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天伟;田梦;毕鸿雁;姜磊;伊长松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功能性腹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治疗.2组均治疗6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加减治疗功能性腹胀有较好疗效.
作者:耿菲;陈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在外力的作用下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病症.该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以L4/5L5/S1椎间盘突出率高,约占90% ~ 96%[1].
作者:梁东悦;周学龙;谢利双;王占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的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畸形和关节的功能损害,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滑膜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的进行性和不可逆损害1,类似于“局限性恶性肿瘤”的增生性和破坏性病变,属中医学“痹症”范畴.目前,造成RA关节破坏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其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RA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作者:熊燕;武平;白玉;杜正强;王丹;谢志功;黄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查找关于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均为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底.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个RCT,受试者890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15,95%CI(11.07,1.23),P=0.0002]、减少不良反应[RR =0.28,95%CI(0.16,0.51),P<0.0001]、减轻痛经程度[SMD=-1.34,95%CI(-1.64,-1.05),P<0.00001]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经症状.
作者:李璐琪;宫尚;范银萍;孟繁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其病程长,致畸和致残率高,迄今尚无特效疗法.
作者:曹顺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为口眼喁斜,多因劳累汗出或因睡当风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面部肌肉弛缓不收而发病[1].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面神经麻痹”.目前关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很多,争论亦多,其中电针能否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瘫就存在争议,若能用,一般又用于周围性面瘫何种时期或该用何种波形等等.现笔者就将近些年关于电针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永芝;张秀媛;谢贤辉;刘国玲;王涛;刘自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介绍张耀教授治疗汗证的经验.阐述汗证的辨证论治先分虚实,虚分为阳气虚和阴血虚,实有表实里实之别,表实多暑热、风热,里实有气郁、痰热、血瘀、积食、腑实等.其次强调辨部位,有头汗、胸背汗、腋汗、下身汗的区别,根据经络理论辨别不同部位辨证用药.并指出实证汗出不能忽视气机郁闭的基本病机.
作者:焦丽艳;张耀;刘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穴位点压对胃镜受检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分内关组、合谷组和耳穴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胃镜检查前后均按照常规胃镜检查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胃镜护理方法的同时,在术中增加穴位按压护理措施.比较4组胃镜检查患者术前及术中焦虑状态及心率变化情况;术中不适程度(恶心、呕吐);术后并发症(喉咙痛、食道黏膜破裂等)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及其依从性等.结果:合谷组、内关组、耳穴组的焦虑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谷组、内关组的心率、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关组、合谷组及耳穴组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患者中运用穴位点压,不仅可减轻患者术中的不适程度(呕吐)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效降低了胃镜检查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心率变化,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患者检查的舒适度和依从性,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南燕;廖安;钟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参术肠炎清丸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脾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参术肠炎清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对照组为6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Sutherland)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拳术肠炎清丸治疗脾虚型U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高淑红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清阳不升”是该病的主要病机,结合经筋理论,提出了以“柔筋通经,升阳止晕”为主要原则的针刺治疗方法,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经穴风池、完骨、天柱、上星、百会配合颈部足太阳经经筋排刺的针刺方法,收效颇佳.
作者:岳凤昱;高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介绍王良鑫主任医师运用温肾活血法治疗不孕症的经验.认为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为肾阳亏虚,瘀血内阻.临床以温肾活血法为主治疗,方用左归丸为基础化裁,自拟温肾活血方,随症加减,临床每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钟鹏程;王良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骨科消炎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骨科消炎酊治疗,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关节红肿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关节疼痛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尿酸、血沉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消炎酊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症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渊哲;向黎黎;陆小龙;熊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镜黏膜像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分析IL-8、IL-10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AI、肠镜下黏膜改变、结肠组织病理评分以及血清IL-8和IL-10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振斌;方晓华;刘先勇;邱伟;徐致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人胎盘片治疗刮宫术后子宫内膜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子宫内膜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人胎盘片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比较2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变化.结果:2组月经量与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配合人胎盘片治疗刮宫术后子宫内膜薄的效果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的效果相当.
作者:黄镇乐;常瑞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茱萸汤出自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原方由吴茱萸二升、黄芩二两、人参二两、半夏一升、桂心三两、白芍三两、生姜一斤、大枣二十枚、炙甘草二两组成,多用于厥阴与太阳合病,具有温经下气、逐风解表、除湿止痛之功.笔者发现此方可以治疗男科及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康恒;许瑶;武昌学;张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联合火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20例.3组均以口服多西环素为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西黄胶囊加火针治疗,对照1组给予火针治疗,对照2组给予西黄胶囊治疗,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皮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在短期内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火针治疗中重度痤疮安全有效,复发率低,且两者有一定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文;杨志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面部走罐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面部走罐治疗.观察比较2组面神经分级2.0评分(FNGS 2.0)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结束后,FNGS 2.0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FNGS2.0评分在3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面部走罐配合针刺可加快周围性面瘫功能恢复,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作者:唐曦;殷坚;汤清平;刘申易;赵洁;阮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舒筋健腰丸治疗,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7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戚世雄;彭克坚;蒲祖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盆底肌训练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3d开始盆底肌训练,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盆底肌训练,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盆底肌训练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王清玉;许金琴;杨春妹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