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双玲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接诊顺序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无痛人流术前常规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36.4±6.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4.7±6.5)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宫口松弛率45.0%、不良反应发生率22.5%相较于对照组87.5%、77.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无痛人流术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曾维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长托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再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长托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用药次数、平均住院天数(d)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观察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h)、CHE 恢复时间(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在使用长托宁及一般护理基础上,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春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34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2011年11月至2015年7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34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营养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项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针对围产期孕妇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围产期孕妇522例,并以此作为研究资料,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对观察组孕妇实施健康教育之后,其出现并发症共计12例,顺产率为82.0%,孕妇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2天,治疗平均费用为1236.32元,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1%;而在对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其出现并发症共计35例,顺产率为69.2%,孕妇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1天,治疗平均费用为2361.67元,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0.5%。两组孕妇的数据结果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中对围产期孕妇孕妇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缩短孕妇的住院时间,提升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郑志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检测66例甲亢患者及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①年龄越大合并肝功能损害比率越高。②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异常指标是 AL T 增高。③伴肝功能损害患者血清TSH 、FT3、FT4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者。结论:甲亢患者常伴肝功能损害,其与年龄和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高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深入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患者放疗和化疗后心理抑郁以及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放疗以及化疗患者80例,并且把这8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40人,护理组主要使用心理护理,常规组主要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合这两组患者的病情种类和治疗中的心理特点,为患者制定出科学以及合理的心理护理方式。并且使用抑郁(SDS )和焦虑(SAS)自我评量表,对两组患病护理前后出现的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还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患者的 SDS 与 SAS 评分都要低于常规组,P <0.05,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结论:对放疗以及化疗患者治疗后所使用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自身的抑郁情绪,同时还能够减轻焦虑不安等现象,让患者主动配合医生治疗,促进病情的恢复,让患者自身的生活品味得到不断的加强。
作者:齐娟娟;魏红霞;苏益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文将对家庭医生签约时服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以上问题的因素,后研究医疗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作者:刘清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观察指标:(1)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疼痛缓解率;(2)6个月复发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的差异。结果:(1)术 b 组、术 a 组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疼痛缓解率相似,X2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 >0.05;(2)术 b 组相比于术 a 组6个月复发率更低,X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 <0.05;(3)治疗前两组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相似,t 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均降低,t 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 <0.05,但组间 P >0.05。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确切,其中,甲状旁腺次全切更有助于预防复发。
作者:薛蕾;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三价铬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作用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冠心病组,两组各50例,详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不良反应等症状。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在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胆固醇、高血压、甘油三酯等都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相较于单纯冠心病组也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病变特征,因此需尽早服用微量元素三价铬进行治疗与预防。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析痔疮围手术期患者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环境、生理以及心理舒适评分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 <0.05);同时,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将舒适护理运用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许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阑尾炎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阑尾炎共84例,按随机法分组。42例进入对照组,施行传统切除术;其余42例施行小切口切除术,进入研究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切口长度较小,出血量较少,住院日较短,切口感染率更低,遗留瘢痕率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 P <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效果确切,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田小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是否能有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92例,随机分成两组。单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进行对比治疗设定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HbA1c 以及 FBG 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的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西格列汀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能够有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调节。
作者:王毅祯;陈东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全科医学为新型二级学科。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试点、推广到逐步普及几个阶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特别是要培养针对基层的全科人才,做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还有许多政策、机制等待探索,任重道远。
作者:昝雪峰;代玉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手术全过程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骨科收录的40例脊柱骨折患者资料,所有均为外科手术治疗伤者。临床对患者采取围手术护理方案,从术前、术中、术后等严格执行无菌护理,于护理后6个月回访调查,详细统计患者对本次围手术护理的满意度,以“评分制”(1-5分)为评价指标;按照患者病况恢复情况,以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划分4个等级,统计术后脊柱骨折患者疗效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护理实施后,患者39例满意,仅有1例病症严重者表示不满意,延长护理周期后均表示满意;治愈37例,仅3例无效;总体治疗效果十分明显。结论:脊柱骨折大部分为外力所致,根据患者病况采取手术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围手术期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作者:涂成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急慢性咽喉炎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0%、81.0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13.51%,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急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绚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院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风险管理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医院ICU 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比前后差异。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前医院 ICU 感染发生率为29.07%,实施后下降为16.48%,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率为38.46%,实施后下降至17.86%,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9.47%,实施后下降为4.29%,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ICU 实施风险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控制医院 ICU 感染的发生。
作者:钱金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相应的手术之后,多数心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围手术期间,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5例,呼吸衰竭8例,低心排综合征5例,需要再一次开胸止血2例,3例死亡。随访2个月没有发现死亡的病例。结论:对于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采取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并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昕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危重病人再入重症监护室的高危因素及处理办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1300例,回顾性分析这些病患的基本资料并对其再入重症监护室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这些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结果: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重症监护室病患再入率为10.3%,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再入的原因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呼吸衰竭,排痰不顺,另外心血管疾病也是再入的重要原因。结论:转出重症监护室病患再入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与呼吸道治疗不能满足病患要求息息相关。经过对再入重症监护室的病因进行分析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的降低危重病患再入重症监护室的几率。
作者:何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应酬族体检者脂肪肝(Fatty Lver Disease FLD)的影响。方法:将98名体检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健康宣教,实验组对体检者进行护理干预,一年后两组复查肝脏 B 超、C -14呼气试验,即检测碳 C -14放射性(CPM )及空腹血糖,新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结果:应酬族生活、饮食不规律,运动少;对照组中宣教后脂肪肝也有好转的案例,个别空腹血糖、TC 、TG 、LDL - C 下降,但是整体脂肪肝、空腹血糖、LDL - C 、TG 、TC 、HDL - C 、CPM 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脂肪肝、空腹血糖、LDL - C 、TG 、TC 、HDL - C 、 CPM 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应酬族体检者,我们要将健康宣教走出医院,走进社会,走到体检者的身边,提高其对脂肪肝的重视,从而从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干预,促进健康。
作者:杨敏;谢伟玲;蒋茜茜;王飞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派瑞松乳膏联合开瑞坦治疗儿童外耳道湿疹的疗效。方法:抽选2014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接收外耳道湿疹儿童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口服开瑞坦治疗,干预组患者实施外耳道涂抹派瑞松联合口服开瑞坦治疗。同时,两组患儿均接受外耳道冲洗机清理外耳道内容物处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干预组临床治疗的近期效果、远期效果均明显大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性鲜明( P <0.05);同时,干预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性鲜明( P <0.05)。结论:联合应用派瑞松乳膏剂及开瑞坦治疗儿童外耳道湿疹的效果要优于单用开瑞坦治疗,并且联合治疗方法无明显不良反应,副作用少,安全性好,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帅显腾;李莹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