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丁克俭

关键词: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50例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将其定义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50患者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将其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住院天数(d)、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手术对比,两组之间的对比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都患者的创伤小、且恢复速度快、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受的痛苦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都低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医改下对医保工作的思考

    医疗保障能够发挥社会稳定的“社会安全阀”耳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医疗保险的需求日益凸现,“医、患、保”三方必须共同参与,才能够真正达到“三赢”的运行机制,使医疗保险真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不断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健康中国的理想目标。

    作者:乔乔;姜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杂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复杂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78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行开腹手术,研究组39例,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先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对复杂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创伤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熟手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周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层综合医院晚期恶性肿瘤相关贫血诊疗分析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晚期恶性肿瘤相关贫血临床特点及诊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95例,分为贫血组及非贫血组,收集各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治疗资料。分析晚期肿瘤相关贫血的影响因素、贫血特点及诊疗现状。结果: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87.8%,logistic 回归分析贫血相关因素包括肿瘤部位、化疗及低白蛋白血症( P <0.05)。其中贫血组小细胞贫血32.9%,正细胞贫血62.2%,大细胞贫血4.9%,重度贫血17.3%,中度贫血占55.6%,轻度贫血占27.1%。完善贫血三项筛查者37例占10.7%。治疗方面中医药317例占91.4%。铁剂应用79例占22.8%,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35例占10.1%。结论:基层综合医院晚期恶性肿瘤相关贫血发生率高。贫血以轻、中度的小细胞及正细胞贫血为主。临床实践中需重视恶性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断、评估及规范化治疗。

    作者:苏延军;胡小军;李改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查房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查房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方法、效果及价值。方法:我院于从2015年1月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查房,成立查房小组,科学安排行程、内容、形式等,采用问卷调查工作人员认为护理查房的必要性,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抽取2000件消毒物品的质检资料,统计各环节的出错率。结果:经调查,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护理查房有必要的占7.69%,非常必要的占92.31%;实施护理查房后,发放错包率、包装错误率、二次返洗率和回收分类错误率均远小于实施前,P <0.05。结论:在消毒管理中心实施护理查房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优化工作流程,消除工作盲点,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

    作者:陈定凤;余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痊愈率分别为65.9%和86.4%,后者高于前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95.5%,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较好,是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较好方法。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方面差异对比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以及患者术中出血量,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值得在胸部创伤患者手术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培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析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价值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价值。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66例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动脉血氧分压、C 反应蛋白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疗效为93.87%,与对照组的78.54%相比,疗效较为显著,其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达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纳米银烧伤敷料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深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比较创面愈合和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色素沉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周、2周后细菌培养阳性率(11.1%、0)低于对照组(37.0%、14.8%)。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银烧伤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率,推荐应用。

    作者:王建华;齐亚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完善基础护理对优质护理质量的相关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完善基础护理对提高基层卫生院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某乡镇卫生院接诊收治的5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例,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善基础护理有助于提高优质护理质量,值得在基层卫生院优质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云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肝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对其对肝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术后1d 的 AST ,AL T ,DBIL 各项系数均明显高于术前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4周的 AST ,AL T ,DBIL 和术前1周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肝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肝功能有短期的影响,经过后续有效的治疗后,能让患者肝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

    作者:曾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新四联疗法治疗社区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50%,疗效在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X2=16,P =6.33E -05)。两组均有2~3例患者出现便秘、腹胀、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自行缓解,不良反应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新四联疗法治疗社区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的三联疗法。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有效的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住我科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肺结核治愈率、血糖控制良好率及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韦红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塞是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类型,其致死、致残率较高,一旦发生急性脑梗塞,患者会面临较大的生命威胁。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缺血中心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及时恢复半暗带血流可以抢救仅有功能改变的神经元细胞、避免坏死。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上,静脉溶栓用于降解纤维蛋白质产物,并同时降解多种血浆蛋白,溶解血栓效果显著。本研究从静脉溶栓常用药物、溶栓治疗中影像学技术、静脉溶栓治疗研究及溶栓治疗常见并发症方面探讨了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柏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用于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用于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和2015年2月-2016年2月这两个时间段,前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定为对照组,后者定为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器械回收及时率、包装质量、供给及时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中实施细节护理有利于改善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提高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及处理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通过选取某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采用了腹膜透析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后进行处理,对相关并发症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腹膜透析的62例患者在发生了相关并发症后,通过有效的处理和治疗各项并发症后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讨论: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对患者的病情的预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掌握各项临床技能以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出现,保证腹膜透析的安全有效的进行。

    作者:温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接诊顺序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无痛人流术前常规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36.4±6.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4.7±6.5)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宫口松弛率45.0%、不良反应发生率22.5%相较于对照组87.5%、77.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无痛人流术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曾维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及护理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究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及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活动评分、日常生活、健康指标等方面指标均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减少干预性因素的影响,保证护理方式的有效性。

    作者:周明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术前访视应用于开腹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应用于开腹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结果:经过访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术前访视应用于开腹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听神经瘤术前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86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良好的术后护理能够预防及控制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行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I期压疮大鼠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影响

    目的:分析 I 期压疮大鼠受压组织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与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水平影响。方法:选择 SD 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低压组与高压组各20例。低压力组大鼠组织给予局部组织承压22kPa ;高压力组给予组织承压28kPa ;建模成功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2组大鼠局部皮肤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微血流变化大值(PRO H max )与小值(PRO H min),计算微血流大值与小值变化时间差(Tp)。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 ),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观察2组大鼠组织中 SOD 、MDA 水平差异。结果:低压组与高压组大鼠组织中 PRO H max 水平[(12.43±2.95)比(19.72±3.26),t =3.310]、PRO H min [(7.25±0.76)比(4.27±0.51),t =2.719]、Tp [(8.16±1.17)比(14.90±1.47),t =2.8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织匀浆中 MDA [(2.27±0.61)nmol/L 比(5.87±0.36) nmol/L ,t =3.163]明显下降、SOD[(46.90±5.72)U /mL 比(23.19±6.51)U /mL ,t =3.042]明显上升,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压力不同,I 期压疮大鼠受压组织局部皮肤血流量变化存在差异,其局部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也存在明显区别。

    作者:邢瑞敏;张蕾;刘秀杰;李伟;赵金利;张东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