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欣;高伟华;刘靖宇
随着老化人口递增 ,慢性病盛行率亦随之快速上升 ,高龄人口的照护政策必须强化完整及持续性照护内涵 ;而服务在基层医疗服务第一线的卫生所公共卫生护理人员定位应该不再仅是扮演传统小区健康照护辅助者角色 ,应与相关医疗照护人员以及个案、家属形成伙伴关系 ,进行慢性病照护管理 ,且善用小区组织及资源 ,引发个案自主 ,强化赋权与增加慢性病个案自我管理的能力.本文以访问的方式了解公共卫生护理人员对小区老人慢性病照护管理的相关情形 ,并且探讨公共卫生护理人员执行小区老人慢性病照护管理业务的赋权感受.
作者:艾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分类法应用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间于我院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计划怀孕夫妻共122例作为研究对象 ,并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均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夫妻采用常规孕前优生检查方法 ,试验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估分类法 ,分析临床结果.结果:试验组中产妇发生妊娠时出血3例 ,疼痛5例 ,妊娠过程中未发生产周异常情况 ,1例早产情况发生.对照组中产妇发生妊娠时出血8例 ,疼痛6例 ,妊娠过程中4例产周异常情况 ,7例早产情况发生.比较发现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 .3%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 .2% ,对比发现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风险评估分类可以根据临床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的支配医疗资源 ,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预防和护理指导 ,为夫妻优生优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通过后续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通过随访监督亦提高应用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司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在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结肠癌患者 ,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 ,分别作为对照组(45 )与观察组(45 )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 ,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 ,且 P<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清除淋巴结数量、手术时间同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 ,且 P>0 .05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根治术应用到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量 ,缩短了患者的排气时间 ,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姚忠双;周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急性化脓性胸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 例急性化脓性胸膜炎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通过心理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的评分情况 ,以及住院的时间、综合评价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化脓性胸膜炎护理方面.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治疗 ,焦虑和抑郁的评分情况 ,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住院的时间进行对比 ,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 ,P<0 .05 ,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化脓性胸膜炎患者的情绪 ,且治疗效果较佳 ,住院的时间较短 ,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桂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 TCD、CTA、MRA及DSA 在脑动脉瘤诊断过程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 TCD、CTA、MRA 及DSA 对其进行检查 ,对比分析检查结果情况.结果:DSA 检测的总错误率(3 .34% )明显低于 CTA 的总错误率(29 .17% )、MRA 的总错误率(30 .84% )及 TCD的总错误率(31 .6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DSA 检测的满意程度(95 .00% )明显高于CTA 的满意程度(60 .00% )、MRA的满意程度(55 .00% )及 TCD的满意程度(50 .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DSA 检测脑动脉瘤的准确性高 ,错误率低 ,明显优于 MRA 及CTA、TCD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新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股骨手术治疗的老年创伤患者70例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 ,实验组患者给予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结果:术后1天实验组患者的MMS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1天实验组患者的 POCD 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老年创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 ,对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术后 POCD发生率较低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保健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 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 ,本院共收治了84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 ,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2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健模式护理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护理后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社会环境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保健模式护理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报告防城港市首例口服脊髓灰质(脊灰)减毒活疫苗引起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病例 ,为探索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报告的疑似 VAP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采集病例、病例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对病例所在地附近医院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 ,对病例所在地开展儿童接种率调查.结果:病例为足2月龄首次口服脊髓灰质活疫苗(OPV)35天出现麻痹症状 ,临床诊断为AFP ,终诊断为服苗者 VAPP病例 ,在防城港是首次发现 ,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结论:该儿童有肛周脓肿 ,为减少和避免 VAPP 的发生 ,需加强接种疫苗前病史询问和查体 ,知情同意和告知工作 ,并做好记录 ,对接种首剂OPV 的儿童建议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或IPV/OPV 序贯免疫程序.
作者:黄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褥疮是现今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难点工作.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临床对褥疮的研究日渐深入 ,也取得让人满意的护理效果.而为了帮助患者更好的预防褥疮发生 ,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文就对褥疮护理新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以此为临床预防和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的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曾收治入院的40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 ,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上述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 ,后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脑积水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模式进行护理. 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 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 ,对于采用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的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护理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的恢复 ,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照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对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本院自2013年6 月 -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 ,随机的将这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抗凝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 ,两组各25例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预后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临床治疗 ,观察组25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P< 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25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率28% 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5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率64% ( P< 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25 例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总满意率88% 明显的高于对照组25例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总满意率68% ( P<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阿加曲班注射液抗凝治疗 ,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率 ,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淑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彩超和经腹部彩超在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将其随机平均分为 A、B两组 ,每组24例 ,A 组使用经阴道彩超检查 ,B 组经腹部彩超检查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24例经阴道彩超检查患者中确诊患有异位妊娠有23例 ,诊断符合率为95 .8% ;24例腹部彩超检查患者中确诊患有异位妊娠的患者有16例 ,诊断符合率为66 .7% .经阴道彩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超诊断方法 ,组间差异明显(P<0 .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对异位妊娠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其操作简单、无创 ,值得推广.
作者:唐菊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卫生方法效果的差异性 ,指导医务人员选择合理的手卫生方法 ,减少或避免因手卫生不到位而引起的院内交叉感染. 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随机抽取本院医务人员共108名 ,对洗手后、手消后、洗手手消后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洗手手消后的细菌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洗手后和手消后 ,合格率分别为100% 、69 .44% 、63 .89% .结论:洗手后手消能更好的保障手部卫生.
作者:胡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肝癌[1 ] ,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尤其近几年 ,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迅速上升 ,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已引起普遍关注[2 ].胃癌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根治性治疗及对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是胃癌取得良好预后的途径[3].在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不足 10% ,而日本则高达 50% ~70% [4] ,如何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转变早期胃癌的治疗观念 ,整体提高早期胃癌的治疗水平 ,是当前从事胃癌诊治的外科医师的重要任务.
作者:徐志远;王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融联合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消融联合化疗的方式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消融联合化疗和靶向药物的方式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14例 ,治疗有效率为63 .3%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7例 ,治疗有效率为47 .0%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P<0 .0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融联合化疗和靶向药物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作者:邵莹;谭明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不同拔牙模式对颏部形态变化产生影响.方法:选取40 例安氏Ⅱ 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 ,均为我院口腔科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 ,随机分组 ,就拔除四颗上下颌第一前磨牙(A 组 ,n= 20 )、未行矫治(B组 ,n= 20 )X 线头影测量结果展开对比.结果:A 组矫治后颏唇沟深度、B点颏厚度、颏倾斜度、颏曲度、根尖点颏厚度变化量与B组有统计差异(P< 0 .05). 结论:上、下颌同时拔牙矫治可增加颏曲度 ,促使颏唇沟变浅 ,促下颌后缩病例侧貌面型美观协调 ,而下颌不拔牙、上颌单颌拔牙矫治 ,对颏部形态无影响 ,即下颌是否拔牙与颏部形态改变相关 ,而与下颌拔牙的位置不具相关性.
作者:郭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米非司酮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 ,临床中对该药物的初适用范围为对早孕状况进行中止操作 ,该药物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效果.如今随着不断深入的临床研究和药理研究 ,米非司酮的适用范围也相对变广.本文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同时对该药物今后的临床发展进行合理的展望.
作者:汪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妊娠妇女宫颈筛查及产后随访情况.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共2118例孕妇于我院行正规产检与分娩 ,选择其中孕前半年没有接受液基细胞学(TCT)检查 ,孕早期或中期接受检查 ,对结果异常者实施病理学、阴道镜或 HPV 检查 ,分析结果 ,于产后1 年进行随访 ,观察转归情况.结果:细胞学筛查结果显示为 ASCUS或以上者76例 ,占3 .7% ,包括ASCUS 61例 ,LSIL 5例 ,HSIL 10例 ;接受HPV 检查者48例 ,阳性率为72 .9% ;接受阴道镜检查者 35 例 ,行病理活检 21 例 ,结果显示 CIN Ⅰ 4 例 ,CIN Ⅱ 2 例 ,CIN Ⅲ 10 例 ,炎症/湿疣变 10 例 ,CIN 患者占0.76% .产后细胞学转阴率达81 .6% ;28例妊娠期 HPV 检查呈阳性者复查时转为阴性者22 例 ,孕期与产后的 HPV 检查结果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P<0 .05);仍为CIN 者7例 ,没有发生早期浸润癌.结论:妊娠妇女的宫颈细胞学异常与 HPV 感染在产后大多会转阴.对于CIN 患者需要在妊娠期与产后进行密切随访 ,及时给予治疗 ,避免出现浸润癌.
作者:张雅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中医结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将2014 年5月~2015年5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并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为30例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 ,对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而实行采用中医灌洗液灌肠治疗 ,对这两组患者的血清 IFN -y、IL -4 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活动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 ,干预组患者的血清IFN -y、IL -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活动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提升 ,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P<0 .05 ) ,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的总有治疗效率为93 .3% ,对照组仅为63 .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采用中医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活动指标以及血清水平 ,提升治疗效果 ,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参考应用.
作者:赵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深入分析门诊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护理配合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12年11月~2014年9 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经过整个治疗过程的医护配合 ,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急性牙髓炎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丽;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