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邹晓玲;陈盼;谢美;熊绍权

关键词: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 中西医治疗, 综述, 学术性
摘要: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指某些抗肿瘤药致外周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些症状与体征,表现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而以感觉神经受损出现的疼痛、麻木感、针刺感、触觉异常、温度觉异常等症状为主,也可见肌无力、肌痉挛、多汗、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麻痹性肠梗阻/腹泻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引发本病的药物主要有铂类、紫杉烷类、长春碱类、氟尿嘧啶等,文献报道多为奥沙利铂和紫杉类,其发生率较高,Cersosimo等研究显示顺铂为57%~92%,紫杉醇为88%.不同化疗药物致外周神经毒性的症状有所差异,但都以感觉神经受损为主,推测其差异可能与各药物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不同有关[1-3].CIPN目前尚未发现特效药,临床以防治为主,药物治疗尚存争议,未达成共识.本文从临床防治、西医治疗、中医治疗3个方面对CIPN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养血生发合剂联合梅花针治疗斑秃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养血生发合剂联合梅花针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养血生发合剂联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配合梅花针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生发合剂联合梅花针治疗斑秃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秦建平;叶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时令病验案2则

    银翘散是儿科临床常用方,郝瑞芳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专业20年余,在临床中运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常见时令病每获佳效,现介绍验案2则如下.1 疱疹性龈口炎疱疹性龈口炎是1~3岁幼儿常见的口腔炎.患者突起口痛、流涎、口臭、拒食,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40℃).早期在口腔黏膜出现水疱,常见约2~10mm大小、覆以黄灰色伪膜的病变,膜脱落后,遗有溃疡.病变常见于舌与颊黏膜上,但口腔内其他部位也可累及.疱疹性龈口炎是由于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所致.

    作者:郭金萍;郝瑞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医学术及临床思维的影响

    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自然科学融合的结晶.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以时为序的恒动思想与以人为本的中和原则3个方面诠释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术及临床思维的影响,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以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长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REST综合征治验1则

    CREST综合征是系统性硬皮病的一种亚型,主要表现为皮肤钙质沉积、雷诺征、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指(趾)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是其5个症状英文单词字头的缩写[1].临床中,CREST综合征比较少见,现介绍刘英主任医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验案1则.

    作者:郭玉文;刘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辛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介绍辛伟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辛教授认为虚、毒、湿热、瘀相互夹杂,病乃滋生,正气虚弱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之本,感染邪毒是发病的关键.治疗上提出应以益气扶正、解毒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原则,并判断正邪主次矛盾酌情处之.

    作者:梁超;辛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刀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桡骨茎突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5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封闭治疗,1次治疗后未愈合者1周后可进行第2次治疗,多治疗2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8.75%、81.25%,对照组分别为53.13%、68.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较封闭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疗效更好,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徐铭阳;丁德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青松治疗咳嗽经验

    介绍黄青松教授治疗咳嗽的经验.黄教授认为,治疗咳嗽时,辨证上当辨咳嗽之外感内伤、阴阳寒热以及所涉及脏腑;治疗上常以“调理营卫”“疏和少阳”为治疗原则,兼以重视治疗禁忌;遣方用药上,擅长使用经典方药,并结合自身经验及临床表现加减变通,故常获良效.

    作者:张凡;赵庚雷;黄青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开青龙锁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开青龙锁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开青龙锁治疗,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空白组口服淀粉片治疗.治疗10d后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空白组的6.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男性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大于同组女性(P<0.05),对照组男性总有效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开青龙锁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且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赵焰;肖尧;熊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脾强力复方对EAMG大鼠血清CORT、E、ACTH、CRH干预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补脾强力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血清皮质醇(CORT)、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影响,探讨补脾强力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鼠源性AchR-α亚基97-116肽段序列(R97-116)免疫接种雌性Lewis大鼠,建立EAMG大鼠动物模型;通过EHSA法检测EAMG大鼠免疫后第7周CORT、E、ACTH、CRH含量水平,比较补脾强力复方大、中、小剂量与强的松的干预效果.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CTH、CRH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E水平显著降低(P<0.01),COR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脾强力复方各剂量组及强的松组ACTH、CRH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E、CORT水平显著升高(P<0.01);补脾强力复方大剂量组血清ACTH、CRH、E水平更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补牌强力复方能调节EAMG大鼠血清CRH、ACTH、E、CORT的分泌,能有效降低EAMG大鼠血清ACTH、CRH水平及升高E、CORT水平,其大剂量组使各激素的分泌更接近正常组水平,这可能是补脾强力复方治疗MG的可能机制.

    作者:陈薇;王静;况时祥;何前松;楚兰;张艺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响应曲面法优化苦丁茶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法确定苦丁茶总皂苷的佳醇提工艺.方法:本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药食同源中药苦丁茶中主要皂苷成分苦丁茶皂苷A(kudinoside A)为对照品,通过响应曲面法对影响苦丁茶中总皂苷得率的不同因素进行优化,以期研究乙醇提取苦丁茶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乙醇浓度63%,料液比1∶16,提取时间90min.实验结果所得苦丁茶总皂苷得率为5.59%.结论:本实验结果与预测值高度拟合,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苦丁茶资源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玄源;时庆欣;刘梦君;向星亮;杨敏;计思敏;宋成武;黄荣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曹建雄治疗肺癌胃咳验案1则

    曹建雄,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国家重点肿瘤专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工作多年,在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鼻咽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中医辨证辨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曹教授认为,临床遇以“咳嗽”为主诉的肺癌患者,在其辨证论治中应谨遵《内经》中“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不能单一的见咳而治肺止咳.笔者(除第六作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曹教授从胃论治肺癌咳嗽验案1则介绍如下,与同道共勉.

    作者:付晓庆;钟丹;袁晶;王楠;刘登义;曹建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火针点刺放血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大鼠模型滑膜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放血对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火针组、西药组,于大鼠右踝关节注射0.1mL尿酸钠混悬液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火针点刺右踝关节肿胀高处“阿是穴”,共治疗3次.足容积法测量大鼠右踝关节肿胀度;ELISA法测定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和TNF-β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火针组、西药组造模后96h踝关节肿胀度较模型组降低(P<0.01),治疗后火针组和西药组大鼠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 <0.05,P<0.01),火针组、西药组大鼠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火针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关节滑膜中的IL-1β、IL-6、TrNF-α水平有关.

    作者:孙霞;张林;钟艳;渝心傲;董晓楠;李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肾壮筋汤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MMP-1及TIMP-1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补肾壮筋汤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筋汤治疗,疗程均为30d.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关节液中MMP-1、TMP-1含量;采用Lequesne指数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关节液中MMP-1含量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清、关节液TIMP-1含量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补肾壮筋汤可降低KOA患者血清、关节液MMP-1的活性,并提高TIMP-1的活性,缓解关节软骨退变,从而保护关节软骨.

    作者:罗志强;熊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古今针具的发展对针刺治疗的影响

    针刺疗法是在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针刺人体,以调和人体气血、调节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具在我国医学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巨大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临床治疗.从多年临床疗效观察,实施的针具在针刺治疗不同的疾病及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现就古今针具的发展对临床针刺治疗带来的影响作如下探讨.

    作者:盛张倩;许军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边天羽运用内外同治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介绍边天羽教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边教授从血热、血瘀、血燥论治,根据其临床经验研制出牛皮癣1号及药浴V号以治疗血热型白疤,牛皮癣2号及K4(1%醋酸曲安奈德乳膏)以治疗血瘀型白疤,牛皮癣3号(血燥方)内服及清热湿肤方外洗以治疗血燥型白疤,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郝晓莉;倪海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穴位贴敷联合中医辨证施食干预肿瘤相关性便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医辨证施食干预肿瘤相关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肿瘤相关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证型选择使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辨证施食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便秘护理效果.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2.5%,观察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医辨证施食能够有效改善肿瘤相关性便秘患者的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良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参芪知甘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知甘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折本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及西医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知甘汤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止痛时间、消肿时间,以及术后第3、5、7天时疼痛指数、患肢大周径,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知甘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疗效较好,可缩短消肿及止痛时间,对肿胀程度的缓解作用较西医治疗更为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一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行气祛瘀颗粒冲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气祛瘀颗粒冲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全膝关节功能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8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治疗组41例采用利伐沙班合行气祛瘀颗粒冲剂治疗.术后第2天、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诊,观察比较2组术后隐性失血量、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HSS评分组内比较,术后第1、3、6个月均较治疗第2天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3、6个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气祛瘀颗粒冲剂与利伐沙班联用,可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全膝关节功能恢复,并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能与降低患者隐性失血量有关.

    作者:周燕红;黄伟韬;李彩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验案1则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肌病类型,可以出现胸闷、憋气、气短、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有时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猝死发生率,其明确诊断后的5年生存率约50%.常延平主任医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疗效较好,兹取验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刘平;常延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孙达武诊治骶髂关节半脱位经验

    介绍孙达武教授诊治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经验.孙教授在临床诊疗上重视对骶髂关节半脱位病因病机的辨识,坚持整体观念,做好“望”“摸”诊,结合症状体征,明确诊断,强调整复手法在治疗上的关键性作用,注重防治结合.

    作者:金成鹏;李益亮;刘卓;孙绍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