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的影响

高雯雯;王娟

关键词:门诊输液, 心理护理, 患儿, 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10月本院门诊1~13岁输液患儿8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0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儿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所有患儿输液的合作率达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有助于提高门诊护理工作效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应酬族体检者脂肪肝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应酬族体检者脂肪肝(Fatty Lver Disease FLD)的影响。方法:将98名体检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健康宣教,实验组对体检者进行护理干预,一年后两组复查肝脏 B 超、C -14呼气试验,即检测碳 C -14放射性(CPM )及空腹血糖,新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结果:应酬族生活、饮食不规律,运动少;对照组中宣教后脂肪肝也有好转的案例,个别空腹血糖、TC 、TG 、LDL - C 下降,但是整体脂肪肝、空腹血糖、LDL - C 、TG 、TC 、HDL - C 、CPM 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脂肪肝、空腹血糖、LDL - C 、TG 、TC 、HDL - C 、 CPM 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应酬族体检者,我们要将健康宣教走出医院,走进社会,走到体检者的身边,提高其对脂肪肝的重视,从而从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干预,促进健康。

    作者:杨敏;谢伟玲;蒋茜茜;王飞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等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0%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75%)( P <0.05);实验组95%患者对我院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治疗(12.8±6.7天)后出院,短于对照组(15.5±5.8天)( P <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邹光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针对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收治的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替普瑞酮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 HP 根除率及用药后症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坎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柴胡藿香汤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5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藿香汤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浊中阻型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柴胡藿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眩晕宁片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2%及2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完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4%及35%,无效率为21%,总有效率79%。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柴胡藿香汤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疗法显著、经济、方便,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马雄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可有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符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及腰椎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腰椎功能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好,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孙献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36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可有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TURP术后继发性出血的护理要点

    T URP 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见术式,术后继发性出血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也给患者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重视管道、膀胱冲洗以及膀胱痉挛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继发性出血的诱因,减轻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邓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确诊对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共90例,随机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5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整体护理进行相应的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接受程度、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三项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 P <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整体护理,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护理还能获得更多的患者认可。

    作者:李明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抗生素联合千金胶囊治疗78例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抗生素联合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这段时期收治的慢性附件炎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千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翔;段元河;刘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在手术室管理方面也日益彰显出其独特的作用。由于外科新技术、新业务的迅速开展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手术室的管理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决定了传统单纯的经验性手术室管理模式向现代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然性。

    作者:倪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干预组(93.3%)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76.7%);干预组的知识知晓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糖尿病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改善临床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陈兆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6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6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取于本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住院部就治小儿患者60例,其中单耳患病23例,双耳患病37例。采用药物治疗、鼓膜穿刺、咽鼓管吹张法联合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声导抗测试、骨气导差的改善情况。结果:本实验治疗效果统计:43例(80耳)显效(82.47%),15例(15耳)有效(15.46%),2例(2耳)无效(2.06%),总有效率达97.93%。无呼吸道及其他不良反应,未见化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综合药物、鼓膜穿刺抽液、咽鼓管吹张排空中耳,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

    作者:吕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彩色B超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行彩色 B 超的诊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0例作为调查对象,均行彩色 B 超检查,并根据其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结果:60例患者经由彩色 B 超检查后发现,甲状腺区域均存在低回声区,两侧回声35例,单侧回声25例;B 超显示两侧甲状腺肿大40例,单侧肿大20例。所有患者经由临床药物治疗后,20例患者由于病症缓解停用药物,但超声检查显示仍存在病灶或病灶扩大现象。结论:临床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行彩色 B 超检查不但能准确观察病灶变化程度,还可检测疾病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阳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阴道排液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0.05)。结论: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丽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34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2011年11月至2015年7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34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营养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项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的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化虽然为我们带来了物质财富,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影响人类机体健康的职业病。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就是职业病危害,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必须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以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本文针对如何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议。

    作者:王来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疗法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接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挑选,将200例平均分成不同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对症实施对症疗法,100例研究组则于对照组疗法上实施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疗法,评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疾病好转率为97.0%(97/100),高于88.0%(88/100)的对照组,统计学有区别,P <0.05;研究组患者预后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区别,P <0.05。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血压指标,提高心功能等级,增强疗效,值得学习。

    作者:张勋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长托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长托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再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长托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用药次数、平均住院天数(d)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观察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h)、CHE 恢复时间(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在使用长托宁及一般护理基础上,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春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用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实验对象,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儿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组使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夜间、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经过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护理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程较长,需要长期规律的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对患儿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章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