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琴;李世龙;李文建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方法选择我院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2组疗效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2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儿胆红素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院护理体制建设中,要借助“人文精神”的思想作用,指导护士人员积极参与护理队伍建设,共同构建和谐有序的护理服务环境。结合“人文精神”内涵,本文从指导作用、改革作用、服务作用等方面,介绍了践行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对策。
作者:刘志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痊愈率分别为65.9%和86.4%,后者高于前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95.5%,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较好,是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较好方法。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情况,旨在找出治疗患者的佳方法。方法:主要选取我院诊断治疗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6例,对这6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和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后期病情都得到了良好恢复,且患者后期病情复发率为0。结论:导致患者患上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内膜种植问题的出现,要想有效避免患者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出现,就要尽量防止患者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还要在大程度上保护产妇分娩切口,一旦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状之后,要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病灶切除治疗方法。
作者:黄德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于结肠癌手术的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疗法以及全肠外营养疗法,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对比。方法:选择134例在我院进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与全肠外营养组。分别对患者在手术的前1天、术后第1天以及第7天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住院的费用以及肛门排气的时间等进行检查并对比。结果:在术后白蛋白量以及总蛋白量方面,两组患者对比无显著性( P >0.05),但在住院费用以及排气时间方面,观察组(肠内营养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患者( P <0.05)。结论:在对结肠癌手术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肠内营养疗法以及全肠外营养疗法的治疗方式均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肠内营养疗法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肛门的排气时间进行缩短,并有效地降低住院与治疗所需要的费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护生要在实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逐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同时,实习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能够为学生积累到更多的操作经验。实习生通过临床实习,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才。虽然不同科室也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但医院工作大同小异。笔者所在科室为普外科,主要收治乳腺、甲状腺以及口腔疾患的病人。这些患者与肛肠肝胆外科的病人在护理上虽然有不同,但原则一致。综合以上特点,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带教方法,现请大家共同探讨指正,以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大收获和帮助。
作者:吴涛;李晓莉;许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收治的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替普瑞酮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 HP 根除率及用药后症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坎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院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风险管理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医院ICU 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比前后差异。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前医院 ICU 感染发生率为29.07%,实施后下降为16.48%,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率为38.46%,实施后下降至17.86%,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9.47%,实施后下降为4.29%,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ICU 实施风险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控制医院 ICU 感染的发生。
作者:钱金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用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实验对象,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儿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组使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夜间、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经过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护理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程较长,需要长期规律的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对患儿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章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麻腮风疫苗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控制中的效果。方法:某市某小学于2013年5月暴发了一起流行性腮腺炎,医护人员及时给予疫区人群麻腮风疫苗接种治疗,观察疫情控制情况。结果:某小学学生共有187例应急接种,接种率为95.41%,一个月内疫情就完全被控制。结论: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控制中,麻腮风疫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王志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不同喂养方式对血清中 TC 、TG 的影响,从而为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氧化酶法检测417例2岁以下婴幼儿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并据不同喂养方式划分为两组,母乳喂养为观察组1,奶粉喂养为观察组2。对组间 TC 、TG 进行比较,结果分析采用 t 检验。结果:观察组1、2 TC 浓度分别为3.96±1.12 mmol/L 、3.91±0.91mmol/L ,2组比较无差异( P >0.05);TG 浓度分别为1.17±0.62 mmol/L 、1.03±0.57 mmol/L ,观察组1高于观察组2( P<0.05)。结论:婴幼儿的喂养方式不同对其脂代谢并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张宝琴;董艳;李文建;冯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脑血栓患者行血栓心脉宁胶囊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收治脑血栓患者中抽选,将100例分组不同处理组,治疗结束后评定疾病效果。结果:实验组病症缓解48例(96.0%),对照组缓解39例(78.0%),两者有区别( P<0.05);实验组预后血液指标少于对照组,两者有区别( P <0.05)。结论:临床针对脑血栓患者行血栓心脉宁胶囊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患者血液指标,提高疾病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李科兰;陈君辉;刘勇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方医院接收的高血压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治疗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用药后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77%,经统计学分析 P <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发生率3.3%,对照组发生率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不良反应少,患者的顺应性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降血压药物。
作者:姜文;颜皓;戚庆鑫;周志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接诊顺序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无痛人流术前常规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36.4±6.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4.7±6.5)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宫口松弛率45.0%、不良反应发生率22.5%相较于对照组87.5%、77.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无痛人流术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曾维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盆腔炎住院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盆腔炎住院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则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2组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盆腔炎住院患者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其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护理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基础护理的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盆腔炎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利于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提高。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营养教育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6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营养教育,采用 NRS2002和 PG - SGA 评价,比较化疗前后两组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消化系统肿瘤高于非消化系统,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72.00%和35.11%( 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64.00%和29.7%( P <0.05)。化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26.4%及65.5%( 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33.3%及65.5%( P <0.05)。结论:化疗后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作者:范冬梅;卢艳敏;陈强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全过程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双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健康管理干预模式,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科学有效的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法,以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以永靖县三条岘乡为社区单位,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6例高血压患者,在健康教育、疾病防范意识、运动、膳食、药物控制等方面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管理,并对患者的高血压常识、药物控制率、疾病恶化率、患者满意率、血压控制达标率等方面进行干预前后的的评价。结果:通过1年的集中规范健康管理,患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有所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同时集中性的管理有效的节约了我国医疗资源,于国于民都是极其有利的。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剖官产手术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5例接受剖宫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乙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形式,对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组的显效人数29例,总有效率为69.1%,乙组的显效人数38例,总有效率为88.3%,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形式,具有操作便利,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应连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