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吕霞

关键词:儿童, 中耳炎, 分泌性,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6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取于本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住院部就治小儿患者60例,其中单耳患病23例,双耳患病37例。采用药物治疗、鼓膜穿刺、咽鼓管吹张法联合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声导抗测试、骨气导差的改善情况。结果:本实验治疗效果统计:43例(80耳)显效(82.47%),15例(15耳)有效(15.46%),2例(2耳)无效(2.06%),总有效率达97.93%。无呼吸道及其他不良反应,未见化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综合药物、鼓膜穿刺抽液、咽鼓管吹张排空中耳,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行为干预探讨

    目前,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手段主要采取行为干预,其内容包括有措施、形式、对象、原则等。近几年,我国通过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全面开展行为干预措施,主动应对艾滋病,取得显著的成效,可是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增强艾滋病行为干预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严格执行艾滋病行为干预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的开展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活动,增强监督管理力度,分类采取相对应的行为干预措施。

    作者:罗东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电针治疗术后肠梗阻疗效分析

    目的:本实验为分析验证电针刺激相应腧穴对腹部术后所出现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实验通过随机选取普外科行腹部手术后出现肠梗阻受试者50例,采用电针刺激相应腧穴的治疗方法,后通过疗效评价,分析验证电针对术后肠梗阻确切疗效。结果:50例腹部术后肠梗阻受试者,治愈者12人,好转者36人,总有效率为96%。结论:电针刺激相应腧穴的治疗对于腹部术后出现的肠梗阻临床治疗有效。

    作者:罗斌;胥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效果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出现剖宫产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及90例出现顺产窒息症状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新生儿采用 ABCDE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观察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复苏抢救后的 Apgar score 评分均较复苏抢救前显著提高( P <0.05)。在复苏抢救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 Apgar score 评分显著提高( P <0.05)。观察组患儿的预后良好率为91.1%,较对照组的78.9%显著提高( P<0.05)。结论:ABCDE 复苏抢救法应用于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窒息抢救具有良好效果,但顺产患儿的抢救效果优于剖宫产患儿,临床应加强对剖宫产窒息患儿的复苏抢救,提高复苏抢救水平。

    作者:彭强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痊愈率分别为65.9%和86.4%,后者高于前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95.5%,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较好,是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较好方法。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对比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过程,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情况,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观察指标:(1)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疼痛缓解率;(2)6个月复发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的差异。结果:(1)术 b 组、术 a 组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疼痛缓解率相似,X2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 >0.05;(2)术 b 组相比于术 a 组6个月复发率更低,X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 <0.05;(3)治疗前两组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相似,t 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均降低,t 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 <0.05,但组间 P >0.05。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确切,其中,甲状旁腺次全切更有助于预防复发。

    作者:薛蕾;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目的:观察并分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方法选择我院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2组疗效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2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儿胆红素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8例)和药物组(48例),给予联合组患者应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药物组患者则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与药物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05),且联合组患者降低水平明显优于药物组( P <0.05)。结论: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淑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于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目的:为提高西药高危药物的用药安全性,为当前药物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应对的方法。结果: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出现因高危药物出现的药品差错事故共17例,其中用药错误7例(41.18%)、摆放错误5例(29.41%)、警示牌标识管理不当2例(11.76%)、药品过期1例(5.88%)、搭配错误2例(11.76%)。讨论: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使用应从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摆放管理及警示标示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提高西药的使用安全,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徐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病人护理的体会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在迅速上升,我国的患病率以达3%,发病人数目已近4000万,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癌症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本病为终身疾病,迄今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防治。因此,应发动社会支持,共同参与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教育、保健计划。避免糖尿病发病;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延缓并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倡不吸烟、少饮酒、少吃盐,合理膳食,经常运动,防止肥胖预防糖尿病。

    作者:仁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放化疗后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深入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患者放疗和化疗后心理抑郁以及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放疗以及化疗患者80例,并且把这8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40人,护理组主要使用心理护理,常规组主要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合这两组患者的病情种类和治疗中的心理特点,为患者制定出科学以及合理的心理护理方式。并且使用抑郁(SDS )和焦虑(SAS)自我评量表,对两组患病护理前后出现的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还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患者的 SDS 与 SAS 评分都要低于常规组,P <0.05,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结论:对放疗以及化疗患者治疗后所使用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自身的抑郁情绪,同时还能够减轻焦虑不安等现象,让患者主动配合医生治疗,促进病情的恢复,让患者自身的生活品味得到不断的加强。

    作者:齐娟娟;魏红霞;苏益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体检中心优质护理中健康体检路径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体检中心优质护理中健康体检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12月间于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136例体检客户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观察组的受检时间少于对照组,体检可信度、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护理礼仪、主动服务、沟通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体检中心优质护理中健康体检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析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特点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作用的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应用奥美拉唑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雷尼替丁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奥美拉唑的药物作用特点。结果:治疗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 <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奥美拉唑治疗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应该明确掌握奥美拉唑的药物作用特点,合理用药。

    作者:程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阴道使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泌尿系感染的效果

    目的:观察绝经后反复泌尿系统染的妇女阴道在使用雌激素后的疗效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患者4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实验组患者采用雌三醇软膏阴道治疗,所有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消炎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健康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阴道健康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健康评分具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使用雌激素,能够有效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

    作者:姜庆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行 B - Lynch 缝合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宫腔纱条填塞)、试验组(B - Lynch 缝合术)各25例。观察止血效果,比较出血量和止血时间。结果:试验组止血有效25例(100%),高于对照组的21例(84.0%);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少,止血时间短。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 - Lynch 缝合术应用在剖宫产患者中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艺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细化管理的探讨

    在社会思潮下,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逐渐出现多元变化。针对工作分配、工资分配、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等问题,若医院没有进行妥善处理及安排,就会增加工作人员的不满情绪,为医院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就需要加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细化管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医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医疗水平。

    作者:桑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尿酸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尿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尿酸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BP 、DBP 水平均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SBP 、DBP 水平和血尿酸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尿酸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压和血尿酸的状况,加强了对患者肾脏功能的保护,值得应用。

    作者:金丽梅;赵金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导管室接受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接受 PCI 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275例患者,术后规律服用药物,通过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探讨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辉;付东琳;许官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终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终护理干预,其生命质量有无变化。方法: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晚期肿瘤患者后期疼痛的抑制满意度均达标,但是调查发现实验组中患者的起居饮食、家属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比常规护理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吴霞;胡元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 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NIPPV 能较明显的改善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交换障碍,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作者:朱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