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邱辉林

关键词:普外科, 重症胰腺炎, 手术,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普外科重症胰腺炎将择期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6例 ,其中对照组予以保守方案治疗 ,观察组予以普外科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为25 例(96 .15% )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为23例(88 .46% )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排便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等.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保管理中的护理与患者纠纷

    近年来随着患者与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 ,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医保的全民化医保管理对护理工作的涉入是必然的.护士对医保政策的执行力度直接决定医院的服务质量.本文对医保管理、护理管理以及从而导致的护患纠纷关系记性了阐述 ,并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期发挥护理管理在医保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朱绍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耳鼻喉头颈外科换药室医院感染控制调查与对策探讨

    目的:研究耳鼻喉头颈外科病区换药室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5月 -2014 年4月为对照阶段 ,调研分析此阶段换药室工作 ,并提出改进方案 ;另选取2014年5月 -2015年4月作为观察组 ,按改进方案加强感染控制 ,比较两组换药区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7 .93 ,P<0 .05);无菌物品存放不当、手卫生不到位以及换药室消毒不达标均是导致病区换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P<0 .05.结论:临床上应针对病区换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重视 ,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以降低感染几率 ,确保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吴林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普外科重症胰腺炎将择期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6例 ,其中对照组予以保守方案治疗 ,观察组予以普外科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为25 例(96 .15% )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为23例(88 .46% )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排便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等.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辉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在手术室中的护理救治措施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在手术室中的护理救治措施及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受试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7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行手术室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流程优化护理干预模式 ,比较两组患者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 ,评价其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1 .48% )显著高于对照组(59 .26% ) ,组间差异 P<0 .05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伤性颅脑损伤术中应用流程优化护理干预模式 ,可提高救治有效率.

    作者:余姗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析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关系及发展研究

    目的:旨在研究食品安全与卫生之间的主要关系 ,对二者发展前景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方法:通过食品定义内容角度进行分析 ,对食品卫生概念和食品安全概念有所掌握 ,分析出二者间存在四种主要关系 ,共包含了安全卫生共存食品、安全但不卫生食品和卫生但不安全食品以及既不安全又不卫生食品.结果:食品本身具备一定安全特质和卫生特质 ,食品卫生要素与对应食品安全要素之间既存在一定共同点 ,又存在较大差异 ,但是具体内涵之中并不存在大小问题.结论:食品安全达标并不意味着食品卫生发展处于较高层次 ,二者呈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和谐态势.

    作者:弋宗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舍曲林与氯米帕明对强迫症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强迫症患者时使用舍曲林与氯米帕明的效果.方法:收集强迫症患者共95 例 ,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7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氯米帕明 ,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舍曲林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不明显 ,P> 0 .05 ;但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0 .05.结论:在强迫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舍曲林和氯米帕明均能够获得显著疗效 ,但患者在使用舍曲林后的不良反应更加轻微 ,用药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齐欣;高伟华;刘靖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及预防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运用于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和预防肾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与40例观察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之上 ,加入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病症持续时间和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 ,两组患儿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儿关节、皮肤及消化道等临床病症的持续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低(P< 0 .05);且观察组患儿发生紫癜性肾炎的概率为25% 低于对照组的45% ( P< 0 .05 ).结论: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生机率 ,对肾脏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效果明显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美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与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中药结核丸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对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在接受复治期间实施辅助性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在我中心收治的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4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 ,平均每组16例.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对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肺结核疾病复治 ;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基础上 ,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研究1组研究对象实施肺结核疾病复治 ;在研究1组治疗方案基础上 ,加用中药结核丸对研究2组研究对象实施肺结核疾病复治.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肺结核疾病复治的治疗效果、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时间、肺结核疾病复治计划实施总时间、在抗结核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人数.结果:研究2 组研究对象肺结核疾病复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1组研究对象肺结核疾病复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 ).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时间、肺结核疾病复治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时间、肺结核疾病复治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2组研究对象在抗结核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研究 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1组研究对象在抗结核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2组外周血 T细胞亚群水平在用药前后的变化情况明显好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 0 .05). 结论:应用中药结核丸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对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在接受复治期间实施辅助性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陆志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65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原因 ,对165例头位难产产妇采用头位难产干预处理 ,观察干预处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165例头位难产产妇中 ,有116例为剖宫产(70 .3% ) ,有49例为阴道分娩(29 .7% ) ,32 例胎头位置异常 ,经体位干预及徒手助转胎头到枕前位后自然分娩.165 例头位难产产妇中 ,有5例发生产后出血(3.0% ),阴道撕裂伤1例(0.6% ),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3.6% ),重度窒息2 例(1.2% ),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 结论:头位难产发生原因以及应对方法进行了阐述 ,并对头位难产产妇的干预处理予以介绍 ,为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干预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静脉止痛泵在中期妊娠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止痛泵在中期妊娠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怀孕14~28周需终止妊娠初孕妇住院患者98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 ,将9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 ,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以及分娩结果. 结果:两组孕妇疼痛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孕妇产后出血、不良反应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静脉止痛泵在中期妊娠流产中镇痛的应用效果良好 ,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值得在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黄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保胎治疗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 -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孕妇50例 ,将其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接收的另50例无先兆流产孕妇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孕妇妊娠期和分娩期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与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保胎孕妇中保胎成功45例 ,保胎总有效率为90 .0%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92 .0% 无明显差异 ,且两组孕妇的妊娠期和分娩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均无明显差异 ,(P>0 .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输卵管绝育手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影响因素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女性在行输卵管绝育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间在院行输卵管绝育手术的患者40例 ,并对上述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分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从中分析总结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分析上述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现 ,所有的研究对象本次手术均成功 ,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手术切口感染、术后受孕、月经改变、术后宫外孕以及肠管、膀胱受损等 ,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17 .5% .结论:采用输卵管绝育手术除了能够达到长久、安全的避孕效果外 ,还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洪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褥疮护理新进展

    褥疮是现今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难点工作.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临床对褥疮的研究日渐深入 ,也取得让人满意的护理效果.而为了帮助患者更好的预防褥疮发生 ,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文就对褥疮护理新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以此为临床预防和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初产妇产后出血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 -2015年9月间94例初产妇 ,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7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的42例 ,满意度为89 .4%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的29例 ,满意度为61 .7%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平均为(342 .5 ± 118 .6)ml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平均为(175 .4 ± 82 .3)ml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 ,P<0 .05 ,t=9 .2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 ,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TCD、CTA、MRA及DSA在脑动脉瘤诊断上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 TCD、CTA、MRA及DSA 在脑动脉瘤诊断过程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 TCD、CTA、MRA 及DSA 对其进行检查 ,对比分析检查结果情况.结果:DSA 检测的总错误率(3 .34% )明显低于 CTA 的总错误率(29 .17% )、MRA 的总错误率(30 .84% )及 TCD的总错误率(31 .6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DSA 检测的满意程度(95 .00% )明显高于CTA 的满意程度(60 .00% )、MRA的满意程度(55 .00% )及 TCD的满意程度(50 .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DSA 检测脑动脉瘤的准确性高 ,错误率低 ,明显优于 MRA 及CTA、TCD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新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近三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一方面接收改善心功能方面的治疗同时又接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 ,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 ,6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率失常患者中显效30例(50 .0% ) ,好转24例(40 .0% ) ,无效3例(5 .0% ) ,死亡3例(5 .0% )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 ,总有效率90 .0% . 结论:心力衰竭是目前老年人的高发疾病 ,临床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一方面需要进行改善心功能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心律失常的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 ,在改善心功能治疗的同时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定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局部氧疗治疗新生儿脐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局部氧疗治疗新生儿脐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新生脐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局部消毒 ,而对于研究组患儿则在局部消毒的基础上增加局部氧疗措施.然后对比两组患儿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痊愈率高达96 .23% ,而对照组的痊愈率为81 .13% ,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对于新生脐炎患儿采用局部氧疗可以很好的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汤瑞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产妇精神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妇精神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并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 月 -2015年6月所收治产妇86例 ,根据分娩方式进行分组 ,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 ,各43例.分娩前评价两组产妇焦虑、抑郁程度 ,并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结果: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率为18 .6% ,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的2 .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产后出血产妇产前平均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分别为(14 .25 ± 7 .12)、(14 .11 ± 5 .26) ,显著高于产后未出血产妇的(6 .12 ± 4 .23)、(5 .88 ± 4 .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产前过度焦虑、抑郁会加剧产后出血发生 ;剖宫产分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后出血发生几率.

    作者:罗庆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复方曲安奈德联合金因肽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曲安奈德联合金因肽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的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组35例.并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我院治疗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 .28%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 .14%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并且观察组伤口的愈合时间也相对较短 ,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快地得到恢复.结论:给予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复方曲安奈德联合金因肽治疗的效果较佳 ,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云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探讨

    目的:对左旋布比卡因行腰 -硬联合麻醉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90例2011年10月~2012年10 月期间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 ,随机将4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所有患者在术前40~60min口服咪唑安定0 .07~0 .15mg/kg ,在开始麻醉之前的15~20min输注晶体液10ml/kg.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左旋布比卡因行腰 -硬联合麻醉 ,取患者下侧卧下肢患侧 ,在L3~4腰硬间隙进行穿刺 ,同时联合阻滞 ,选择0 .75% 的左旋布比卡因2ml ,将左旋布比卡因与50% 的葡萄糖注射液1ml混合 ,对患者进行单次注射.对照组行布比卡因麻醉 ,其浓度、麻醉剂量、麻醉方法和实验组相同.结果:两组比较 ,阻滞特征指标中只有运动阻滞持效实验组短(11 .83 ± 29 .6)min ,且差异显著 ,P< 0 .05 ,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明显 ,P>0 .05 ;两组阻滞前后心率变化、平均动脉压差异均不明显 ,P>0 .05 ;两组患者的单侧阻滞率均为100% . 结论:在下肢骨科手术中利用左旋布比卡因行腰 -硬联合麻醉 ,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患者疼痛率比较低.

    作者:黄正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