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本文从4个方面阐述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1)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护理;(2)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护理;(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4)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临床积极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吴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研究表明,消渴病患者易出现不寐,主要表现为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寐或彻夜不寐等,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治疗,更会影响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加重血糖波动,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等,加重病情.西医治疗以苯二氮卓类为主,起效较快,但缺乏疗效理想的、针对不寐病因如心理因素等的药物治疗,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长久地解决这一问题.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因人因证而异,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从原因分析、证型分布、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将近年消渴病伴不寐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任凤艳;刘丽香;潘迪;陆鹏;黄亚会;程倩倩;贺三美;侯君;周龙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介绍叶品良教授运用柴苓汤加减治疗失眠的经验.叶教授认为失眠多由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气郁津凝,胆胃不和,扰动心神所致.临床以和中法为治疗大法,以小柴胡汤合五苓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疗效颇显.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作者:杨捷;叶品良;曾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痰湿瘀滞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痰湿瘀滞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中药组单纯口服桃红四物汤治疗,西药组采用口服罗红霉素联合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0.0%、73.3%,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痰湿瘀滞型痤疮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口服和西药治疗.
作者:胡金凤;王建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室集体备课这种协作共享的教学模式基于集体的智慧,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新的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修订下的现实诉求.教研室集体备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构建教学团队、有利于形成协作互助的专业发展模式,必将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论文从教研室集体备课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内涵、优势等方面拟探讨基于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并结合推拿学教研室实验课集体备课实践加以论述.
作者:李忠正;翟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法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采用六味地黄丸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PADAM各项症状评分、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功能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睾酮、性激素结合蛋白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法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可以增加患者血清中的T水平,增加T与睾酮结合的概率.
作者:陈绮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1],属中医学“泄泻”范畴[2].小儿腹泻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是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3].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历史久远,治疗方法颇多,其中推拿治疗因其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易于接受等优点,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4],故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优势日益突出,现笔者将收集整理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颜宇枭;刘百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离心性环状红斑为一种呈环形、离心性扩大的红斑性皮肤病,属中医学“赤游肿”范畴.其由于皮疹呈周期性、反复发作故病程可持续数年,西医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虽然疗效明确,抗炎效果明显,但是容易反跳[1].现将陈宏教授辨证使用凉血消风汤治愈离心性环状红斑患者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德华;陈宏;杨雨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不孕症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给患者的家庭幸福带来不利影响,据资料统计,不孕症约有25% ~ 35%系排卵障碍引起,为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4],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对于本病,西医一般采取药物(促性腺激素、雌激素拮抗剂)或手术(卵巢打孔或卵泡穿刺术)治疗,但不可否认的是西药具有流产率高、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手术导致的盆腔粘连等缺陷.中医传统上采取口服中药治疗,其具有服用时间长且患者依从性差等不足.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针灸疗法或针药结合促排卵疗效显著,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愈率,笔者查阅近3年来针灸促排卵的相关文献,并对其发展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周佩;段莹;保琼楠;冯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为常见的生殖内分泌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5% ~ 10%[1],亦是引起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在无排卵性不孕症中约占70%[2].该病以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症及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有胰岛素抵抗、肥胖、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长期发展易发生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妊娠期合并症及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等.根据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显示,约有50%的PCOS患者伴有肥胖[3].而肥胖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加重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增加排卵障碍发生率及增加远期并发症风险[4].
作者:窦真;夏天;田晓霏;王宝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挖掘并归纳分析古代文献中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将相关古代文献经过数据整合后构建骨质疏松症标准数据库,在其基础上采用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中医用药关联规律分析,以得到文献中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疗经验(规则),同时利用Office Excel软件统计每类药物的频数和频率,利用SPSS 19.0软件对文献中所用的组方配伍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Clementine 12.0软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古代文献中治疗骨质疏松症使用频率高的中药是熟地黄与淫羊藿,其次是黄芪、骨碎补及补骨脂;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古代文献中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时组方中常用中药配伍具有一定规律:大多数为黄芪、骨碎补、熟地、补骨脂、淫羊藿、白芍、当归一类,另有牛膝、杜仲、续断为一类,亦存在有应用茯苓、薏苡仁及山药等为主的治法.结论:古代文献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组方配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用药物以补肾健骨类、益气健脾类为主.
作者:伊伟恩;刘德果;李姿蓉;杨小林;刘琼英;邓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至今仍被视为一种难以根治的“终生疾患”.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故临床多从阴虚燥热论治,而对辛香行散之品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未予足够重视.在此以中医理论及古今医家临证心得为依据,从消渴病基本病机入手,对辛味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独特作用略作探究,从而为糖尿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多思路.
作者:潘迪;陆鹏;任凤艳;刘丽香;黄亚会;程倩倩;贺三美;呼永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3例气虚血瘀痰阻型轻中度VD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MMSE、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低、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在改善轻中度气虚血瘀痰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血液流变学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医脏腑相关理论高度总结和阐述了人体组织器官间的相互关联性,诸多学者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对脏腑相关理论作出了部分阐释.本文基于外泌体具有源细胞特征、强大生物功能和靶向性,试图从外泌体角度对脏腑相关理论进行阐释.视外泌体为脏腑之间的一个靶向信使,由各脏腑细胞分泌,沿着脏腑相关的路线,靶向目标,调控靶器官功能,且运用脏腑相关理论有可能预测到外泌体的靶向运动和生物功能.如此,不仅可利用外泌体诠释脏腑相关理论的物质基础与分子机制,而且将谱写中医理论指导现代医学研究的新篇章.
作者:李勇敏;谭小宁;马荣丽;罗吉;罗燕;吕元;蒋士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心脏X综合征(CSX)指具有心绞痛或类似于心绞痛的症状,运动平板试验出现ST段下移而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表现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采取对症治疗,而运用气血津液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往往取得良好疗效.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可养心调肝、安神、和中缓急,主治妇人脏躁.通常认为脏躁病位在心,而胸痹者亦在心,也可由情志不遂引起或伴随或加重.后代医家用该方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亦取得良好疗效[1].仲景认为心为火脏,炎上作苦,唯甘味可以调之,甘草甘润可除燥气,小麦味甘可辑聚正气,大枣性甘可调补营气,如是则神明安而心得其所养矣.笔者用其加味治疗心脏X综合征一是调节情志治心系功能性疾病;二是其性平和,可与活血化瘀等药疗心系器质性病症.现将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心脏X综合征验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陈晨;张景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的病症,又称为口眼喎斜,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见于贝尔麻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则是指自患者发病起的1 ~7d[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夏秋季节常见,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手、足阳经均上行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目前治疗面瘫主要是服用营养神经、抗病毒药物配合针灸及其他中医方法治疗.以往针刺配合刮痧治疗大多是在面部患侧施以刮痧操作,笔者(第一作者)跟随导师于神经内科会诊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例,则是在患侧颈项部施以刮痧治疗,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滋杰;马祖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胆石症一般是由胆汁成分异常、胆道运动功能失调共同作用所致,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反复发作,临床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黄疸等.胆为六腑,又是奇恒之腑,诸多典籍也称之为“中精之府”.《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由此可见胆在机体中的重要性.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近年来胆石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健康生活,也致使很多患者遭受着很大的困扰,如何预防和治疗胆结石病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深入探究的突出课题,因此很多医务工作者对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病做了大量探究[2].现就中医药治疗胆石症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作者:林金环;韦唯;刘熙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保留灌肠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保留灌肠结合柳氮磺吡啶栓剂治疗,对照组单用柳氮磺吡啶栓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栓剂配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翦闽涛;宾东华;李逵;王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痛患者中医证素辨证与红外热像图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痛患者13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寒邪客胃、肝气犯胃、痰饮停胃、湿热蕴胃、瘀血阻胃、胃阴亏虚、脾胃虚寒与饮食停胃8个不同的证型组.受试者经中医证素辨证诊断系统WF-Ⅲ中医(辅助)诊疗软件进行诊断,研究证素特征;并通过IR236M医用人体热像检测系统扫描,扫描范围为脘腹部、背部,记录脾俞、胃俞、肝俞、中脘、章门、期门、膻中的红外温度.结果:胃痛的病位证素以胃、脾、肝多见;病性证素出现频次为:阳虚>气滞>食积>热>阴虚>寒>湿>瘀血>痰饮,其中以阳虚、气滞、食积为主.红外热成像图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组左右两侧穴位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病受试组左右两侧穴位温度均出现不对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穴位相对温度比较,寒邪客胃组、脾胃虚寒组脾俞、胃俞、中脘穴位温度均比健康组低(P<0.05),湿热蕴胃组、胃阴亏虚组脾俞、胃俞、中脘穴位温度均比健康组高(P<0.05),其余证型组穴位温度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证、热证胃痛患者的红外热成像表现与中医证素基本一致,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中医辅助诊断手段之一运用于临床.
作者:许艳巧;黄碧群;周娴;卿龙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李今垣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六十余载.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李今垣教授深入总结和研究中医药治疗燥证的作用机制、临床运用规律和古今医家临证经验,通过疏表润燥、滋阴润燥等多种治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发现无论是对燥证的认识,还是诊治方法,以及临床立法、遣方用药等,李今垣教授均有很多独到之处.现将其论治燥证验案两则介绍如下.
作者:白雪;张桐;刘海晔;周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