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保管理中的护理与患者纠纷

朱绍英

关键词:医保管理, 护患纠纷, 防患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患者与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 ,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医保的全民化医保管理对护理工作的涉入是必然的.护士对医保政策的执行力度直接决定医院的服务质量.本文对医保管理、护理管理以及从而导致的护患纠纷关系记性了阐述 ,并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期发挥护理管理在医保管理中的作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与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中药结核丸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对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在接受复治期间实施辅助性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在我中心收治的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4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 ,平均每组16例.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对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肺结核疾病复治 ;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基础上 ,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研究1组研究对象实施肺结核疾病复治 ;在研究1组治疗方案基础上 ,加用中药结核丸对研究2组研究对象实施肺结核疾病复治.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肺结核疾病复治的治疗效果、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时间、肺结核疾病复治计划实施总时间、在抗结核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人数.结果:研究2 组研究对象肺结核疾病复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1组研究对象肺结核疾病复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 ).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时间、肺结核疾病复治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时间、肺结核疾病复治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2组研究对象在抗结核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研究 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1组研究对象在抗结核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0 .05).研究2组外周血 T细胞亚群水平在用药前后的变化情况明显好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P< 0 .05). 结论:应用中药结核丸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对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在接受复治期间实施辅助性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陆志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姜片贴脐联合托烷司琼在宫颈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中的运用

    宫颈癌是一种恶性肿瘤 ,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 ,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手术、放化疗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式 ,但患者化疗后很容易发生恶心、呕吐症状 ,不仅会影响患者健康 ,也会影响患者治疗 ,因此对患者化疗后恶心状况的治疗方式进行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对姜片贴脐联合托烷司琼在宫颈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中的运用效果进行讨论.

    作者:罗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200例腹泻症患儿为研究对象 ,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 ,其中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后疗效及临床护理满意情况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实施整体护理下腹泻护理干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护理效果提高且总有效率为 98% ;对照组患儿在常规腹泻护理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 ,两组护理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5 ).结论:整体护理下腹泻护理干预 ,不仅能有效提高腹泻患儿的护理质量 ,而且患儿治疗后的临床不适得到缓解 ,且效果显著 ,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晓丽;凌显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实施循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6 例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组为38例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循征护理法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本批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后病情均痊愈并达到出院标准 ,针对本批患者进行随访工作 ,随访时间为4 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情绪状况、自理能力及家庭觉得等方面的评分状况与对照组相比 ,明显高于后者 ,两组患者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在具体的语言、活动能力及精力等评分状况与对照组相比 ,稍微略高 ,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治疗护理中采用循征护理干预 ,能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聚焦治疗宫颈糜烂200例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聚焦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3月间就诊的慢性宫颈炎的患者200例采用超声聚焦手术治疗 ,术前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其他病变.回顾性分析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超声聚焦治疗慢性宫颈炎成功率为92 .5% (185/200 ) ,手术时间3~8min ,平均3 .5min ,出血量5~20ml ,术后无感染发生.结论:超声聚焦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微创的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 ,术后恢复好 ,简单易行等优点.

    作者:蔡永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分析风险管理在高龄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高龄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 年1月收治的高龄产妇100 例 ,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产妇给予护理风险管理. 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早产发生率、难产发生率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在高龄产妇的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让早产和难产发生率降低 ,同时让产妇住院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激励措施对结核病防治成效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在乡村医生中实施激励措施对结核病控制成效的影响 ;探索适合我区的结核病防治筹资模式. 方法:选取海原县和盐池县进行现场实施 ,对两县实施一年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海原县、盐池县可疑肺结核患者登记分别增加到4 .42‰和4 .12‰ ;海原县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现水平提高了19 .46% ;两县治疗完成率分别从64 .56% 和83 .05% 提高到82 .3% 和95 .79% ;两县转诊的可疑患者中被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占全年活动性肺结核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2 .34% 和2 .11% 提高到22 .19% 和9 .78% . 结论: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乡村医生中实施激励措施 ,可提高结核病控制成效 ;同时也为我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及我区的结核病防治筹资模式提供可借鉴经验.

    作者:肖慧霞;陆敬儒;王晓林;王晓平;王福锐;冯燕玲;张志春;金玉发;田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和优质干预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 年4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110例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55例/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组采用优质干预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 .18%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 .27%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优质干预护理较之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因此为妇产科患者提供优质干预护理在临床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防城港市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相关病例报告分析

    目的:报告防城港市首例口服脊髓灰质(脊灰)减毒活疫苗引起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病例 ,为探索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报告的疑似 VAP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采集病例、病例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对病例所在地附近医院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 ,对病例所在地开展儿童接种率调查.结果:病例为足2月龄首次口服脊髓灰质活疫苗(OPV)35天出现麻痹症状 ,临床诊断为AFP ,终诊断为服苗者 VAPP病例 ,在防城港是首次发现 ,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结论:该儿童有肛周脓肿 ,为减少和避免 VAPP 的发生 ,需加强接种疫苗前病史询问和查体 ,知情同意和告知工作 ,并做好记录 ,对接种首剂OPV 的儿童建议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或IPV/OPV 序贯免疫程序.

    作者:黄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的以动脉灌注不足、神经病变为基础 ,引起足部疼痛、麻木、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 糖尿病足发病率高 ,以中老年人患者居多.一旦发生不易愈合 ,是糖尿病患者致残 ,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 ,而且使其给社会、家庭、个人增添了许多不利因素 ,因此对家属及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发放宣传手册 ,传授糖尿病自我保健知识十分重要.

    作者:顾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析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关系及发展研究

    目的:旨在研究食品安全与卫生之间的主要关系 ,对二者发展前景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方法:通过食品定义内容角度进行分析 ,对食品卫生概念和食品安全概念有所掌握 ,分析出二者间存在四种主要关系 ,共包含了安全卫生共存食品、安全但不卫生食品和卫生但不安全食品以及既不安全又不卫生食品.结果:食品本身具备一定安全特质和卫生特质 ,食品卫生要素与对应食品安全要素之间既存在一定共同点 ,又存在较大差异 ,但是具体内涵之中并不存在大小问题.结论:食品安全达标并不意味着食品卫生发展处于较高层次 ,二者呈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和谐态势.

    作者:弋宗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保胎治疗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 -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孕妇50例 ,将其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接收的另50例无先兆流产孕妇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孕妇妊娠期和分娩期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与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保胎孕妇中保胎成功45例 ,保胎总有效率为90 .0%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92 .0% 无明显差异 ,且两组孕妇的妊娠期和分娩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均无明显差异 ,(P>0 .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肺结核治疗中利福喷丁与利福平的药效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探析利福平与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 -2014年11月期间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住院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给予对照组利福平治疗 ,而观察组则运用利福喷丁治疗 ,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空洞闭合率以及痰检阴转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 ,观察组的痰检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明显较高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结核的治疗中 ,与利福平相比 ,利福喷丁具有安全性好、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 ,是比较有效的一种药物.

    作者:朱自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 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46 例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纳入本研究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46例患者分为针刺康复组(n=23)与对照组(n= 23) ,对于对照组患者 ,应用康复训练法 ,指导患者适当运动 ,舌头做清洁牙齿、前伸、后缩、按摩颊等动作 ,对于针刺康复组 ,采用针刺疗法 ,针刺患者人迎穴、百劳穴以及风府穴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针刺康复组治疗有效率为95 .7%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 .2% ,针刺康复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 .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 ,采用针刺疗法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 ,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该种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仇薇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状腺肿瘤的介入治疗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核素32磷 -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这段时期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瘤的患者 ,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 ,给予实验组的患者采用32磷 -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 ,对患者治疗之后的2、4、6、8 个月进行随访 ,了解这段时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做详细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在随访的过程中发现 ,治疗6和8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瘤体的大小有关 ,8 个月之后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局部皮肤发红、肿瘤部位轻度胀痛和放射性皮炎. 结论:超声引导下核素32磷 -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 ,操作安全、简单 ,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前期的临床疗效和瘤体的大小有关 ,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戴爱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骨关节结核是一种特异性慢性炎性病变 ,绝大多数是继发结核. 常发病于体质虚弱及免疫低下者 ,其中脊柱结核发病率高 ,其次为关节结核[1].而在上世纪 80 年代之前 ,儿童骨关节结核曾是医师非常熟悉的疾病 ,当今却成为临床一线医师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孙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护理配合 ,以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 年2月至2014年11 月所收治的80例患有前列腺的使用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在进行护理时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护理配合的方法 ,而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并分析在前列腺电切手术中应如何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较为顺利 ,但是观察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 ,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列腺电切手术中 ,医务人员在掌握仪器性能的同时 ,还需要一定的手术配合 ,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卢琼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近三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一方面接收改善心功能方面的治疗同时又接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 ,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 ,6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率失常患者中显效30例(50 .0% ) ,好转24例(40 .0% ) ,无效3例(5 .0% ) ,死亡3例(5 .0% )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 ,总有效率90 .0% . 结论:心力衰竭是目前老年人的高发疾病 ,临床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一方面需要进行改善心功能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心律失常的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 ,在改善心功能治疗的同时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定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由一起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引起的思考

    传染病的防控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责之一.本文结合一起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的全过程 ,对基层医疗机构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原则、处置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作者:鄢尚民;侯鹏波;郭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结核并胃间质瘤病理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胃结核合并胃间质瘤临床误诊为胃癌的原因 ,提高病理临床诊断能力.方法:通过胃次全切术后标本进行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诊断 ,对病历资料 ,临床表现 ,X线检查、CT 扫描、胃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胃结核合并胃间质瘤.结论:胃结核罕见 ,在合并胃肠间质瘤时容易被误诊恶性肿瘤.

    作者:陈登荣;冯园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