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凤娟
目的:研究耳鼻喉头颈外科病区换药室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5月 -2014 年4月为对照阶段 ,调研分析此阶段换药室工作 ,并提出改进方案 ;另选取2014年5月 -2015年4月作为观察组 ,按改进方案加强感染控制 ,比较两组换药区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7 .93 ,P<0 .05);无菌物品存放不当、手卫生不到位以及换药室消毒不达标均是导致病区换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P<0 .05.结论:临床上应针对病区换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重视 ,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以降低感染几率 ,确保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吴林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的有效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之间于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的98例患者 ,实施体位、饮食、心理、并发症等全面的术后护理措施 ,观察治疗结局. 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精心、全面的术后护理干预 ,均痊愈出院 ,疗效理想 ,达到了100% 的痊愈率 ,住院时间平均(12 .3 ± 3 .5)d ,住院期间 ,并发症发生率为3 .1% ,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 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创伤大 ,易引起并发症 ,应当对患者实施精心的术后护理 ,确保其病情稳定、营养充足、心理状况正常 ,预防各种并发症 ,缩短住院时间 ,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周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4年7月 -2015年6月之间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生产的9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 ;实验组患者则根据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特点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成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排尿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 ,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 ,实验组产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P<0 .05). 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产妇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排尿成功率 ,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同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于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3 月~2015年3 月间收治的8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0例/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 HAMD和SF -36评分之间差异不显著(P> 0 .05) ,无统计学意义 ;护理之后 ,两组患者的 HAMD和SF -36均较之护理前得到显著改善(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护理之后HAMD和SF -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效果 ,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亚健康乙肝病毒携带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体检检查得出乙肝携带者200例 ,对其进行了社区随访调查 ,按照病毒携带者个人意愿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进行对比 ,实验组开展了康复护理 ,对照组则采取普通传统家庭休养的处理办法.观察两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亚健康病理状况 ,以及携带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病理特征. 结果:两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亚健康状态均有明显下降 ,而实验组指标下降更加明显 ,且自我管理能力与乙肝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都优于对照组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中 P<0 .05 ,表明本次的临床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康复护理于亚健康状态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疗养护理中 ,能够更好的辅助其身体康复 ,并降低亚健康指标 ,在临床护理看护乙肝病毒携带者时 ,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贺喜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护理在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 ,在我院接诊的45例高血压住院患者 ,出院后给予患者延续护理干预 ,设为观察组.另外 ,抽取同期我院接诊的45例条件相似患者 ,出院后未给予患者任何干预 ,设为对照组 ,了解两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 ,两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后血压对比 ,差异明显(P< 0 .05). 结论: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洪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术患者55 例作为研究对象 ,经确诊后均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55例患者治疗显效42例、有效13例 ,共计有效率为100% .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56 .0 ± 8 .5)min ,术中出血量为(237 .5 ± 19 .4)ml ,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25 .8 ± 3 .0)h ,住院时间为(12 .4 ± 1 .5)d.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腹膜炎2例 ,共计并发症发生率为7.3% .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 ,正常出院.结论:对于严重子宫病变患者而言 ,行开腹子宫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效果 ,能够控制病灶发展 ,缓解临床症状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华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颈源性肩周炎治疗中使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我 院进行颈源性肩周炎治疗的患儿5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 ,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 ,包括物理因子以及推拿等方法 ,观察组则同时进行康复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使用康复护理的患者其肩关节功能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和检验可知 ,差异显示为 P< 0 .05 ,统计学意义明显. 结论:在颈源性肩周炎的治疗中使用康复护理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以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旭;侯琛琛;邢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介入护理 ,探讨其对脑卒中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 月1日到2015 年12 月1日期间收治入院的6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介入护理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介入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 .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进行早期康复介入可有效提升患者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苗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无痛分娩当中的临床助产配合体会.方法:选取2014 年1月 -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一共有100例 ,作为研究组 ;另外 ,选取同期非镇痛经阴道分娩产妇一共有100例 ,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临床镇痛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的临床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的宫颈扩张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能够有效减轻分娩当中的疼痛 ,同时能够使产程进一步缩短 ,以及对产妇的的脉搏、血压、呼吸等没有任何影响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评价黄体酮、654 -2联合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三年以来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术后引起疼痛的病人随机分2组 ,观察组肌注黄体酮、654 -2 ,对照组肌注阿托品、VitK3 ,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6% 和总有效率92% ,对照组显效率31 .2% 和总有效率56 .2%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黄体酮、654 -2 联合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疼痛具有止痛快、疗效好、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文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褥疮是现今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难点工作.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临床对褥疮的研究日渐深入 ,也取得让人满意的护理效果.而为了帮助患者更好的预防褥疮发生 ,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文就对褥疮护理新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以此为临床预防和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在儿科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治疗的哮喘患儿82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 ,给以对照组常规哮喘治疗方法 ,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以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 ,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及治疗后3周、7周内的哮喘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45例患儿在接受治疗后 ,其总有效率为95 .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 .7%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 .05.结论:孟鲁司特钠在儿科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对患儿治疗效果较好且口服方便 ,较大程度上缩减了患儿病痛时间 ,促进患儿较快恢复健康.
作者:蔡大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予以激光治疗法 ,观察组予以微波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为28例(96 .55% ) ,不良反应发生的有1例(3 .45% )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为24例(82 .76% ) ,不良反应发生有5例(17 .24% )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经统计学分析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微波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可靠等 ,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推广.
作者:周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中药结核丸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对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在接受复治期间实施辅助性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在我中心收治的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4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 ,平均每组16例.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对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肺结核疾病复治 ;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基础上 ,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研究1组研究对象实施肺结核疾病复治 ;在研究1组治疗方案基础上 ,加用中药结核丸对研究2组研究对象实施肺结核疾病复治.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肺结核疾病复治的治疗效果、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时间、肺结核疾病复治计划实施总时间、在抗结核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人数.结果:研究2 组研究对象肺结核疾病复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1组研究对象肺结核疾病复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 ).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时间、肺结核疾病复治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时间、肺结核疾病复治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2组研究对象在抗结核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研究 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1组研究对象在抗结核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2组外周血 T细胞亚群水平在用药前后的变化情况明显好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 0 .05). 结论:应用中药结核丸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对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在接受复治期间实施辅助性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陆志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Site-Rite 5 超声下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 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2013 年5月至2015 年12月在我科因病情治疗需要或困难外周静脉治疗无法在直视下行 PICC 置管患者 57例 ,经 Site-Rite 5 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 PICC 管.结果:57例患者置管均成功 ,成功率达 100% ,有7 例发生相关性并发症.结论:Site-Rite 5 超声下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 置管技术 ,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 ,大大提高了置管成功率 ,解决了无法在直视下或困难外周静脉行 PICC 置管的问题.
作者:何平平;贾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规律研究可为临床辨别症型、指导诊疗提供有效依据 ,有助于提升治愈率与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明磊;王清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 -2015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28例行外科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64例.患者应用一般护理措施 ,实验中换乘则采取循证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成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指标低于参照组 ,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同时 ,手术后发生恶心、腹胀等并发症的人数少于参照组 ,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 ,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文玉;唐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隔室、明室胃肠透视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中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影像增强器将穿透人体的 X 射线变为可见光 ,再通过高分辨率摄像系统 ,将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X光电视.同时 ,CT 设备也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 ,因此 ,本文就X光机和CT 球管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技术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临床应用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谢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200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治疗 ,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 ;结果: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原始反射、张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可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杨绍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