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徐敏

关键词:西药,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为提高西药高危药物的用药安全性,为当前药物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应对的方法。结果: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出现因高危药物出现的药品差错事故共17例,其中用药错误7例(41.18%)、摆放错误5例(29.41%)、警示牌标识管理不当2例(11.76%)、药品过期1例(5.88%)、搭配错误2例(11.76%)。讨论: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使用应从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摆放管理及警示标示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提高西药的使用安全,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索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健康管理干预模式,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科学有效的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法,以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以永靖县三条岘乡为社区单位,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6例高血压患者,在健康教育、疾病防范意识、运动、膳食、药物控制等方面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管理,并对患者的高血压常识、药物控制率、疾病恶化率、患者满意率、血压控制达标率等方面进行干预前后的的评价。结果:通过1年的集中规范健康管理,患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有所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同时集中性的管理有效的节约了我国医疗资源,于国于民都是极其有利的。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34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2011年11月至2015年7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34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营养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项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龈下刮治结合不同龈下冲洗方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龈下刮治结合不同龈下冲洗方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60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30颗),两组均采用超声龈下刮治和过氧化氢冲洗,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冲洗器冲洗,试验组采用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过氧化氢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AL 、SBI 、PL 、PD 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同步采用药物冲洗,能够显著增强冲洗效果和牙周炎治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透析的患者120例,随着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个时段低血压发生情况和发生低血压的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引发低血压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为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应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以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常态下对医院人才战略思考

    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医疗服务品质得到全面提升,群众才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作者:邹峰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19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给予切口清创后,外加 VSD 。结果:随访3-10个月,平均5个月,1例2周后出现复发,再次手术清除感染坏死组织,切口换药1个月后愈合,余18例均恢复良好。结论:VSD 可以有效的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促进创腔愈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疗效。

    作者:郭容欣;王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患者肾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山莨菪碱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患者肾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给予硫酸镁、山莨菪碱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和妊娠结局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和平均动脉压等肾功能各指标均低于,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经 t 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硫酸镁、山莨菪碱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高血压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

    作者:吝书莉;潘苗;卢丽燕;李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措施与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液体复苏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止汗时间、四肢变暖时间以及恢复意识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将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运用在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救治中,能够使止汗时间、恢复意识时间缩短,避免患者病情恶化,对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张润岭;江小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和护理的效果。结果:在65例患者中,63例患者的各种症状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和护理的有效率达到96.92%。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仕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程督导式示教法在静脉输液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实习护士静脉输液操作考核的合格率,让实习护士能切实掌握静脉输液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将我科2010年6月份至2014年4月份实习护士随机抽取288名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示教方法,实验组采用督导式示教法进行示教。结果:与采用传统单一教学法培训的对照组相比,采用督导式示教法进行示教的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在考核中不足之处的扣分比也明显减少。结论:采用了督导式示教学法进行教学示教,能使实习护士切实掌握静脉输液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赵引丽;朱丽;王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婴幼儿护理的风险要素分析和对策

    婴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未成熟,对疾病因素易感,容易患各种躯体疾病。为此,住院患儿的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应引起重视。为此,本文主要就婴幼儿护理的风险要素作了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李舒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20W 高功率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120W 高功率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应用120W - HPS 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临床资料200例,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血清钠、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残余尿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72.1±5.2)岁。术后留置导尿管,术前与术后相比前列腺体积,IPSS 评分,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功率绿激光在治疗大、小体积增生的前列腺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恢复快,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武;崔道远;于剑刚;邓海波;朱枕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研究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74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根据患者病例号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平均为(2.0±1.1)d ,对照组患者退热时间平均为(3.9±1.5)d ,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t =8.29。结论:左氧氟沙星在本病中的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郑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目的:探究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1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对其采用高位结扎小隐静脉或者大隐静脉主干和剥脱术以及交通静脉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本次治疗中没有切口感染,没有形成深静脉血栓,没有隐神经的损伤,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发现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并发症较少,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采取抗凝、抗炎、抬高肢体和早期的下床活动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胡尚贤;张旭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口腔科接受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24例患者资料,将这24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牙冠修复术,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牙周整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者11(91.67%)例,牙龈萎缩者1(8.3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者9(75.00%)例,牙龈萎缩者3(25.00%)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安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的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化虽然为我们带来了物质财富,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影响人类机体健康的职业病。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就是职业病危害,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必须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以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本文针对如何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议。

    作者:王来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炎的临床观察比较。方法:选取胆囊炎患者共78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各78例,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且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意义( P <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治疗胆囊炎比开腹胆囊切除术更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沈宏财;姜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目的:分析研究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一共有600例,对使用药物、联合使用药物、使用药物时间以及病原学检查等相关项目给予分析,同时对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和主要用药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在经过使用药物干预以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呈现显著上升,不管是在手术之前、手术当中还是手术以后。另外,通过使用药物干预以后,抗菌药物应用主体也出现明显改变,同时药物总体使用剂量明显降低。结论: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管理应该增强病原学的检查,对个性化使用药物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马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0例急诊高血压危象的紧急处理与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高血压危象的紧急处理方法,总结有效的紧急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急诊高血压危象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紧急处理前后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情况,分析紧急处理的效果并进行总结。结果:50例患者经过临床对症紧急处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处理前显著下降( P <0.05),治疗有效率为98%。结论:根据高血压危象评估和处理原则,结合急诊高血压危象患者情况进行对症紧急处理,能够降低诊治失误,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麻醉的比较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06例在某医院妇产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每组53例)为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松弛度改善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与 G 组患者相比,EG 组患者在各方面(如心率、舒张压、患者子宫松弛度、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等)的指标均有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可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作者:陈凌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