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伟恩;刘德果;李姿蓉;杨小林;刘琼英;邓建军
目的:探讨消痤饮治疗肺热型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热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多西环素肠溶胶囊、维生素B2片、维安脂胶囊配合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治疗组仅用消痤饮配合阿达帕凝胶外用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优于对照组的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痤饮治疗肺热型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丁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介绍简小兵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简教授认为阳虚血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温阳养血、活血通络用归龙丸方加减;温补脾阳、顾护后天用附桂理中汤加减;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用乌梅丸加减;肝气郁结注重心理疏导,同时选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内外合治、综合治疗,利用内服药物第3煎外洗患肢作局部治疗.
作者:李慧枝;王文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总结郑心教授对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经验.郑教授认为肺癌的核心病机是气阴两虚,痰瘀热毒互结,治疗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祛瘀为基本法则,拟定了肺康方运用于临床.
作者:吴祥岷;郑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不孕症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给患者的家庭幸福带来不利影响,据资料统计,不孕症约有25% ~ 35%系排卵障碍引起,为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4],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对于本病,西医一般采取药物(促性腺激素、雌激素拮抗剂)或手术(卵巢打孔或卵泡穿刺术)治疗,但不可否认的是西药具有流产率高、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手术导致的盆腔粘连等缺陷.中医传统上采取口服中药治疗,其具有服用时间长且患者依从性差等不足.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针灸疗法或针药结合促排卵疗效显著,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愈率,笔者查阅近3年来针灸促排卵的相关文献,并对其发展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周佩;段莹;保琼楠;冯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三痹汤加减合中药离子定向导入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三痹汤加减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活血安痛酒定向导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8%,对照组为84.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痹汤加减合中药离子定向导入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疗效确切.
作者:雷濡萌;谢心军;张雄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1].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未定型(IBS-U)4个亚型,其中腹泻型为常见[2].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本病的发生多由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水湿不行、日久失治等致脾运化失司,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病.本病病位在肠,涉及肝、脾、肾三脏,脾胃虚弱和肝气疏泄障碍存在于发病的整个过程,而肝郁脾虚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3].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从中药、名方、专方、针灸、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几个方面将中医药治疗IBS-D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杨春荣;荣诗阔;冯园园;冯培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室集体备课这种协作共享的教学模式基于集体的智慧,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新的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修订下的现实诉求.教研室集体备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构建教学团队、有利于形成协作互助的专业发展模式,必将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论文从教研室集体备课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内涵、优势等方面拟探讨基于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并结合推拿学教研室实验课集体备课实践加以论述.
作者:李忠正;翟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3例气虚血瘀痰阻型轻中度VD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MMSE、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低、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在改善轻中度气虚血瘀痰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血液流变学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痛患者中医证素辨证与红外热像图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痛患者13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寒邪客胃、肝气犯胃、痰饮停胃、湿热蕴胃、瘀血阻胃、胃阴亏虚、脾胃虚寒与饮食停胃8个不同的证型组.受试者经中医证素辨证诊断系统WF-Ⅲ中医(辅助)诊疗软件进行诊断,研究证素特征;并通过IR236M医用人体热像检测系统扫描,扫描范围为脘腹部、背部,记录脾俞、胃俞、肝俞、中脘、章门、期门、膻中的红外温度.结果:胃痛的病位证素以胃、脾、肝多见;病性证素出现频次为:阳虚>气滞>食积>热>阴虚>寒>湿>瘀血>痰饮,其中以阳虚、气滞、食积为主.红外热成像图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组左右两侧穴位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病受试组左右两侧穴位温度均出现不对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穴位相对温度比较,寒邪客胃组、脾胃虚寒组脾俞、胃俞、中脘穴位温度均比健康组低(P<0.05),湿热蕴胃组、胃阴亏虚组脾俞、胃俞、中脘穴位温度均比健康组高(P<0.05),其余证型组穴位温度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证、热证胃痛患者的红外热成像表现与中医证素基本一致,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中医辅助诊断手段之一运用于临床.
作者:许艳巧;黄碧群;周娴;卿龙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介绍叶品良教授运用柴苓汤加减治疗失眠的经验.叶教授认为失眠多由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气郁津凝,胆胃不和,扰动心神所致.临床以和中法为治疗大法,以小柴胡汤合五苓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疗效颇显.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作者:杨捷;叶品良;曾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单侧人工牵引下张氏加压推拿治疗顽固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腰突症患者30例,予以单侧人工牵引下张氏加压推拿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治愈4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单侧人工牵引下张氏加压推拿治疗顽固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严全;司马雄翼;黄会保;蒋学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心脏X综合征(CSX)指具有心绞痛或类似于心绞痛的症状,运动平板试验出现ST段下移而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表现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采取对症治疗,而运用气血津液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往往取得良好疗效.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可养心调肝、安神、和中缓急,主治妇人脏躁.通常认为脏躁病位在心,而胸痹者亦在心,也可由情志不遂引起或伴随或加重.后代医家用该方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亦取得良好疗效[1].仲景认为心为火脏,炎上作苦,唯甘味可以调之,甘草甘润可除燥气,小麦味甘可辑聚正气,大枣性甘可调补营气,如是则神明安而心得其所养矣.笔者用其加味治疗心脏X综合征一是调节情志治心系功能性疾病;二是其性平和,可与活血化瘀等药疗心系器质性病症.现将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心脏X综合征验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陈晨;张景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肾和血调周法内外合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肥胖者和非肥胖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60例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运用益肾和血调周法,内服中药辅以外用暖宫活血方熏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第2个疗程结束后,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胰岛素(FINS)(空腹、60min、120min)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FPG/22.5).结果:肥胖组在治疗后P2hPG、FINS(空腹、60min、120min)、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FPG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肥胖组治疗前后FINS(空腹、60min、120min)、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2hPG在第2个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FPG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和血调周法可有效改善PCOS肥胖者与非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进一步证实益肾和血调周法内外合治在治疗PCOS中的有效性和优势.
作者:钱华;周亚平;毛飞;李伟;毛冠群;姚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高血压病是我国极为常见的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但在我国高血压病防治知晓率却很低,治疗多以西药为主,产生了许多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对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深入研究发现,发现针刺能够降低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在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中,观察到针刺降低即刻血压疗效较显著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曼曼;樊小农;刘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穴位(足三里、中脘、大横、天枢、气海)按摩,对照组予麻仁丸口服,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便秘的临床症状.
作者:封以生;陈洪林;吴诗城;闫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本文从4个方面阐述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1)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护理;(2)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护理;(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4)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临床积极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吴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挖掘并归纳分析古代文献中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将相关古代文献经过数据整合后构建骨质疏松症标准数据库,在其基础上采用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中医用药关联规律分析,以得到文献中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疗经验(规则),同时利用Office Excel软件统计每类药物的频数和频率,利用SPSS 19.0软件对文献中所用的组方配伍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Clementine 12.0软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古代文献中治疗骨质疏松症使用频率高的中药是熟地黄与淫羊藿,其次是黄芪、骨碎补及补骨脂;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古代文献中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时组方中常用中药配伍具有一定规律:大多数为黄芪、骨碎补、熟地、补骨脂、淫羊藿、白芍、当归一类,另有牛膝、杜仲、续断为一类,亦存在有应用茯苓、薏苡仁及山药等为主的治法.结论:古代文献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组方配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用药物以补肾健骨类、益气健脾类为主.
作者:伊伟恩;刘德果;李姿蓉;杨小林;刘琼英;邓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宁心定悸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早搏(气虚痰阻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宁心定悸汤,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9%,对照组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加宁心定悸汤口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早搏有较好疗效.
作者:赵吉锐;刘仲妮;刘建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认知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黛力新加多潘立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HAMD、HAM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6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HAMD及HAM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
作者:刘松华;文黛薇;莫湘;黄大荣;陈艳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并指出外感和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内经》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少阳胆经之脉,邪气沿太阳经进入少阳胆经,使胆火随经上逆,上行至头部,经络受阻,经气不畅,故见头痛.这种头痛的特点是脉象弦细[1].少阳头痛,其部位多以头的两侧为主,甚则波及正额及巅部,或者兼有咽干、口苦、目眩的症候.故临床治当疏少阳之滞、清泻少阳胆火,方选小柴胡汤.
作者:邵元欣;吴春丽;王兴臣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