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温腊云

关键词:脑出血, 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因素, 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脑出血的患者,在脑出血手术后发现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给予患者预防性护理、肢体护理、应用溶栓药物期间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36例患者的治疗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所具有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患肢的肿胀情况消失,经过彩超检查后能够得出患者的下肢静脉变得通畅,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6.7±2.4d.结论:精心的预防性护理与护理观察能够有效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为了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就需要给予综合护理措施.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胎心监护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总结胎儿心率电子监护用于临床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产前运用胎儿心率电子监护仪对149例孕产妇进行无激惹试验(NST),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NST反应型131例,2.29%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在7分以下.NST无反应型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在7分以下占72.22%.对NST无反应型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了围生儿死亡.结论:胎儿心率电子监护能协助临床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并及时处理,从而抢救临危胎儿,降低了围生儿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田凤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及产后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及产后观察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具有阴道试产指征的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做好产程观察和护理,并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状况进行记录.结果:在符合试产条件的90例产妇中,有72例行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0%.改为剖宫产的孕妇30例,产后出血2例,无子宫破裂、新生儿死亡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产程中应该对疤痕子宫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加强护理,并且对产程的进展进行密切观察,从而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作者:高东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采用中药治疗痛风,探讨分析其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状况.方法我院选取就诊的82例痛风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41例中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0.5%.实验组不良反应为2.4%,对照组不良反应为24.4%.结论采用中药治疗痛风方面,疗效安全,不良反应低,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覃守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层护理工作中护患矛盾的成因及对策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构建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良好关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护理工作作为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大环境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碍.基层护理工作中所呈现出的护患矛盾无疑是这些困难和阻碍较有特点的部分.本文以基层护理工作中的护患矛盾为例,探讨其成因和对策.

    作者:姜爱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红皮型银屑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对红皮型银屑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共22例红皮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和有效的全方位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显著的改善,患者疾病都得到痊愈且顺利出院,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红皮型银屑病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各为3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和传统整复手法,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骨折复位的优良率为87.10%,与对照组的64.52%相比效果更佳,且差异P<0.05;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上,两组均较复位前有所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高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于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于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复杂四肢骨折患者60例,对患者采取组合式外固定器,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产生的并发症.结果:对所有的患者进行3-20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的总愈合率高达100%,在医治的过程中发现,有7例患者产生了并发症,经医治后已痊愈.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的医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愈合率,且产生并发症的人数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进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文件书写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护理文件可以看出护士执行医嘱的情况,患者治疗的情况,以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等.分析护理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方法:收集我科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产生的1127份护理文书,然后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发现了在护理文书中经常存在的七个问题,提出加强在职教育、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实施岗位培训,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等对策.结论:定期对护理文件进行分析,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改进办法,促进护理文书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玉玲;李敏;马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本次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患儿1920例,作为本次实验组,选取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患儿1920例,作为本次实验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儿科门诊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发生的门诊输液室发生的不良事件,我院积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门诊输液室发生的不良事件显著减少.结论:只有确保门诊输液室工作人员拥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的控制给药,掌握用药方法,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的观察,才能够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出现,以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出现,.

    作者:郑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危机管理在神经外科安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结加强神经外科危机意识、管理的方法,重视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应对现存或潜在的护理危机方法,杜绝差错发生,确保病人安全.

    作者:汪相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乙肝的的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目的:探析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肝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胎儿死亡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妊娠合并乙肝患者优质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得到改善,还能使胎儿死亡率降低,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靳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D-1型车载式多功能战救训练平台的设计

    目的:研发一种多功能战救训练平台,以熟练掌握在动态条件下野战静脉输液能力.方法:该平台由控制电脑及软件、上平台、下平台(底座)、液压传动装置等组成,使之满足野战输液训练的需要.结果:利用该平台开展静脉输液训练,有效地解决了身体平衡的适应性训练问题,确保了动态条件下身体与平台的协调统一,培养和提高了急救人员实战化静脉输液技能.结论:该平台使军队急救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动态环境条件下战伤伤员静脉输液技术,对提高战伤休克的救活成功率有重要价值,值得在军队卫勤训练中推广.

    作者:沈朝辉;席芳;尚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情绪和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情绪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心理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全面、仔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调节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缓解术中及术后疼痛度,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林秀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

    目的:分析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接收并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72例,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压缩椎体高度及椎体Cobb角均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继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过敏或细菌、病毒所致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冬春季发病多,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2014年10月份-2015年6月门诊108例患儿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程纪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结膜瓣遮盖术在难治性角膜溃疡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相应难治性角膜溃疡疾病所产生的疗效.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结膜瓣遮盖术的90例患有难治性角膜溃疡疾病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人的临床治疗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接受结膜瓣遮盖术后,有82例(91.11%)痊愈,2例(2.22%)有效,6例(6.67)无效,有效率达到93.33%,对于无效患者联合使用结膜瓣遮盖以及睑裂缝合术进行治疗,有4例患者痊愈,另外2例接受板层角膜移植术获得痊愈.结论:采用结膜瓣遮盖术对患有难活性角膜溃疡的病人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朱剑峰;张育梅;陈杨磊;孔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8例急性膀胱大出血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膀胱大出血患者的救治方法,总结救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急性膀胱大出血患者,给予输血和补液等抗休克治疗,采用明矾液、肾上腺素盐水、福尔马林等药物止血,部分患者实施探查止血与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经过为期1~2年的随访,本组患者死亡2例,原发病均为膀胱肿瘤,发生后尿道狭窄者1例,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急性膀胱大出血发病突然,病情严重,确诊后在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应采取抗休克治疗,通过使用膀胱内止血药物止血,仍然无效者采用钬激光或手术方法止血,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赵建军;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伴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伴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应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血尿素氮、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伴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还能保护患者肾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但睿;张元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WebQuest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webquest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资源的探究型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网络资源,围绕特定的任务展开学习.可使学生自主地建构所需的知识体系,有效地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论述了将webQuest教学模式运用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相应策略,分析了教学案例的设计思路、组成模块.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易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在我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8.38%)明显低于观察组(94.59%),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43%)明显高于观察组(10.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取得更为有效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马乃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