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麻醉的比较

陈凌军

关键词:妇科, 腹腔镜, 单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
摘要: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06例在某医院妇产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每组53例)为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松弛度改善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与 G 组患者相比,EG 组患者在各方面(如心率、舒张压、患者子宫松弛度、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等)的指标均有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可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探析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检测66例甲亢患者及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①年龄越大合并肝功能损害比率越高。②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异常指标是 AL T 增高。③伴肝功能损害患者血清TSH 、FT3、FT4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者。结论:甲亢患者常伴肝功能损害,其与年龄和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高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疗法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接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挑选,将200例平均分成不同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对症实施对症疗法,100例研究组则于对照组疗法上实施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疗法,评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疾病好转率为97.0%(97/100),高于88.0%(88/100)的对照组,统计学有区别,P <0.05;研究组患者预后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区别,P <0.05。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血压指标,提高心功能等级,增强疗效,值得学习。

    作者:张勋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4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诊断资料。结果:4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14例,成功率96.7%。主动中转开腹手术9例(占64.3%),造成的原因主要有胆囊萎缩、胆囊局部粘连严重、胆囊壁增厚等;强迫性中转开腹手术5例(占35.7%)原因主要有胆管损伤、出血等。结论: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主要有胆囊局部粘连严重、胆囊壁增厚胆管损伤、胆囊萎缩以及术中大出血等,手术前要做好风险评估,要严格执行腹腔镜手术程序有利于严重并发症率降低。

    作者:何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74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以及患者自身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为75.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谢东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联合使用妇科千金胶囊以及左氧氟沙星药物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盆腔炎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 =50)和对照组(n =50),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具体疗效、不良症状改善时间、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5.983,P <0.05),观察组患者宫颈举痛以及小腹坠痛具体缓解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少,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病率也显著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联合使用妇科千金胶囊以及左氧氟沙星对妇科盆腔炎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保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实施碎石治疗,术后通过 B 超、CT 检查观察结石清除情况,未清除干净者实施二次手术。结果:术后复查发现,首次手术达到了85.0%的结石清除率,二次手术达到了97.5%的结石清除率,仅2例患者的结石未清除干净,其结石直径较大,均在15 mm 以上,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软镜下治疗肾结石,不仅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作者:李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急慢性咽喉炎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0%、81.0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13.51%,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急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绚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分析两种手术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与手术出血量上,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12.5%显著低于对照组37.5%,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通过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损伤。

    作者:杨云振;马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就诊且接受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计算并统计不同年龄、性别、病程、婚姻史、家族史,BMI 和并发症数量等患者的抑郁患病率。结果:96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诊断为抑郁,抑郁发生率为29.17%,不同性别,病程和并发症数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女性、病程长和并发症数量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相对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充分重视,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普外科肠内营养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目的:阐述护理健康教育在普外科肠内营养患者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而能够在实际和今后健康教育工作中更全面掌握健康教育的要素。方法:通过总结、整理护理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结果:通过提高健康教育主体即护士的知识能力,同步提高健康教育的水平。结论:护理全程中引入健康教育,对整体护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规范了健康教育内容的完整性,提高了普外科肠内营养患者的满意度,从而促进卫生事业和谐发展。

    作者:侯瑞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析小剂量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对高危高龄病人实施骨科手术时选用小剂量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评价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并行骨科手术的75例高危高龄病人,将其划分作对照、实验两组,对照组37例实施硬膜外的麻醉方式,实验组38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0.25%浓度的布比卡因等比重液),对比两组各项指标情况,评估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的优良率(97.37%)比对照组(75.68%)高,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老年高危病人的骨科手术中使用小剂量的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法进行麻醉,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贺方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进展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是高致残、高致死的脑卒中类型,血肿扩大是 ICH 重要的并发症。早期血肿扩大常造成患者病情恶化,是脑出血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血肿扩大已成为治疗 ICH 研究的新热点,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早期血肿扩大,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的手段。随着 ICH 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在发病机制等方面不断的深入,早期血肿扩大将成为治疗 ICH 的新靶点,为脑出血的防治带来更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就 ICH 早期血肿扩大的定义、发生机制、危险因素、治疗等方面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郑皓文;都荣霞(综述);陈礼刚(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研究

    目的:为验证新生产的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达到上市销售要求。方法:按照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通过一系列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结论:新生产的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允许上市销售。

    作者:王志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阴道使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泌尿系感染的效果

    目的:观察绝经后反复泌尿系统染的妇女阴道在使用雌激素后的疗效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患者4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实验组患者采用雌三醇软膏阴道治疗,所有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消炎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健康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阴道健康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健康评分具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使用雌激素,能够有效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

    作者:姜庆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大肠癌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完整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但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寇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简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科学、全面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总病程、手足皮疹愈合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病程较短,口腔内部疱疹及手足口皮疹愈合速度也较快,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全面临床护理,可以收到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全过程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双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和护理的效果。结果:在65例患者中,63例患者的各种症状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和护理的有效率达到96.92%。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仕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CV在孕前筛查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探究孕前筛检 MCV 检测在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临床诊断的地中海贫血患者(标准型和静止型)72例,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对以上三组 MCV 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综合判断 MCV 孕前筛查对于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结果:对比结果发现,健康对照组的 MCV 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并且研究组2检测结果较研究组1高,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结果表明,MCV 孕前筛查队友地中海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刘显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有效性观察

    目的:探究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非切除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手术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结石残留率为16.7%,治疗组的结石残留率为4.2%,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8.6%,治疗组的复发率为4.2%,治疗组的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更明显,能有效降低临床不良反应,预后恢复良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谭显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