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方式研究

黎洪玲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 围术期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9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分为各有48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两组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给予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脊柱骨折患者30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脊柱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其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椎管狭窄率以及 Cobb 角与手术前对比,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P <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疗效好,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适合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治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儿主要采用药物、物理降温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降温方法和药物治疗,小儿的高热体温在1h 内能够缓解或降至正常,达到了控制体温的目的,无不良反应出现。通过治疗,患儿未再反复惊厥,病情很快控制,所有患儿皆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对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早期诊断、及时防治、科学护理能够减少患儿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丽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速涡轮牙钻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

    目的:在对下颌阻生智齿进行拔出时选择应用高速涡轮牙钻进行拔牙,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共计630例,按照拔除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情况以及手术的时间等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过观察,在疼痛程度、术后肿胀以及张口受限等情况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对照组为(42.5±10.6)min ,明显长于观察组的(27.2±7.3)min( P <0.05)。结论:在对下颌阻生智齿进行拔除时选择应用高速涡轮牙钻的拔除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且术后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伍熠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序号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减轻和缓解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病情,而且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起到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陈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追溯系统在供应室的应用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效。现代化科技的不断推动作用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步入了全新的发展轨道。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逐渐出台了关于《医院中心供应室行为规范》的发展制度,由此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供应室物资管理系统在医院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本文重点将对我国追溯系统在供应室的应用展开分析论述,以此不断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

    作者:刘廷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麻腮风疫苗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控制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麻腮风疫苗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控制中的效果。方法:某市某小学于2013年5月暴发了一起流行性腮腺炎,医护人员及时给予疫区人群麻腮风疫苗接种治疗,观察疫情控制情况。结果:某小学学生共有187例应急接种,接种率为95.41%,一个月内疫情就完全被控制。结论: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控制中,麻腮风疫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王志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麻醉的比较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06例在某医院妇产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每组53例)为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松弛度改善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与 G 组患者相比,EG 组患者在各方面(如心率、舒张压、患者子宫松弛度、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等)的指标均有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可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作者:陈凌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主要研究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500例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50例,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50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250/2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213/250),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治疗下尿路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其疗效稳定、安全性高,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闫传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对比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过程,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情况,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应当临床作为治疗首选。

    作者:王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骨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骨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间骨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的患者83例,对上述83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总结导致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上述83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43例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采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发现,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以及心理准备是否充分是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高危因素。结论:研究表明,导致手术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以及心理准备是否充分。

    作者:张裕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程督导式示教法在静脉输液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实习护士静脉输液操作考核的合格率,让实习护士能切实掌握静脉输液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将我科2010年6月份至2014年4月份实习护士随机抽取288名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示教方法,实验组采用督导式示教法进行示教。结果:与采用传统单一教学法培训的对照组相比,采用督导式示教法进行示教的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在考核中不足之处的扣分比也明显减少。结论:采用了督导式示教学法进行教学示教,能使实习护士切实掌握静脉输液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赵引丽;朱丽;王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医改下对医保工作的思考

    医疗保障能够发挥社会稳定的“社会安全阀”耳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医疗保险的需求日益凸现,“医、患、保”三方必须共同参与,才能够真正达到“三赢”的运行机制,使医疗保险真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不断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健康中国的理想目标。

    作者:乔乔;姜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金双歧辅助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152例疗效分析

    目的:对金双岐辅助制霉菌素在小儿鹅口疮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间152例鹅口疮患儿,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76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制霉菌素联合金双岐辅助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调查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的43例,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的26例,评价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痊愈的27例,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的34例,评价有效率为80.3%,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患儿治疗前口腔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口腔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金双岐辅助制霉菌素在小儿鹅口疮患儿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杜伟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术产妇共24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系统剖宫产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只执行系统剖宫产护理。并对干预前后两组忧郁自评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表(SAS)评分进行比较,并且统计产妇对此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后忧郁自评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产妇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结论:经此次试验调查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的负面情绪,可以促进产后恢复。

    作者: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塞是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类型,其致死、致残率较高,一旦发生急性脑梗塞,患者会面临较大的生命威胁。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缺血中心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及时恢复半暗带血流可以抢救仅有功能改变的神经元细胞、避免坏死。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上,静脉溶栓用于降解纤维蛋白质产物,并同时降解多种血浆蛋白,溶解血栓效果显著。本研究从静脉溶栓常用药物、溶栓治疗中影像学技术、静脉溶栓治疗研究及溶栓治疗常见并发症方面探讨了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柏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运动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机理及疗效观察

    本文说明了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对病例的对比分析,说明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治疗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际数据的分析说明,论证了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提出了非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

    作者:赵连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eversedrugreaction ,ADR)与药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s ,DID)发生特点,总结防治对策。方法:以医院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842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特征,总结防治对策。结果:899份不良反应,40~49岁患者多,其次为50~59岁,男女性别比0.82∶1,40~49岁男女性别比低为0.60∶1,≤16岁、≥80岁男性不良反应发生例高于女性;严重不良反应3例;涉及药物174种,抗感染药物涉及品种多,注射液、粉针剂均占40%以上,合计90%以上,静脉滴注占85%以上;前6位累及系统与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胃肠道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用药部位、全身性、心血管循环系统。结论: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发生与年龄、性别、给药方法有关,相关药品种类多,需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监管,加强输液管理,建立健全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作者:周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相应的手术之后,多数心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围手术期间,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5例,呼吸衰竭8例,低心排综合征5例,需要再一次开胸止血2例,3例死亡。随访2个月没有发现死亡的病例。结论:对于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采取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并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昕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10月本院门诊1~13岁输液患儿8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0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儿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所有患儿输液的合作率达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有助于提高门诊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高雯雯;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