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辛伟
目的:通过研究清痰合剂对实验小鼠气管分泌物的影响,探讨清痰合剂的祛痰作用及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盐酸氨溴索片组及大、中、小剂量清痰合剂组,连续灌胃给药5d,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酚红溶液,处死小鼠,取下相同位置的一段气管并冲洗,测洗出液的吸光度,计算气管冲洗液中的酚红浓度.结果: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大、中、小剂量清痰合剂组及盐酸氨溴索片组气管洗出液的吸光度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大、中、小剂量清痰合剂组及盐酸氨溴索片组均可显著促进小鼠气管分泌.结论:清痰合剂可显著促进小鼠气管的分泌,增高气管洗出液的吸光度,表明清痰合剂有很好的祛痰作用.
作者:李向宇;马涵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介绍黄青松教授治疗咳嗽的经验.黄教授认为,治疗咳嗽时,辨证上当辨咳嗽之外感内伤、阴阳寒热以及所涉及脏腑;治疗上常以“调理营卫”“疏和少阳”为治疗原则,兼以重视治疗禁忌;遣方用药上,擅长使用经典方药,并结合自身经验及临床表现加减变通,故常获良效.
作者:张凡;赵庚雷;黄青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介绍王翠霞主任医师以止崩汤为基础方分初中末3期辨证加减治疗青春期崩漏的经验.初期益肾补脾以固流,以止崩汤加固涩止血药以止血防脱;中期滋肾清心以制血,以止崩汤加滋阴清热药以清心火;末期补肾疏肝以调冲任,以止崩汤加补气养血药以复其旧.注意调饮食,畅情志,起居有常.
作者:吕艳红;王翠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法为主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进行临床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能量合剂等进行治疗,治疗组予生脉注射液和三七注射液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祛瘀法为主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牛喜平;段艳菊;刘铃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自然科学融合的结晶.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以时为序的恒动思想与以人为本的中和原则3个方面诠释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术及临床思维的影响,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以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长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活血方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化脓性扁桃体炎后咳嗽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拟祛风化痰活血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痰活血方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后咳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巫大平;苏均维;谢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肾壮筋汤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筋汤治疗,疗程均为30d.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关节液中MMP-1、TMP-1含量;采用Lequesne指数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关节液中MMP-1含量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清、关节液TIMP-1含量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补肾壮筋汤可降低KOA患者血清、关节液MMP-1的活性,并提高TIMP-1的活性,缓解关节软骨退变,从而保护关节软骨.
作者:罗志强;熊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对照1组及对照2组各28例.治疗组予中药岩灵汤治疗,对照1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2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28d.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浆D-2聚体定量、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1组为71.43%,对照2组为89.29%,治疗组及对照2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项检测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2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均有较好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蔡格;曾松林;吴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介绍边天羽教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边教授从血热、血瘀、血燥论治,根据其临床经验研制出牛皮癣1号及药浴V号以治疗血热型白疤,牛皮癣2号及K4(1%醋酸曲安奈德乳膏)以治疗血瘀型白疤,牛皮癣3号(血燥方)内服及清热湿肤方外洗以治疗血燥型白疤,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郝晓莉;倪海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痤疮好发于颜面部,是毛囊和皮脂腺发生的慢性炎症反应.近年来,本病发病年龄跨度有所拉大,但仍以青少年发病率高.因其损容性的特点,常困扰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心理健康.现就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痤疮,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酒刺”“肺风粉刺”,其发生的原因可综合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热邪.
作者:徐侠;刘涛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藿香正气散早见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经典方剂,其组成药物有: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自宋代之后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外感内伤疾病中,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关于藿香正气散的药理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掘,中药制剂技术的进步更使其突破了传统汤剂的局限而出现了软胶囊、口服液等多种剂型,使用方法更加多样和灵活,临床应用不断扩大.本文就藿香正气类制剂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慧;李诗畅;肖洪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联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火旺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眼针及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予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疗程(28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联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不寐有较好效果.
作者:王东旭;王鹏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治疗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阴虚火旺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治疗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2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2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另取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1组,比较治疗后3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动脉顺应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2组血压均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下降更明显、动脉顺应性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合西药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
作者:陈浩生;侯晓亮;陈晓瑜;李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医足浴护理技术是中医学外治法中的重要瑰宝,同时也是现代中医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中医藏象学说、阴阳整体学说、经络学说及足部反射区理论为指导,辨证选配适合疾病的中药加水煮沸药煎后泡浴双足,足部皮肤、穴位、反射区通过吸收中药的有效成分的刺激来促进机体整体及病灶局部的药理效应[1],达到温经通络、气血通畅及阴阳平衡的功效.中药足浴法的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现将近年来的中药足浴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朱海平;叶德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难治性痤疮主要病机为阳气内郁,肺失宣发,脾肾阳虚,痰湿瘀阻.湿、痰、瘀三邪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胶结.在治疗上强调三焦并治,上下分消,以绝生痰之源;痰瘀同祛,散结消肿,活血生肌;兼温补脾肾之阳,使阳助阴化;从而使湿痰消,气血畅,结节散,疤痕平.
作者:罗献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开青龙锁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开青龙锁治疗,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空白组口服淀粉片治疗.治疗10d后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空白组的6.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男性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大于同组女性(P<0.05),对照组男性总有效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开青龙锁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且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赵焰;肖尧;熊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灸辨证取穴联合局部围刺对寻常性痤疮的影响.方法:将7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辨证取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面部痤疮情况增加局部围刺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皮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7.14%,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皮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针灸辨证取穴的基础上增加局部围刺可明显提高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面部皮损消退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越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一种肝脏慢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其本质就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肝脏内过度合成,从而导致大量ECM大量沉积.大量研究[1-3]证实,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活化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ECM主要是由HSC合成,在肝组织受到损伤时,HSC活化变为肌成样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分泌合成ECM,在肝细胞胞间质中ECM过度沉积,终引起肝纤维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s,PDGF)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参与多种器官(心、肝、肾等)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特别是能够促进成纤维化细胞(Fibroblasts)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趋化和有丝分裂[4-5].现将PDGF在肝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凤柳;梁健;邓鑫;温映华;黄宇;杜登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瓜蒂散出自《伤寒论·太阳病》166条,原文为:“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用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为散,合治之”[1],意在治疗胸部痰涎壅盛,阻碍气机,宜用瓜蒂散将痰涎涌吐而出,从而达到祛除体内邪气的目的.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使用吐法来祛邪的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载“其高者,因而越之”[2],吴崑注“高,胸之上也;越之,吐之也”[3].高者即为在上之病邪,越之即用吐法、引涎法等方法使病邪从上而除.故凡痰涎壅塞在咽喉,或痰饮蓄积在胸膈,或宿食停滞在胃脘,或误食毒物不久,停留在胃中未下,毒性尚未发作时,都可及时应用吐法使之涌吐而出[4].
作者:刘兰;沈涛;周祖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