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

朱俊香

关键词:健康教育, 初发糖尿病患者, 干预效果, 评价
摘要:目的:健康教育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入院新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有专职糖尿病护士实施规范化糖尿病教育,对照组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发糖尿病病人及早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利于病人对自己的血糖进行系统管理,使血糖及早达标,减少住院天数,血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稳定在安全水平.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尿道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60例膀胱结石患者,本次研究共设定两个组别,其中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一组为观察组,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将其纳入两组,终每组各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尿道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减少医患纠纷,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并且大力的推广.

    作者:田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情况,旨在找出治疗患者的佳方法.方法:主要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诊断治疗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6例,对这6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和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这66例患者都进行了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 :经过临床规范治疗,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是比较好的,经过临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后期病情都得到了良好恢复,且患者后期病情复发率为0.结论:导致患者患上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内膜种植问题的出现,要想有效避免患者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出现,就要尽量防止患者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还要在大程度上保护产妇分娩切口,一旦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状之后,要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病灶切除治疗方法.

    作者:黄德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病理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浅谈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差异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一旦确诊已经是中晚期,从而错过了佳治疗时机.随着人们对肺癌生物学和治疗的认知,识别肺癌发生的关键驱动事件对靶向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进一步加快了肺癌的个性化医疗时代.因此,病例分型以及分子检测在肺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肺癌分型为起点,分析肺癌不同分型下病理诊断的相关性,为肺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郑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晚期癌症患者的抑郁特点及心理护理对策

    晚期癌症虽然身体极度衰弱,但多数患者神志清醒,心理状态复杂多变,患者同时要忍受躯体及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本文根据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从6个方面,即在明确诊断前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保护;消除患者的精神创伤,勇于接受治疗;取得患者的信任,维护患者的尊严;缓解患者的痛苦,协助患者解决身体需要;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死亡;重视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关怀,简要阐述了心理护理的目的和方法,如何让患者以客观平静的心情接受现实,正确对待现实,消除不良情绪,建立正确的死亡观.护士要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家属,使人间充满温情,使逝者死而无憾,安祥地走向人生旅途的终点.

    作者:唐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噬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内物质成分被溶酶体降解过程的统称,可以把细胞内废弃的蛋白、受损的细胞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等有害物质清除,并使降解产物得以重复利用.自噬在细胞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的细胞自噬和异常的细胞自噬分别发挥着阻止恶性肿瘤的发生和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的作用.膀胱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与膀胱癌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噬在膀胱癌化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的作用也被进一步认识,各种抗肿瘤药物与自噬的关系也被初步了解,可以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孔祥辉;张天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讨论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评价.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21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试验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采用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满意情况和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行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实践意义.

    作者:杜妍华;滕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5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方法: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病及伴发疾病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1.2 g口服,每日3次,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3次/d,对照组(26例);均3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部分心功能指标、室性早搏消失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选择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展开分组.对50例观察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选择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实施治疗;对50例对照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选择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实施治疗;观察术后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满意度.结果 :两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观察术后情况以及临床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选择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除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满意度提高之外,还能够显著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家属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与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家属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依从性(94.29%、85.71%、91.43%)与对照组患者(74.29%、65.71%、62.86%)相比,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

    作者:张军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2月急诊科接收患者200例作为对象,分成不同处理组,即:干预组(优质护理)、常规组(基础护理),分析总体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程度(98.0%)高于常规组(90.0%),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急诊科患者行优质护理模式作用突出,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满意程度,值得学习.

    作者:陈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与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主要讨论了输尿管镜与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接受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接受后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95.56%(43/45),对照组患者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71.11%(32/4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效果显著,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高,能降低患者痛苦,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晓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上均优于应用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的概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两组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历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探析

    目的:探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水平.方法:随机选择我街道办事处流动儿童560名,标准为居住时间超过3个月,对其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免疫接种的因素,以此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经调查分析后发现,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有父母学历低、子女多、家庭收入低、父母工作不固定等.结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是保证计划免疫接种充分落实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全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胸腔导管留置联合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探讨

    目的:探讨胸腔留置导管联合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每组1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胸腔留置静脉导管,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A组患者胸腔留置静脉导管后仅应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对照B组患者胸腔留置静脉导管后仅应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三组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胸膜粘连情况及胸膜厚度.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三组进行比较,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胸膜粘连情况及胸膜厚度较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有所减轻,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腔留置静脉导管联合注射尿激酶和地塞米松,能有效改善患者胸膜粘连,减少胸膜肥厚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永峰;要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山莨菪碱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山莨菪碱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大出血、新生儿死亡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山莨菪碱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吝书莉;潘苗;卢丽燕;李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中风社区康复训练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中风患者社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我社区46例脑中风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一般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进行健康宣教,另选取社区内46例进行一般康复训练的脑中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进行社区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李凤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5年6月我院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5.3±2.3)分、(65.2±9.4)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康复护理训练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天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

    目的: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表现展开观察与探究,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诊断得到确诊,对其展开超声检查,并将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展开对比与分析.结果 :在本组46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病变的患者有33例(占71.7%),确诊为非恶性病变的患者有13例(占28.3%).此外,经超声检查,为1级血流分布,且病变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区的患者有35例(占76.1%);为2级血流分布,且超声表现为微钙化低回声区有8例(占17.4%);为3级血流分布,表现为微钙化分散或簇状分布的有3例(占6.5%).结论:在对乳腺非肿块型患者展开超声诊断时,具有比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比较低,因而在开展临床诊断工作时,需将多种影像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鉴别,必要时还可采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以促进确诊率的提高.

    作者:张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对抗生素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效果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抗生素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单一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产妇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6.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00%)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2.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对抗生素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妊娠质量,改善母婴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王永芹;李淑红;袁新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8例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根据对其围手术期实施的护理措施不同随机分组:干预组、常规组,每组各59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使用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不同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QOL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QOL评分较常规组患者的显著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常规组患者的显著缩短(P<0.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8%,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5%,两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使用,使得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临床上应积极的予以应用.

    作者:顾小丽;冯彬;丁洁;邓松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