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映菊;姜兴萍
《部队卫生防疫》是预选卫生士官任职培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对卫生员基本理论传授和培养学员进行卫生监督和树立大卫生观念的任务。然而,当前《部队卫生防疫》考试手段滞后,制约着基层部队卫生人才的培养。为此,有必要对《部队卫生防疫》考试考核的方式进行创新。
作者:杜祖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这5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解剖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优17(60.71%)例,良9(32.14%)例,中1(3.57%)例,差1(3.57%)例,优良率为92.851%。对照组中,优13(46.43%)例,良8(28.57%)例,中5(17.86%)例,差2(7.14%)例,优良率为75.00%。经过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智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对胃溃疡穿孔患者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均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奕;李丹;陈容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及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6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9(39.58%)例,有效28(58.33%)例,无效1(2.09%)例,总有效率为97.91%。对照组显效15(31.25%)例,有效25(52.08%)例,无效8(16.67%)例,总有效率为83.33%。经过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共有9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支气管炎7(14.58%)例,肺炎2(4.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共有4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支气管炎4(8.33%)例,肺炎0(0.0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权衡利弊,严密观察糖皮质激素的并发症,做到正确应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医院感染控制运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的门诊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再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期间的门诊护理管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环境卫生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空气、物体表面、手以及平均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运用门诊护理管理,不仅可以使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提高,还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甘露醇治疗面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面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80例患者,并实施随机对照分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采用甘露醇治疗,与此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优质护理法应用于甘露醇治疗面瘫患者的护理中科学、高效,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单用氨茶碱治疗,联合组实行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的综合疗法。持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的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明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于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编制相关的护理安全的管理方式。方法:主要是从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方式等几个方面去对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按照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给予相关的干预措施,以对妇产科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以及安全管理的能力加以提升。结果: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法律与服务意识淡薄,还有医护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充分,安全的管理制度有很大的漏洞。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建设有关的干预措施,对于清除安全隐患,并且提升妇产科护理水平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钮戌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9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126例生长发育障碍儿童的临床资料,询问病史并做常规检查,了解患儿家庭情况如有无遗传病史,父母的青春发育状况等。结果:上述患儿中,儿童生长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家族系矮小,性早熟,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底下。特发性早熟中男女比例是1∶4∶64。结论:加强对父母亲卫生健康知识的宣教,使生长发育障碍儿童及早就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李爱琴;靳学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其预后可造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的8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依从率和依从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出院半年后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两组患者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其中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为56.1%,依从率为66.0。再次住院患者42人。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为88.4%,依从率为96.2,再次住院患者19人。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依从率和再次住院人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再次住院率和依从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明显减少。
作者:唐月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首诊于眼科的鼻源性肿瘤,,以提升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首诊于眼科的40例鼻源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首诊于眼科的鼻源性肿瘤患者中,以筛窦囊肿为常见,占比52.5%,其次是鼻咽癌、额筛囊肿、蝶窦囊肿、上颌窦癌。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痛、眼球突出、内眦肿痛、眼睑肿胀、视力降低,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复视、流泪等症状。结论:鼻腔、鼻窦与眼部紧密关联,局部症状引发时,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快速诊断,对于原因不明者,应及早进行影像学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作者:马公明;轩凤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53例革兰染色阳性的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353例脑脊液革兰染色阳性标本中,培养阳性标本348份,培养阳性率98.5%;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36份占67.82%,革兰氏阴性菌105份占30.17%,真菌7份占2.01%;革兰氏阳性菌中以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药物敏感性强,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以亚胺培南药物敏感性强。结论:我院从脑脊液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并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有极强的敏感性,本次研究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经验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何均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46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使用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治疗,对照组产妇采用催产素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中、产后2h 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量、2h出血量和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和面色潮红等,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孕栓联合宫缩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分组护理制度的消化道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00例消化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00例。对于前一组患者,其在治疗期间采用的是我院制定的常规护理模式,而后一组患者则是采用的分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日常的工作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患者无论是在文书的书写合格率还是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分组护理制度之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压疮以及感染情况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该研究中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即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魏延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儿童急性阑尾炎病人中抽取50例,随机分为B组26例,A组24例,B组接受腹腔镜手术,A组病人接受开腹手术。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观察跟比较。结果:B组病人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比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阑尾炎病人,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感染率低,可以取得一个非常显著的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能提高病人身体康复速度,帮助病人尽早出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勇;吕晓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进行分析,总结其产生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62例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其大部分都发生在患者腹部手术4到14天时间内,对于这些患者,其治疗主要采用的是非手术治疗,患者在恢复之后出院。通过对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有30例患者治疗30天时间内恢复,还有30例患者治疗30到50天时间恢复正常,还有2例患者在术后71天后出院。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知,对于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有效的检查,可以通过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和胃镜检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检查,一般情况下,该疾病的治疗不需要采用手术。
作者:刘富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孕不育妇女的自身免疫抗体。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不孕不育妇女及60例近2年有生育史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来检测自身免疫抗体。结果:不孕不育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
作者:张艳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办法。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的237例患者进行研究,探究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是否受置管时间长短、化疗次数以及患者的年龄影响,探讨穿刺前、穿刺过程中、穿刺后的护理中的注意事项。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的患者是否感染与患者的置管时间长短、患者的化疗次数及年龄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当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王娜;濮英娜;景剑;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无痛胃肠镜用于消化内科临床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5.04-2016.04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诊治的96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胃肠道检查;研究组患者采取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92%(35/48)明显小于研究组患者的100%(48/4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1.25%(15/48)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10.42%(5/4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胃肠镜用于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可作为临床检查的佳选择。
作者:杜家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