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体会

许云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内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2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差异明显(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科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极大的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5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和评估,选择出相对更方便快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法。方法:取我院治疗的患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患者58例,进行阿奇霉素的序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下的58例患者中,有54例完全康复,4例有复发情况,但返院治疗后痊愈。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针对性较强,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王明方;郭军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索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接治的60例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肺动脉收缩压以及血浆BNP值得变化。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56.7%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在治疗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降低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同时改善患者血浆BNP水平,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和患者身体状况,在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林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改良会阴中侧切开术在产科的应用

    会阴切开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临床上一般多采用会阴侧斜切开,但有时出血量多,切口疼痛明显。我院对100例产妇实行简化式会阴中侧切开,避免了上述不足,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13-04-2015-04我院经阴分娩的产妇100例,估计胎儿体重>3500g ,需缩短产程者或会阴条件差,估计会阴裂伤不可避免者。均为单胎头位,其中经产妇20例,其余为初产妇,以同期行会阴侧切开术100例做为对照。两组产妇在年龄、手术指征、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age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均采用0.5利多卡因10~20ml行会阴部神经阻断,部分皮下注射。

    作者:郭秀云;吴菲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妇科术后引发下肢静脉血栓—DVT 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妇科手术并且出现DVT 的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人的详细资料,总结患者DV T 出现的高危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妇科术后引发DV T 的高危因素,结果表明,引发DV T 的高危因素主要为患者年龄、采用的手术方式、麻醉以及术前合并症等。结论:妇科术后非常普遍的一种并发症就是DV T ,相关人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明确引发DV T 的高危因素,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在临床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显著减小DV T 发生率,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生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换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换药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经门诊换药病人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两组病人对医护人员与创口处置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7.5%,对照组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为87.5%,实验组对创口处置满意度为95.0%,对照组对创口处置满意度为75.0%,实验组对医护人员满意度和创口处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门诊病人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能使患者对创口处置满意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王治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当归的药理研究与其归经功效关系的探讨

    当归是中医重要药物之一,从古至今用于补血活血及妇科等方面。它的功效有三,其一是补血活血;其二是调经止痛;其三是顺肠通便,能够直达人体内部。本文就针对当归的药理作用和归经功效进行探讨,对其关系进行解析。

    作者:陈淑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术后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术后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34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感染组49例,正常组患者29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年龄>60岁、糖尿病、肥胖分别为25、36和36例,比例分别为51.0%、73.5%和73.5%,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在急诊手术、污染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烧伤手术、胃肠道手术分别为33(67.3%)、29(59.2%)、54(110.2%)、9(18.4%)、17(34.7%)例,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外科患者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时,可从患者自身、医院方面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李荣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0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上运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分段随机化分2组,40例为一组。观察2组心功能指标,统计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50%)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且保证较高的安全系数。

    作者:姚小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带状疱疹发作时锐痛及后遗痛79例诊治与护理

    目的:对带状疱疹发作时锐痛及后遗痛的诊治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9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带状疱疹发作时锐痛及后遗痛患者加强诊治与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母婴预后及血浆粘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三联法(硫酸镁、山莨菪碱、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母婴预后及血浆粘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母婴预后及血浆粘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浆粘度为2.27±0.11,对照组为2.29±0.13,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粘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粘度为1.23±0.07,对照组为1.82±0.10,观察组血浆粘度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药物三联法(硫酸镁、山莨菪碱、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可有效延长患者孕周,提升新生儿存活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对于患者正常分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吝书莉;潘苗;卢丽燕;李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及文献复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常见临床表现已为临床医生所熟知,但也可能出现一些少见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特别是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首发症状的 SLE 更为少见。现将我院诊治的一例报告如下。病情简介患者:王某,女,54岁,本地农民,发病前有不明成分保健品服用史,年轻时开始常有下腹痛,且易出现皮肤淤青,多次查血常规、腹部 B 超均无异常发现;定期体检无异常发现,无药物过敏史;无不良嗜好,无异常妊娠、流产史,绝经年龄51岁。主诉:血尿伴头痛、腹痛三天。入院前晕厥一次,门急诊查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1208U/L ,总胆红素72.1umol/L ,间接胆红素65.7umol/L ,直接胆红素6.4umol/L ,尿素氮10.8mmol/L ,肌酐121umol/L。血常规:WBC 10.60×10^9/L ,Hb 93g/L ,PLT 5.0×10^9/L ;尿常规:隐血+++,蛋白质+++,镜检RBC 25-30/U P ;次日复查肾功能:尿素氮15.5mmol/L ,肌酐156umol/L。凝血五项正常。通过急诊内科收入血液科住院。入院查体:T37.2℃,P101次/分,R20次/分,BP 95/71mmHg ,神志清,贫血貌,右上臂有少许出血点,巩膜黄染不明显,两肺听诊正常,心率101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诊未及异常,下肢无水肿。进一步查骨穿:增生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血涂片:异常红细胞碎片。复查血常规:Hb 83g/L ,MCV 89.9fL ,PLT 8.0×10^9/L ,RET3.84%。入院第二天转入肾内科开始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静治疗,四天后复查血常规 Hb 73.5g/L ,PLT 183×10^9/L ;尿常规:隐血(-),蛋白质(+/-)。肝肾功能:总胆红素:11umol/L ,间接胆红素:6umol/L ,尿素氮8.4mmol/L ,肌酐80umol/L。予停血浆置换及丙种球蛋白,激素改为口服强的松治疗,复查血常规 Hb 112.7g/L ,PL T 469×10^9/L ;尿常规:隐血(+/-),蛋白质(-)。肾功能、肝功能指标均正常。出院后门诊随访,强的松逐渐减量。

    作者:唐佳;孙学明;刘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在精神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护士共情能力培训的具体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4例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护士的共情分值及精神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在接受共情能力培训之后,共情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且观察组护士负责的精神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护士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我院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接受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科室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7(31.82%)例,满意13(59.09%)例,不满意2(9.09%)例,患者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非常满意5(22.73%)例,满意12(54.55%)例,不满意5(22.72%)例,患者满意度为77.28%。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倪祖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青龙汤加味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小青龙汤加味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味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贺芝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体会。方法: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首先选择冠状动脉正常的75名患者列为对照组,把只患有冠心病的75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冠心病组,后把患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列为冠心病糖尿病组。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相比,各项指标都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其中 C -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结构的异常变化,在血糖血脂以及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都呈现很大的差异,并且临床病死率与冠心病组合对照组相比也大幅升高,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加以注意。

    作者:刘彦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过程差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过程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药物配置期间出现差错的原因、类型,以总结预防对策,并落实到底。然后比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实施后的差错率,探究改进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差错类型为:药物发放总量、批次分数等。临床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明显降低,和实施前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于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作用显著,可降低配置差错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学习。

    作者:丁恒丽;冯春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目的:在对患者施行动脉导管未闭(PDA )封堵术后对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施行PDA 封堵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共计20例,对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残余分流、下降的规律以及之防治措施等进行分析并探讨。结果:经检查,所有患者均为巨大PDA 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分流,在完成封堵后的3天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在手术后4d至6d之间血小板低,其中有12例患者需进行血小板的输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结论:在实行PDA 封堵术后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属于发生率较低的并发症状,发病原因主要同残余分流而导致的机械性破坏存在着关联,仅有少数患者需要补充血小板进行治疗。

    作者:蒋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产妇,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产妇分娩中,可有效减少产妇产时和产后的出血量。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团队精神的培养

    一个团队就是一个集体,时髦的诠释,就是一条工作链。要营建一支有效的护理团队,培养协作精神,它一方面取决于护理管理者,一方面取决于护理人员。这种团队精神如何培养呢?

    作者:骆联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的影响探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P<0.05)。结论:给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项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