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体会

陆青云

关键词:小儿呼吸内科, 支气管肺炎, 抗生素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1月 -2015年12月所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2 例 ,详细分析3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儿经治疗之后 ,其间31例痊愈 ,1例患儿治疗无效 ;治疗时间均是5 -18天 ,平均治疗时间为8天.结论:所有患儿经治疗后 ,通气功能改善 ,且呼吸平稳.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麻疹发病与麻疹疫苗接种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对麻疹发病与麻疹疫苗接种的病例进行对照 ,分析麻疹减毒活疫苗效力与麻疹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01月 -2013年12月于我景东县疾控中心(下文简称:我县疾控中心)调查的45例麻疹患者为研究组 ,并选取45 例未患麻疹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比较麻疹发病与麻疹疫苗接种的病例.结果:麻疹患者及正常人免疫史主要来源于家长回忆、预防接种卡、预防接种证及其他 ,两组免疫史来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研究组麻疹疫苗的接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M V 效力为96 .12% ,V E可信区间在92 .6% -96 .9% 之间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儿童常规免疫接种 ,大限度地提高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接种率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开展麻疹减毒活疫苗复种及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 ,主要目的在于为常规免疫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

    作者:高瑞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6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n=53例)与对照组(n=53例)两个小组 ,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 ,研究组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采用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腹痛恢复时间 ,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 ,数据差异显著( P< 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并且研究组患者(94 .34% )的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患者(83 .02% ) ,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P<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核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核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所自2008年5 月至2014年9 月间在我所进行治疗的6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所选对象来我所就诊之前均有不规则的抗结核治疗史 ,后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 例 ,和对照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丙硫异烟肼+ 利福喷汀+ 力克肺疾+ 吡嗪酰胺治疗 ,而研究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核病患者的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并且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李汝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共收治42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在入院后、手术前后、出院前等阶段 ,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等 ,制定教育计划 ,由心理疏导至疾病、手术及放、化疗的宣教 ,循序、系统、连贯的渐进式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结论:通过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应用 ,增强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提高了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主动性 ,降低了保乳术后并发症.

    作者:邓媛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对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对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本院自2013年6 月 -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 ,随机的将这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抗凝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 ,两组各25例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预后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临床治疗 ,观察组25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P< 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25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率28% 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5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率64% ( P< 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25 例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总满意率88% 明显的高于对照组25例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总满意率68% ( P<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阿加曲班注射液抗凝治疗 ,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率 ,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淑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社区综合干预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社区1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 ,实验组68 例行社区综合干预 ,对照组67例行常规干预.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舒张压[(73 .88 ± 5 .35 )mmHg]、收缩压[(116 .80 ± 6 .85 )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舒张压(95 .58 ± 6 .99)mmHg、收缩压(152 .25 ± 4 .87)mmHg] ,其患者满意度(97 .06% )高于对照组(73 .13% )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推行社区综合干预 ,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提高患者满意度 ,效果明显.

    作者:张月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初产妇产后出血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 -2015年9月间94例初产妇 ,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7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的42例 ,满意度为89 .4%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的29例 ,满意度为61 .7%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平均为(342 .5 ± 118 .6)ml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平均为(175 .4 ± 82 .3)ml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 ,P<0 .05 ,t=9 .2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 ,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种麻醉方法用于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对比

    目的: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选取2种麻醉方法对高龄高危患者进行麻醉 ,观察麻醉方法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我院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2例 ,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者46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 ,观察组行全身性麻醉 ,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记录数据 ,结果为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有明显变化 ,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 ,而心率远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经统计学检测 ,P<0.05,具有意义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经比较 ,在不同的时刻 ,两组指标并无较大差异 ,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远低于硬膜外麻醉 ,两者对于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影响无太大区别 ,相较而言 ,全身麻醉更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麻醉.

    作者:黄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绍兴市某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一年一次的老年人健康体检 ,了解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为更好地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4 年辖区内自愿参加体检的3187名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掌握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尿潜血(蛋白)等情况.结果:3187 名体检者中 ,高血压检出率为49 .8% ,高血糖检出率为 10 .67% ,高血脂检出率为 71 .76% ,体重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 58 .14% ,尿潜血(蛋白)异常者为36. 11% .结论: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的高危人群 ,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应加强对老年人慢性病的随访和干预.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善和提高社区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颂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8例23枚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与干预措施的思考

    目的:通过对18例宫内节育器(I U D )异位发生原因、诊治结果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探讨更有效、更实际的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2000年1月 -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例23枚IUD异位发生原因、异位的分布、种类、施术者情况、诊治经过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社会问题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I U D异位部位多发生于盆腹腔 ,少见于异位到膀胱内.本组异位18例23枚 ,均手术取出 ,疗效很好.结论:由于难度较大 ,医疗纠纷多 ,负面影响大 ,后期协调处理困难.防治重点在基层 ,主动定期随访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对 IUD 异位的认识 ,加强计生高危手术的监管 ,大限度地减少IUD异位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晓宏;伍兰成;谭雪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总结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5年3月 ,医院共以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畸形24例.结果:牙列不齐或拥挤者 U6A -RL、U6S -RL、U1A -RL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 ,双颏突出者 A -RL、U6A -RL、U6S -RL、U1A -RL 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未见种植体相关并发症、感染等内科并发症 ;牙列不齐与拥挤、双颏突出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患者满意率100 .00% . 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掌握适应证、禁忌症前提下 ,可有效减轻畸形.

    作者:张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引起儿童咳嗽反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童咳嗽反复的可能相关因素 ,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例咳嗽患儿(其中初发79例 ,复发以上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 ,按初发和复发两组对反复咳嗽患相关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蛋白类食物、生冷刺激饮食、补益类食物或药物、糖类食物、受凉、特应性体质、不正规治疗与咳嗽反复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受凉、生冷刺激饮食、补益类食物药物、不正规治疗、特应性体质与咳嗽反复发作关系为密切.OR值分别为 3 .361、3 .718、3 .361、3 .192、3 .307 , P<0 .05.结论:儿童咳嗽反复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受凉、生冷刺激饮食、补益类食物药物、不正规治疗、特应性体质.

    作者:朱一平;傅秀娥;林敏红;管敏昌;汤卫红;杭金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32例肝硬化病因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132例肝硬化病因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 -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13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回顾性分析及临床资料 ,探讨病因特点与护理体会.结果:132例肝硬化患者有单纯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患者26 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3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10例、酒精合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5例、遗传病或代谢疾病造成的肝硬化患者13例、原因不明的患者有25例.此外 ,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症以及原发性肝癌等. 结论:我院132例肝硬化患者的主要病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合并嗜酒也会造成肝硬化的发生 ,其护理应当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促进患者健康为主要目的.

    作者:侯仲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3年~2015年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 ,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分析2015年505例儿童、2014年410例儿童、2013年292例儿童的体检结果.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为6 .63% ,民办幼儿园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3 .35% ,公办幼儿园营养不良检出率为4 .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肥胖儿检出率为7 .46% ,公办幼儿园肥胖患病率6 .55% ,比民办幼儿园 2 .73% 要高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龋齿检出率为25 .02% ,贫血患病率为6 .04% ,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7 .07% .结论:重视儿童健康问题 ,加强对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及早发现与治疗儿童存在的健康问题 ,医务人员、家长、幼儿园共同携手推动儿童的成长.

    作者:白新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婴幼儿甲状舌管囊肿的护理

    目的:总结和探讨婴幼儿甲状舌管囊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甲状舌管囊肿的婴幼儿患者43例 ,男25例 ,女8例 ,年龄8个月~3岁 ,平均年龄1 .5岁 ,其中5例为外院手术治疗后复发的患儿. 所有病例术前行增强CT 、B超及甲状腺功能检查 ,观察肿块的形态 ,病变范及大小 ,包膜是否完整 ,包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观查甲状腺形态和结构 ,判断有无异位甲状腺.经口气管插管全麻行经典Sistrunk术式 ,切除甲状舌管囊肿、瘘道、舌骨中段和舌骨上肌群内的瘘道组织至舌肓孔.对于5例复发患儿行扩大Sistrunk术式 ,对颏下三角和肌三角进行中线清扫 ,清扫范从两侧至胸锁乳突肌内侧 ,下至甲状腺 ,上至舌根. 对所有行甲状舌管囊肿手术的患儿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伤口情况 ,并给予精心的人性化护理和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结果:43 例患儿经过临床治疗及精心的人性化护理 ,术后愈合良好 ,无声嘶、呛咳、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年以上未见囊肿复发 ,切口无明显瘢痕形成 ,不妨碍颈部美观. 结论:精心的人性化护理能帮助患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具体细微的护理 ,积极的健康指导 ,能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 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作者:孙美华;高丽;王晓梦;马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应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 -2015年11 月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共5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诱导麻醉 ,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联合七氟烷诱导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 T1 的SpO2指标 ,与同组 T0 相比 ,组间比较有差异(P< 0 .05) ,且 SpO2 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观察组 T1 的HR指标 ,与同组 T0 相比 ,组间比较有差异(P<0 .05);对照组 T2 的 MAP与SpO2指标 ,与同组 T0 相比 ,组间比较有差异(P<0 .05). 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应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中 ,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 ,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管朝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产妇精神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分析产妇精神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探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 年7月至2015 年9月期间我院产科的1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 ,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75 ,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75 ,全面护理干预) ,记录产妇产后的出血、分娩方式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 ,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P>0 .05) ,干预后 ,干预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 0 .05) ,剖宫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自然组(P< 0 .05) ,产后出血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产后无出血组(P< 0 .05) ,产妇的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影响较大. 结论:予以产妇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 ,降低了产妇的出血量 ,减轻了自然分娩产妇的恐惧 ,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彭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DCA模式在基层医院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

    医院的发展原动力及管理的核心就是医疗质量管理 ,但是如何才能提升医院的质量管理是其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对对 PDCA 模式在基层医院质量管理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状腺肿瘤的介入治疗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核素32磷 -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这段时期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瘤的患者 ,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 ,给予实验组的患者采用32磷 -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 ,对患者治疗之后的2、4、6、8 个月进行随访 ,了解这段时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做详细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在随访的过程中发现 ,治疗6和8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瘤体的大小有关 ,8 个月之后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局部皮肤发红、肿瘤部位轻度胀痛和放射性皮炎. 结论:超声引导下核素32磷 -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 ,操作安全、简单 ,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前期的临床疗效和瘤体的大小有关 ,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戴爱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结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中医结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将2014 年5月~2015年5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并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为30例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 ,对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而实行采用中医灌洗液灌肠治疗 ,对这两组患者的血清 IFN -y、IL -4 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活动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 ,干预组患者的血清IFN -y、IL -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活动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提升 ,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P<0 .05 ) ,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的总有治疗效率为93 .3% ,对照组仅为63 .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采用中医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活动指标以及血清水平 ,提升治疗效果 ,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参考应用.

    作者:赵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