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蕤
目的:研究联合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咽喉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咽喉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疗效佳,适合推广。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压疮不同清创方法进行探索,对比其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2处压疮,根据不同清创方法,分为自容清创组、保守性锐器清创组以及联合清创组,每组各24处,对比三组清创方法的清创时间、压疮愈合效果等指标。结果:经统计发现,在压疮愈合计分方面,三组患者在清创第7d、14d以及21d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联合清创组所需清创时间明显短于自容清创组与保守性锐气清创组( 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愈合时间方面,联合清创组所需时间短,自容清创组所需时间长,三组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清创在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中的应用为理想,能够有效软化水解坏死组织,并进行逐次清除干净,从而有效确保清创操作的安全性,缩短清创时间,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
作者:吕福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试对比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近期疗效,评价两者优劣。方法:选择传统手术治疗54例纳入手术组,采用 EVLT 治疗56例纳入激光组。结果:激光组切口个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日、激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T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创伤小,患者康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也存在皮下瘀斑硬结、烧伤等并发症。
作者:曹旭峰;田仲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普通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提高对急性腹痛的确诊率,加强内科对急性腹痛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属于内科疾病导致的急性腹痛患者85例,占比70.8%,属于外科疾病导致的急性腹痛患者24例,占比20.0%,属于妇科疾病导致的急性腹痛患者9例,占比7.5%,2例患者原因不明,留待观察,占比1.7%。结论:导致急性腹痛的原因多而且复杂,因此医者应该高度重视急性腹痛患者,尽早查明原因,而且必须掌握专业的诊断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避免出现误诊、漏诊,为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田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带线锚钉修复在恢复足踝关节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接治的30例足踝关节不稳定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带线锚钉修复手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足踝关节稳定性变化状况,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 AOFAS 评分测定,治疗后30例患者中共计17例评分为优,占56.7%,12例评分为良,占比40%,总的评分优良率达到96.7%。结论:带线锚钉修复手术能够有效提高足踝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病情,使之趋于正常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陆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4例,有效15例,显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的治疗情况为:无效3例,有效19例,显效18例,治疗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 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肺炎患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罗东;彭良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产房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接收的产妇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27%,产后抑郁率为1.82%,新生儿窘迫率为2.7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 P<0.05)。另外,研究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为1.82%,感染发生率为0.00%,湿疹发生率为0.9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P<0.05)。结论:产房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作者:高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探讨出适合改善患者病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来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心力衰竭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他们依照随机分配的办法,分成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79%,干预组的有效率为81.2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而且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适合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玉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中没有出现1例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结论:采用格列美脲来治疗糖尿病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阳连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超声和X线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肠梗阻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和X线进行检查诊断,比较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定性诊断、定位诊断、病因诊断率分别为91.11%、84.44%、83.33%,X线诊断率分别为90.00%、76.67%、73.33%。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临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择。
作者:林静;李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环烯醚萜类成分哈巴苷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结构确证、定值、均匀性及稳定性研究。方法:采用 L9(34)正交实验及不同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分离纯化完成哈巴苷提取、富集、纯化工艺研究。采用 UV、MS、NMR等技术手段进行结构鉴定,参照药典方法,利用 TLC法选择不同极性展开剂,不同显色系统,对哈巴苷的纯度进行考察。并利用 HPLC 法(归一化法)对哈巴苷进行定值研究。采用HPLC法,根据 F检验法的原理对哈巴苷均匀性进行考察。对哈巴苷在不同温度、湿度及不同溶剂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哈巴苷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用于哈巴苷的批量制备。利用 HPLC法(归一化法)对哈巴苷进行定值研究,测得哈巴苷平均纯度为98%以上。制备的哈巴苷对照品均匀性良好。温度、湿度对哈巴苷的稳定性均有影响,且温度对哈巴苷的稳定性起了主要影响作用,湿度影响次之。结论:哈巴苷制备工艺及相关研究为玄参及含有玄参的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条件。
作者:刘慧;李修明;热增才旦;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关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儿童患龋病后不仅引起疼痛,而且影响咀嚼和消化功能、影响颌面骨的发育,更甚者引起或者加重肾炎、心内膜炎、关节炎等全身疾病。了解小儿龋齿的防治措施,预防小儿龋齿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尽可能整理出小儿龋齿的诱因和预防措施,为广大的父母朋友们提供方便。
作者:刘默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应采取的护理配合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3例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4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患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2.76%。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减少患者病痛,有助于身体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皮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在对患者施行动脉导管未闭(PDA )封堵术后对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施行PDA 封堵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共计20例,对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残余分流、下降的规律以及之防治措施等进行分析并探讨。结果:经检查,所有患者均为巨大PDA 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分流,在完成封堵后的3天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在手术后4d至6d之间血小板低,其中有12例患者需进行血小板的输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结论:在实行PDA 封堵术后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属于发生率较低的并发症状,发病原因主要同残余分流而导致的机械性破坏存在着关联,仅有少数患者需要补充血小板进行治疗。
作者:蒋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我院一共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6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方法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1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0.05)。2.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16.7%),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麻昌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3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吸及产钳使用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第一、第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新生儿出现窒息,对照组有3例新生儿出现窒息,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护理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唐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我院特将收治的40例急性胃炎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两组急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急性胃炎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以 P<0.05代表两组急性胃炎患者之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硫糖铝与法莫替丁相互联合治疗,能对急性胃炎患者起到显著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有重大的推广意义。
作者:李克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时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效果。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共108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2.6±12.4)m 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8±13.1)m L ,观察组的并发率发生率为3.7%(2/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4%(11/54),P 均<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安全性更高,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及肺部感染率。结果: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带管时间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率为1.25%,肺不张的发生率为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完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降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的都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季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