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勤;张洁
目的:研究咽喉部检查对慢性咽喉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耳鼻喉科收录的3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咽喉炎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不明显,咽部检查下患者主要表现为黏膜弥漫充血、血管扩张、色暗红等,针对性治疗后症状恢复效果明显( P<0.01)。结论:咽部检查慢性咽喉炎可掌握具体病况,为患者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陈安;戴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化虽然为我们带来了物质财富,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影响人类机体健康的职业病。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就是职业病危害,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必须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以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本文针对如何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议。
作者:王来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可有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符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兰索拉唑和奥美拉挫两种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40例胃溃疡患者,一组采用兰索拉唑药物进行治疗,命名为观察组,人数120例。剩下12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挫药物进行治疗,命名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6.7%,总体有效率93.3%。治疗结束后,观察组 Hp 检测呈阳性者为6.7%,远低于对照组38.3%。结论:兰索拉唑药物用于胃溃疡治疗的效果更显著,Hp 检测阳性率要比奥美拉挫更低;临床可选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疾病,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管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分析两种手术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与手术出血量上,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12.5%显著低于对照组37.5%,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通过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损伤。
作者:杨云振;马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静;周萌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在手术室管理方面也日益彰显出其独特的作用。由于外科新技术、新业务的迅速开展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手术室的管理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决定了传统单纯的经验性手术室管理模式向现代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然性。
作者:倪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急诊监护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9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结合不同急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有效而又科学的心理疏导工作,对病患不良情绪反应的缓解以及康复、抢救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积极意义。
作者:胡紫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行为认知治疗对神经症的治疗意义。方法:2014年2月~2015年1月,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60例,均给予常规以药物治疗,对照组常规医嘱,观察组给予行为认知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愈显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复发或加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行为认知疗法治疗神经症可增进疗效,预防复发。
作者:朱圣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疗保障能够发挥社会稳定的“社会安全阀”耳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医疗保险的需求日益凸现,“医、患、保”三方必须共同参与,才能够真正达到“三赢”的运行机制,使医疗保险真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不断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健康中国的理想目标。
作者:乔乔;姜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手术全过程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骨科收录的40例脊柱骨折患者资料,所有均为外科手术治疗伤者。临床对患者采取围手术护理方案,从术前、术中、术后等严格执行无菌护理,于护理后6个月回访调查,详细统计患者对本次围手术护理的满意度,以“评分制”(1-5分)为评价指标;按照患者病况恢复情况,以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划分4个等级,统计术后脊柱骨折患者疗效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护理实施后,患者39例满意,仅有1例病症严重者表示不满意,延长护理周期后均表示满意;治愈37例,仅3例无效;总体治疗效果十分明显。结论:脊柱骨折大部分为外力所致,根据患者病况采取手术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围手术期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作者:涂成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针对患有胆结石的老年患者行以术后护理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胆结石并接受了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0例,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有护理效果,但是实验组要明显地优于参照组,P <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患有胆结石的老年患者行以术后护理的效果非常理想,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肝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对其对肝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术后1d 的 AST ,AL T ,DBIL 各项系数均明显高于术前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4周的 AST ,AL T ,DBIL 和术前1周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肝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肝功能有短期的影响,经过后续有效的治疗后,能让患者肝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
作者:曾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文说明了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对病例的对比分析,说明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治疗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际数据的分析说明,论证了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提出了非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
作者:赵连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孕前筛检 MCV 检测在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临床诊断的地中海贫血患者(标准型和静止型)72例,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对以上三组 MCV 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综合判断 MCV 孕前筛查对于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结果:对比结果发现,健康对照组的 MCV 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并且研究组2检测结果较研究组1高,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结果表明,MCV 孕前筛查队友地中海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刘显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接诊顺序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无痛人流术前常规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36.4±6.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4.7±6.5)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宫口松弛率45.0%、不良反应发生率22.5%相较于对照组87.5%、77.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无痛人流术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曾维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妊娠分娩是妇女的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然而由于认识不足,产妇尤其是农村初产妇容易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开展,孕妇的心理护理愈来愈被重视。妇女在孕期间,由于身体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致使各种的心理变化发生。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孕妇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造成分娩障碍,不利于产后的恢复,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至今后的健康。因此,孕妇的心理改变对胎儿健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桂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剖析口服柳氮磺砒啶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效果。方法: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共7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5例,两组患者均以口服的方式使用柳氮磺吡啶,实验组患者基于加用中药实施保留灌肠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经比较检验,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联合应用柳氮磺吡啶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可提高治疗效果,适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
作者:李鹤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鞑靼荞膏治疗湿热毒蕴型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外用鞑靼荞膏,对照组外用如意金黄散膏,两组患者治疗10天。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鞑靼荞膏治疗湿热毒蕴型丹毒临床疗效明确,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关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胎膜早破的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对其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在2010年6月到2014年6月入住的胎膜早破患者135例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时期分娩的146例非胎膜早破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的原因可能是与感染、流产、引产、头盆不称等有关系;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的概率、早产的概率、产褥感染的概率、新生儿窒息的概率、新生儿肺炎的概率相对对照组而言均都较高。结论:感染、流产、引产、头盆不称是引起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为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需要加强护理,进而可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罗贤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