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特点

程娟

关键词: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不良反应, 药物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作用的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应用奥美拉唑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雷尼替丁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奥美拉唑的药物作用特点。结果:治疗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 <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奥美拉唑治疗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应该明确掌握奥美拉唑的药物作用特点,合理用药。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完善基础护理对优质护理质量的相关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完善基础护理对提高基层卫生院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某乡镇卫生院接诊收治的5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例,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善基础护理有助于提高优质护理质量,值得在基层卫生院优质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云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法碎核方法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眼科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眼科白内障患者140例,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当中的140例患者来说,都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乳化摘除手术治疗,手法碎核后超声乳化所需能量低,术后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针对眼科白内障患者来说,手法碎核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中的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吴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4年10月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分别统计实施前(2013年9月~2014年9月)、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工作人员各项操作的合格率、考核成绩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人员在器械包装、器械灭菌和器械清洗三个环节中的质量检查合格率与考核成绩均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低于实施前(7.0%),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可以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避免发生不良事件,从整体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余红;陈定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荆州市2011-2015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荆州市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制定干预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全国统一的哨点监测问卷,4-6月为哨点监测期,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收集监测对象的血清做HIV 、RPR 、HCV 抗体检测,在采样同时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然后对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 HIV 抗体阳性率为0.38%~1.88%,梅毒阳性率1.0~4.75%,HCV 阳性率1.20~3.63%,各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监测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8%~100%,接受干预率为88%~98.5%,各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近一次与男性性伴肛交时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为47.50%~96.73%,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行为时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为57.38%~85%,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我市 MSM 人群感染率持续偏高,且艾滋病知晓率高,但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低,我市仍处在低流行与局部地区特定人群集中流行并存的水平。应继续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在 MSM 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孙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应用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实施碎石治疗,术后通过 B 超、CT 检查观察结石清除情况,未清除干净者实施二次手术。结果:术后复查发现,首次手术达到了85.0%的结石清除率,二次手术达到了97.5%的结石清除率,仅2例患者的结石未清除干净,其结石直径较大,均在15 mm 以上,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软镜下治疗肾结石,不仅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作者:李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摆放、保持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肩胛肌群抗阻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布贴扎。分别给以评定。结论:肌内效贴能促进肩部肌肉收缩,支持肩关节,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

    作者:于印;景晓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甘麦大枣汤加减在配合精神药物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1 精神分裂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出现异常的一类疾病。目前对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中医认为是一种精神失常疾病,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致痰气郁结,或痰火暴亢,使脏气不平,阴阳失调,闭塞心窍,神机逆乱。其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关系密切,采用甘麦大枣汤加麦冬、菊花治疗精神分裂症40例,此40例病人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均有便秘、口干、口苦、心悸等症状,其中10例有白细胞下降、5例有手抖,应用甘麦大枣汤加麦冬8g 、莲子8g开水泡服,30d 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随访观察,结果:症状改善38例,白细胞升高8例,手抖改善有3例,20例病人均减少精神药品的剂量,精神症状控制良好。

    作者:钱汝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患者肾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山莨菪碱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患者肾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给予硫酸镁、山莨菪碱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和妊娠结局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和平均动脉压等肾功能各指标均低于,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经 t 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硫酸镁、山莨菪碱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高血压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

    作者:吝书莉;潘苗;卢丽燕;李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急慢性咽喉炎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0%、81.0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13.51%,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急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绚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措施与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液体复苏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止汗时间、四肢变暖时间以及恢复意识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将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运用在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救治中,能够使止汗时间、恢复意识时间缩短,避免患者病情恶化,对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张润岭;江小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尿酸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尿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尿酸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BP 、DBP 水平均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SBP 、DBP 水平和血尿酸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尿酸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压和血尿酸的状况,加强了对患者肾脏功能的保护,值得应用。

    作者:金丽梅;赵金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探析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检测66例甲亢患者及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①年龄越大合并肝功能损害比率越高。②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异常指标是 AL T 增高。③伴肝功能损害患者血清TSH 、FT3、FT4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者。结论:甲亢患者常伴肝功能损害,其与年龄和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高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6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比2组患者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护理中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出血的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胥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在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全程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3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入院的54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用常规基础护理形成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的治疗及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8.79%,两组患儿咳嗽和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通过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可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延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探究

    目的:分析新医改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方法:深入学习新医改提出的要求,综合分析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结果:通过业务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并引进现代信息化技术,扩展档案服务的领域,有利于增强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结论: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医改背景下对档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提示医院重视并制定改进策略。

    作者:李丽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BL联合PBL模式在肿瘤分子生物治疗临床教学上的探讨

    近年来,肿瘤专业学科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已经能够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细胞分化、侵袭及转移的分子机制规律。肿瘤分子生物治疗是对肿瘤分子分型、分子诊断和分子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亦是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探讨在肿瘤分子生物治疗临床教学实践中,将 CBL 联合 PBL 模式理念应用到肿瘤分子生物治疗临床教学中,以进一步探讨肿瘤分子生物治疗的临床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式。

    作者:黄潞;劳逸;丁玲;王永领;何江涛;陈康彪;吴业;叶妍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门诊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在我院住院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得分、肝功能指标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67.5%,且肝功能各项指标 AL T 、AST 、ALP 改善较之对照组也更为显著( P <0.05)。结论:在口服恩替卡韦片的基础上加以疏肝健脾法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比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中医症候以及肝功能的好转效果明显,值得被广泛采用。

    作者:李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示为6.67%。显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胺碘酮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佳药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新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