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辅助药物三联法用于妊娠高血压对患者血清Cys-C、β-HCG 及uE3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s -C、β-HCG及uE3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清Cys -C和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uE3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干预辅助药物三联法用于妊娠高血压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Cys -C、β-HCG 及uE3水平。
作者:索然然;李丽华;郭明涛;陈永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及肺部感染率。结果: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带管时间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率为1.25%,肺不张的发生率为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完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降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的都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季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总结40例半月板损伤行半月板缝合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针对不同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肢体护理,制定不同的术后康复锻炼计划及出院指导。行半月板缝合40例患者住院时间4~8天,平均住院时间6天,切口均I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5~18个月,关节无疼痛,伸屈活动恢复正常,能进行日常活动。
作者:黄晖;陈娟;沈培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5月-2015年8月我院外科接诊收治的94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术式不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几率。结果:腹腔镜组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较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方面效果更加明确,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45例为实验对象,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找出质量问题并给予分析,找出原因和针对性的对策。结果:经过持续3年的持续质量改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知识掌握率、工作有效率、待灭菌包质量满意率和灭菌包检测通过率均有明显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作者:邵明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2例足月初次生产产妇,针对72例产妇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妇都在产前进行常规准备,观察组在进行常规产前准备的基础上还加以实施可行走式无痛分娩,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的自然分娩[1]。结果:观察组顺产28例(87.50%),剖宫产4例(12.50%);对照组顺产20例(62.50%),剖宫产12例(37.50%)。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可行走式无痛分娩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实施可行走式无痛分娩产妇可以下床行走和进行排尿,对运动神经影响甚微,对娩出的胎儿影响不明显,所以可行走式无痛分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一段时间后,实验组7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例患者,并发症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患者术后实行社区综合护理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和心理负担,改善其情绪障碍状态,能更有效的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方剂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根据患儿不同类型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小儿哮喘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肖会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选择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选出98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为其中一组患者提供常规胰岛素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则在对比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沙格列汀,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46/49),明显低于对比组77.55%(38/49)。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值,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宋晓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两种前列腺素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剖宫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治疗的高危剖宫产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组(A 组)、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B组)以及缩宫素组(C组),每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术后2h出血量。结果:B组的术中出血量(256.07±65.56)ml、术后2h出血量(236.26±62.57)ml明显低于 A 组的术中出血量(296.11±76.37)ml、术后2h出血量(236.26±62.57)ml ,以及C组的术中出血量(342.55±88.99)ml、术后2h出血量(293.62±74.73)ml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术中、术后2h出血量,更好地保护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作者:崔晓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102例,分别将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后肺动脉压、动脉氧分压、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检出水平的差异。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检出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动脉压检出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手术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能够更好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探究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 PBL 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此教学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来自国外,将其引用到妇产科护理中,结合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较为满意。在课前将教学课件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课中将PBL 教学法循序渐进的进行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此将教学质量得以提升,为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条件。
作者:单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 ,是对各种危重疾病实施集中的连续的强化的监测、救治和护理的场所,配备了各种先进精密的监护、治疗设备。所以ICU 的护士既要有应用先进仪器的技术又要有监护病人的能力。ICU 里年年轻护士(工作5年以下)占主力军,只有了解这些年轻护士的压力来源,并制订措施,才能使护理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作者:肖文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提高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创伤发生死亡患者11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创伤死亡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发生死亡患者中50岁及以上患者较多(P<0.01);发生创伤到救治时间间隔在30min及以上死亡91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创伤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诊外科作为主要救护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应对临床救护工作。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根管治疗联合丁细牙痛胶囊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慢性牙髓炎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治疗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细牙痛胶囊。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一年后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00%和8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慢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根管治疗联合丁细牙痛胶囊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
作者:张思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弹控制率、并发症率、治疗遵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小组护理模式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患者治疗遵从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米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过程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药物配置期间出现差错的原因、类型,以总结预防对策,并落实到底。然后比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实施后的差错率,探究改进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差错类型为:药物发放总量、批次分数等。临床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明显降低,和实施前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于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作用显著,可降低配置差错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学习。
作者:丁恒丽;冯春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多个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骨折患者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胸腰椎压缩骨折以背痛、肿胀、瘀斑、局部畸形为主要病变,常见与下胸段、上腰段;观察组术后24 h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VAS、ODI等评分标准高于对照组,PVP治疗优势更加明显。结论:相比于早期的 PKP 治疗,PVP 治疗优势更多,创伤小、止痛好,值得临床推广此方法。
作者:王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孕妇126例,随机的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记录、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以及新生儿各方面表现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孕妇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症、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的发病率以及新生儿在巨大儿、死胎、胎儿畸形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有利于控制产妇血糖、血脂,同时能改善妊娠结局,明显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整体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是否具有显著的康复治疗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10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颈椎病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另一组颈椎病患者则通过整体康复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后,治疗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均相应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整体康复治疗颈椎病患者时对其康复治疗具有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尹佳;左米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