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联合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谢东波

关键词:中西医联合, 创伤性骨髓炎, 疗效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74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以及患者自身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为75.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病人常见意外伤害及防范措施

    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手术成败的关键。如何为病人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杜绝意外伤害发生,是我们每一位护理工作者的共同心愿,也是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的宗旨。1 防止接错病人措施:①二节班护士按手术通知单认真记录在接病人登记本上。②次日早晨一节班护士与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后,接病人准确进入安排好的手术间内(小儿例外,小儿由其父母陪同在中控室等候)。③巡回护士按手术通知单与患者、病历逐一核对一遍。④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师、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手术医生核对后需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字。

    作者:马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原地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及与其相关的发病因素。方法:对98例≥60岁的门诊就诊患者进行评定与分析。结果:高原地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43.4%,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与高原低氧、低压环境、脑血管病、精神心理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 HS)密切相关。结论:其中,高原低氧环境是导致高原地区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有清;刘庆春;华国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脐单切口多通道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目的:初步探讨单切口多通道联合可弯曲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完成8例经脐单切口多腔道腹腔镜手术。其中无功能肾切除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5例。结果: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增加手术 trocar 或输血。住院时间4~8d ,平均5.7d 。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三月复查腹部手术瘢痕完全融入肚脐。结论:经脐单切口多通道联合可弯曲腹腔镜手术在腹部手术方面安全可行。随着该方面技术逐步成熟,有望应用于全腹腔手术中。

    作者:汪涌;唐启胜;祝广峰;窦小亮;李玉梅;王娟英;高小平;王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及护理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究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及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活动评分、日常生活、健康指标等方面指标均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减少干预性因素的影响,保证护理方式的有效性。

    作者:周明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阴道排液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0.05)。结论: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丽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终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终护理干预,其生命质量有无变化。方法: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晚期肿瘤患者后期疼痛的抑制满意度均达标,但是调查发现实验组中患者的起居饮食、家属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比常规护理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吴霞;胡元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妊娠期假性丙肝1例报告

    患者,女31岁,停经25+3周,第二胎活胎,第一胎自然分娩,未有输血史。孕期体检:乙丙肝、梅毒、艾滋病、生化常规。结果:肝功能正常,梅毒、艾滋病阴性,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HCV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抗HCV抗体强阳性,同一批号,同一盒反应板复检丙肝强阳性,随后诊断该患者为丙肝病毒感染。留取血清-20度保存。四个月后,患者停经40周,重新抽血复查丙肝,不同批号反应板结果HCV抗体阴性,冰冻血清复检结果HCV抗体阴性,排除了该名患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可能。

    作者:张宝琴;李世龙;李文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预防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科2012年1月-2015年2月接收腹部手术患者中抽选,将100例分成不同护理组: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组(循证护理),护理结束后评定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率为2.0%,低于18.0%的对照组,P <0.05,有区别;干预组患者预后满意率为98.0%,高于80.0%的对照组,P <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腹部手术患者行循证护理措施作用提出,可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谭菊梅;郭忠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心力衰竭患者植入CRT-D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晚期表现,心衰的预后不良,致残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在诸多的心衰非药物治疗新技术中,心脏再同步治疗复律除颤器(CRT - D)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治疗心衰的新方法[1],CRT - D 可恢复两心室的同步激动,实现心脏电机械再同步,减轻二尖瓣返流,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2]。2015年11月28日,我院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例,入院后给予植入 CRT - D 起搏器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这是我院目前开展的第二例 CRT - D 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伍孔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对于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入院的重症哮喘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综合评价甲泼尼龙对于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93.33% vs 73.33%);此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的 PaO2、PaCO2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用于治疗重症哮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太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 FPG 6.56±0.28mmol/l 、2h - PG 9.02±0.63mmol/l 、HbAlc 值6.26±0.33%及低血糖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的7.26±0.33mmol/l 、9.91±0.72mmol/l 、6.87±0.49%、21.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能够有效降低、稳定患者血糖,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郭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常态下对医院人才战略思考

    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医疗服务品质得到全面提升,群众才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作者:邹峰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和护理的效果。结果:在65例患者中,63例患者的各种症状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和护理的有效率达到96.92%。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仕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用于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用于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和2015年2月-2016年2月这两个时间段,前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定为对照组,后者定为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器械回收及时率、包装质量、供给及时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中实施细节护理有利于改善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提高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肿瘤化疗患者VAP和PICC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中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效果和优劣。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肿瘤化疗患者,其中 VAP 组50例,PICC 组50例。分别统计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VAP 组在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 PICC 组(P <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病人中,VAP 具有使用方便,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的优势,是静脉化疗理想的通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琴;赵佳;何建红;倪小英;徐利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74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以及患者自身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为75.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谢东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在院产妇乳房肿胀率的效果观察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在院产妇乳房肿胀率的效果。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降低在院产妇乳房肿胀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对降低在院产妇乳房肿胀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对乳房肿胀进行不定期检查,并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经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乳房肿胀率。

    作者:顾丽勤;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确诊对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共90例,随机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5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整体护理进行相应的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接受程度、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三项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 P <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整体护理,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护理还能获得更多的患者认可。

    作者:李明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阴道使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泌尿系感染的效果

    目的:观察绝经后反复泌尿系统染的妇女阴道在使用雌激素后的疗效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患者4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实验组患者采用雌三醇软膏阴道治疗,所有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消炎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健康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阴道健康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健康评分具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使用雌激素,能够有效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

    作者:姜庆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行为干预探讨

    目前,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手段主要采取行为干预,其内容包括有措施、形式、对象、原则等。近几年,我国通过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全面开展行为干预措施,主动应对艾滋病,取得显著的成效,可是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增强艾滋病行为干预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严格执行艾滋病行为干预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的开展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活动,增强监督管理力度,分类采取相对应的行为干预措施。

    作者:罗东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