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措施与效果研究

张润岭;江小强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 四肢骨折, 创伤性休克
摘要:目的:探析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液体复苏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止汗时间、四肢变暖时间以及恢复意识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将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运用在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救治中,能够使止汗时间、恢复意识时间缩短,避免患者病情恶化,对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孕期妇女的心理护理

    妊娠分娩是妇女的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然而由于认识不足,产妇尤其是农村初产妇容易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开展,孕妇的心理护理愈来愈被重视。妇女在孕期间,由于身体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致使各种的心理变化发生。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孕妇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造成分娩障碍,不利于产后的恢复,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至今后的健康。因此,孕妇的心理改变对胎儿健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桂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对于骨科患者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细节护理对于骨科患者进行恢复性锻炼的影响作用。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200名骨科患者,将这200名骨科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模式的成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观察组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要好,不论是在恢复的时间上,还是在恢复的效果来说观察组都是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都不能够注意自身的细节问题,因此在恢复上会有明显的差别,而在这护理方面要是有细节的护理来帮助患者,那么患者的回复就会有明显的成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顺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可有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符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心力衰竭患者植入CRT-D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晚期表现,心衰的预后不良,致残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在诸多的心衰非药物治疗新技术中,心脏再同步治疗复律除颤器(CRT - D)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治疗心衰的新方法[1],CRT - D 可恢复两心室的同步激动,实现心脏电机械再同步,减轻二尖瓣返流,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2]。2015年11月28日,我院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例,入院后给予植入 CRT - D 起搏器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这是我院目前开展的第二例 CRT - D 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伍孔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icroRNA-218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 RNA (microRNA ,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 RNA ,可调控不同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细胞和生物体的表型。微小 RNA -218(MicroRNA -218,miR -218)的异常表达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简述了 miR -218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消化道肿瘤、颅内肿瘤、呼吸道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之间的关系,拟出 miR -218可能的调控机制,有助于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龙倩;周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无偿献血工作中献血服务

    无偿献血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如何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持续有效发展,这就要求血站不断提高献血服务质量,把无偿献血者放在第一位,为他们提供优质和人性化的服务。重视献血者的感受、意见和建议,不断进,努力把高质量的献血服务贯,让每一位献血者感受到亲情、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自愿无偿献血事业的稳步发展。

    作者:吴圆;印良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麻醉的比较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06例在某医院妇产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每组53例)为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松弛度改善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与 G 组患者相比,EG 组患者在各方面(如心率、舒张压、患者子宫松弛度、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等)的指标均有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可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作者:陈凌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肺炎治疗的80例患儿通过随机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得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肺炎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透析的患者120例,随着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个时段低血压发生情况和发生低血压的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引发低血压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为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应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以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层结核病综合防治工作现状及探索

    目的:根据分析目前基层结核病综合防治工作的现状,探索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方法:对社区结核病综合防治现状,及对辖区内2013-2014年在管的所有结核病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社区结核病管理的困难。结果:通过分析得出社会对结核病患者扔存在很大的歧视心理;城市社区结核病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具有强烈的隐蔽性,阻碍了基层结核病患者的长期管理。讨论:加强对社区居民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提高知晓率和早期监测率,降低社区歧视心理;加强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依从性,既而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

    作者:刘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在肠易激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在肠易激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我院临床确诊为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48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指导临床用药诊治实践。结果:两组进行12周治疗后,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HAMD 评分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在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全程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3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入院的54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用常规基础护理形成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的治疗及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纳米银烧伤敷料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深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比较创面愈合和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色素沉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周、2周后细菌培养阳性率(11.1%、0)低于对照组(37.0%、14.8%)。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银烧伤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率,推荐应用。

    作者:王建华;齐亚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术产妇共24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系统剖宫产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只执行系统剖宫产护理。并对干预前后两组忧郁自评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表(SAS)评分进行比较,并且统计产妇对此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后忧郁自评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产妇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结论:经此次试验调查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的负面情绪,可以促进产后恢复。

    作者: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血液病患者化疗中心理问题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对血液病患者化疗中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需进行化疗的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采用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 -90)等对2组护理前后的评分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2组的SAS 、SDS 评分对比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显然更低(P <0.05),且在2组的 SCL -90各因子评分对比方面,观察组更低( P <0.05)。结论:对于血液病化疗患者而言,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效果较好,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戚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肌桥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导管室接受冠脉造影明确冠心病诊断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共183例,其中合并心肌桥组16例,不合并心肌桥组167例。术后两组患者均规律服用相关药物,并于术后6-8月返院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合并心肌桥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5%(4例),而不合并心肌桥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6.6%(11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合并心肌桥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桥组患者( P <0.05)。结论:合并心肌桥的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不合并心肌桥的患者;心肌桥可能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张辉;许官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动态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营养教育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6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营养教育,采用 NRS2002和 PG - SGA 评价,比较化疗前后两组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消化系统肿瘤高于非消化系统,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72.00%和35.11%( 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64.00%和29.7%( P <0.05)。化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26.4%及65.5%( 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33.3%及65.5%( P <0.05)。结论:化疗后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作者:范冬梅;卢艳敏;陈强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研究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74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根据患者病例号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平均为(2.0±1.1)d ,对照组患者退热时间平均为(3.9±1.5)d ,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t =8.29。结论:左氧氟沙星在本病中的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郑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查房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查房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方法、效果及价值。方法:我院于从2015年1月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查房,成立查房小组,科学安排行程、内容、形式等,采用问卷调查工作人员认为护理查房的必要性,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抽取2000件消毒物品的质检资料,统计各环节的出错率。结果:经调查,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护理查房有必要的占7.69%,非常必要的占92.31%;实施护理查房后,发放错包率、包装错误率、二次返洗率和回收分类错误率均远小于实施前,P <0.05。结论:在消毒管理中心实施护理查房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优化工作流程,消除工作盲点,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

    作者:陈定凤;余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体验式教学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教学中选择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20名实习护理人员,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护理人员选择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即临床操作与理论成绩等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临床操作得分以及理论考核得分方面,观察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在主观评价方面,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对肝胆外科实习护理人员进行教学时选择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实习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值得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龙娟;文明;陈信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