高,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作者:罗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于本院实施剖宫产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纳入干预组与参照组(n=45).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6.67%,干预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7.78%,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区别(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方面,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样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使剖宫产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且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作者:霍娟;张人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的实施及对产妇康复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的实施及对产妇康复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4月64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就两组产妇产后首次排气时间、产后总住院天数、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时间、泌乳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产褥期感染、产后乳房胀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褥期感染、产后乳房胀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首次排气时间、产后总住院天数、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时间、泌乳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的实施及对产妇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加速产后子宫复旧,减少恶露持续时间和产褥期感染等并发症,加速产后康复和泌乳,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淑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就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模式,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来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其能够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采取化瘀疏肝汤治疗CVHB-HF,分析其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CVHB-HF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给予化瘀疏肝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LN、PⅢ、Ⅳ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化瘀疏肝汤治疗CVHB-HF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煜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糖饮食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实施低糖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护理组(常规护理+低糖饮食护理),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结果: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实施低糖饮食护理,能促进临床疗效提升,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张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及其创新性研究

    目的:对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对其创新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75例内科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参照组(n=35),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显著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消除内科老年患者的负性心理,树立正确治疗信心,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国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疗进展

    1 定义与背景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人群中 PET 确诊率不断增高. 据报道2003年美国80岁以上人口中PTE发病率为0 .5% [1] ;而2004 年总人口为4 .544 亿的欧盟六国 ,与急性肺栓塞有关的死亡超过 317000 例 ;我国1997年至2008年期间进行的急性肺栓塞防治项目则显示 P T E 发生率为 0.1% .

    作者:庞洲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温等离子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全麻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术前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对2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儿童施行全麻低温等离子治疗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24例患儿无1例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全麻低温等离子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愈合好的一种手术方法,但仍需要良好的术后护理配合.

    作者:孙静波;刘晓玲;张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口腔修复病患288例为研究对象,预成纤维桩共计172例,金属桩共计116例.开展修复工作,分析结果.结果:接受预成纤维桩处理者成功率为93.0%,接受金属桩处理成功率为79.3%.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金属桩相比,预成纤维桩容易受到粘接影响,金属桩发生折断现象可能性更大.结论:预成纤维桩为当前口腔修复的新材料.有着满意临床效果.但值得说明的是,其经常因粘接固定不稳造成失败.因此,在使用预成纤维桩修复牙齿过程中,医生应当全面评估病患牙体情况,重视其力学特点,降低牙齿修复失败发生率.

    作者:李华;杨洋;王彪;杨琴琴;朱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