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香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药学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4月 -2015年5月我院收治入院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60例 ,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 硝酸甘油片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分析药学特点.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药学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兆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在乡村医生中实施激励措施对结核病控制成效的影响 ;探索适合我区的结核病防治筹资模式. 方法:选取海原县和盐池县进行现场实施 ,对两县实施一年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海原县、盐池县可疑肺结核患者登记分别增加到4 .42‰和4 .12‰ ;海原县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现水平提高了19 .46% ;两县治疗完成率分别从64 .56% 和83 .05% 提高到82 .3% 和95 .79% ;两县转诊的可疑患者中被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占全年活动性肺结核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2 .34% 和2 .11% 提高到22 .19% 和9 .78% . 结论: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乡村医生中实施激励措施 ,可提高结核病控制成效 ;同时也为我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及我区的结核病防治筹资模式提供可借鉴经验.
作者:肖慧霞;陆敬儒;王晓林;王晓平;王福锐;冯燕玲;张志春;金玉发;田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 -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 ,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静脉留置针穿刺以及固定方法 ,护理组患儿在传统穿刺、固定以及封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为4 .4% ,对照组为17 .8% ,护理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护理组静脉炎患儿中Ⅰ度静脉炎患儿1 例 ,Ⅱ 度1 例 ;对照组静脉炎患儿中Ⅰ 度静脉炎患儿6例 ,Ⅱ度2例.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地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何秀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针对多样化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自2013 年1月~2014年12 月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51例 ,其中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一组为对照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多样化护理干预措施的一组为观察组 ,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情况以及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对比. 结果:在依从性的对比中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和餐后2h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并且其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将多样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中可以使患者的依从性和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指标得到有效的改善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该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普外科重症胰腺炎将择期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6例 ,其中对照组予以保守方案治疗 ,观察组予以普外科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为25 例(96 .15% )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为23例(88 .46% )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排便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等.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辉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加减配合针灸推拿在颈椎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为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 -2015年10月我治疗的36例颈椎病患者 ,以其为研究对象 ,在口服桂枝加葛根汤的基础上配合针灸及推拿治疗 ,观察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疗效为优30例 ,良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0% .结论:桂枝加葛根汤加减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恢复功能活动.
作者:任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在儿科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治疗的哮喘患儿82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 ,给以对照组常规哮喘治疗方法 ,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以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 ,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及治疗后3周、7周内的哮喘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45例患儿在接受治疗后 ,其总有效率为95 .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 .7%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 .05.结论:孟鲁司特钠在儿科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对患儿治疗效果较好且口服方便 ,较大程度上缩减了患儿病痛时间 ,促进患儿较快恢复健康.
作者:蔡大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麻疹发病与麻疹疫苗接种的病例进行对照 ,分析麻疹减毒活疫苗效力与麻疹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01月 -2013年12月于我景东县疾控中心(下文简称:我县疾控中心)调查的45例麻疹患者为研究组 ,并选取45 例未患麻疹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比较麻疹发病与麻疹疫苗接种的病例.结果:麻疹患者及正常人免疫史主要来源于家长回忆、预防接种卡、预防接种证及其他 ,两组免疫史来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研究组麻疹疫苗的接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M V 效力为96 .12% ,V E可信区间在92 .6% -96 .9% 之间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儿童常规免疫接种 ,大限度地提高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接种率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开展麻疹减毒活疫苗复种及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 ,主要目的在于为常规免疫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
作者:高瑞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融联合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消融联合化疗的方式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消融联合化疗和靶向药物的方式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14例 ,治疗有效率为63 .3%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7例 ,治疗有效率为47 .0%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P<0 .0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融联合化疗和靶向药物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作者:邵莹;谭明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1月 -2015年12月所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2 例 ,详细分析3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儿经治疗之后 ,其间31例痊愈 ,1例患儿治疗无效 ;治疗时间均是5 -18天 ,平均治疗时间为8天.结论:所有患儿经治疗后 ,通气功能改善 ,且呼吸平稳.
作者:陆青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采用曲美他嗪结合卡维地洛治疗的效果.方法:将 8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曲美他嗪结合卡维地洛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T)、心力衰竭评分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后LVEF、6MWT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心力衰竭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美他嗪结合卡维地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 ,能显著提高疗效 ,改善心功能.
作者:尹君;姚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妇精神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并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 月 -2015年6月所收治产妇86例 ,根据分娩方式进行分组 ,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 ,各43例.分娩前评价两组产妇焦虑、抑郁程度 ,并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结果: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率为18 .6% ,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的2 .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产后出血产妇产前平均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分别为(14 .25 ± 7 .12)、(14 .11 ± 5 .26) ,显著高于产后未出血产妇的(6 .12 ± 4 .23)、(5 .88 ± 4 .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产前过度焦虑、抑郁会加剧产后出血发生 ;剖宫产分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后出血发生几率.
作者:罗庆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的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曾收治入院的40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 ,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上述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 ,后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脑积水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模式进行护理. 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 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 ,对于采用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的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护理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的恢复 ,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照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股骨手术治疗的老年创伤患者70例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 ,实验组患者给予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结果:术后1天实验组患者的MMS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1天实验组患者的 POCD 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老年创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 ,对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术后 POCD发生率较低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 年2月 -2015 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85例 ,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2例)和心理护理组(43 例) ,观察并比较这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趋势 ,但是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低 ,组间差异经 t检验 ,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显著 ,能够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 ,对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齐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分析 ,并对护理干预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 2013 年 9 月 -2015 年9 月间 73 例心内科住院患者 ,对所有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 ,分析影响睡眠的原因 ,而后对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调查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结果:73 例患者有54例存在睡眠障碍 ,占比例的 74 .0% .54 例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高的41 例 ,评价有效率为 75 .9% ,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 05.结论:心内科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 ,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侯云菊;洪有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 -2014年3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共有124例 ,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62例.当中 ,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对比.结果:临床护理之前 ,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临床护理以后 ,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临床护理以后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 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加入心理护理 ,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 ,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进而使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非传染性疾病 ,心脑血管事件是目前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首位因素[1 ].脉压指数作为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的相关指标已取得一定进展且受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的重视 ,但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单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具有其独特性 ,本研究通过检阅大量文献资料 ,探讨关于脉压指数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的可行性.
作者:欧健;梅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微创清除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 月~2015年1 月之间收治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方法 ,实验组实行微创清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无论是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效果 ,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微创清除手术可以用于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其具有效果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亚捷;王磊;谷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80例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40例 ,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 ,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在治疗之后都出现了胃肠道不良反应、体质下降、感觉异常以及嗜睡的不良反应 ,且观察组患者出现了胃肠道不良反应、体质下降、感觉异常以及嗜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癫痫患者实施丙戊酸钠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降低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体质下降、感觉异常以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