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甘露醇治疗面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曾燕

关键词:优质护理, 甘露醇, 面瘫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甘露醇治疗面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面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80例患者,并实施随机对照分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采用甘露醇治疗,与此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优质护理法应用于甘露醇治疗面瘫患者的护理中科学、高效,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用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镜用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患者,治疗组3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8.7%,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形式,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陈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数字图书馆的飞速发展及网络资源的利用

    早在1992年7月1日,美国就已经提出了数字图书馆这个概念。初的目的是将有形载体的信息转变成数字信息,再通过数字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给读者。这样,即快捷,又便于检索。

    作者:董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施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吲达帕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应用缬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控制患者血压,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柳志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三次剖宫产合并脾破裂一例报道

    患者,女,35岁,停经38W,近四天来自觉下腹部切口疼痛明显,不规则,夜间较剧,来院检查,拟诊:1.孕5产2孕38W,LOA 待产;2.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3.妊娠合并巨大儿?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身高164cm,体重85kg。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07cm,估计胎儿大小4052g,胎方位LOA,胎心率146次/分。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凝血常规、生化组合符合妊娠生理,于2015年4月1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三次剖宫产+双侧输卵管结扎术。选择下腹正中直切口,术中见羊水清,以LOA 位取一女婴,评分9-10分,重3600g,胎盘胎膜自娩完整,清理宫腔,缝合子宫,结扎输卵管。清理腹腔时,患者主诉疼痛难忍,血压90/50mmHg,麻醉平面至胸6,左侧腹腔内有较多血块积聚,约200ml,予以清除后仍有持续性鲜血流出,考虑脾损伤致活动性出血可能大。予以另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快速输液。请外科会诊,改全麻(插气管插管)后取左上腹直肌探查切口,见脾脏肿大,脾脏大小约12*9*4cm,大网膜与脾脏下极粘连处有一撕裂创面,长约2cm,深约0.5CM,活动性出血,即行脾修补术,用中圆针四号线8字缝合,上盖蓓菱胶原蛋白海绵一块,出血停止。在脾下极放置引流管一根。术中出血1000ML,输液2000ML,输红细胞悬液400ML,术后补液抗炎治疗,7天拆线,愈合良好,痊愈出院。

    作者:马翠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实践探索

    目的:探讨实践应用品管圈后对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将收治的80例患者(2013年4月~2014年11月)分段随机化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前提下,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护理方案对患者能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评估及报道

    目的:评估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根据数字随机法把5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血糖、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2%,对照组总有效率58.6%,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糖、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理想,可以缩短生化指标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元涛;但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剂量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轻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小剂量氢氯噻嗪(12.5mg)治疗轻度高血压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与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对轻度高血压(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降压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就诊的的10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临床检查诊断结果,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和试验组(小剂量氢氯噻嗪12.5mg),每组各50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国际标准测量血压(mmhg),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小剂量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以及临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低血钾,试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轻度高血压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使用过程中应该检测电解质,以免引起低血钾。

    作者:王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小儿哮喘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小儿哮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哮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护理措施,随机分成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根据制定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及6个月内复发率、再次入院率。结果:研究组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以及再次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治疗效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红霞;苏小兰;揭育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在患者出院前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两组的研究调查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新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在初治“三无”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在初治“三无”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这段时期收治的60例初治“三无”肺结核的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宣教,实验组患者给予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观察两组患者饮食、服药以及复查等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能够自己合理饮食、正确掌握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定期复查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在初治“三无”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宛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羟考酮或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结肠镜诊疗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羟考酮或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对接受结肠镜诊疗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结肠镜诊疗术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羟考酮复合异丙酚对研究1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对研究2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研究1组和研究2组的结肠镜诊疗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的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羟考酮或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对接受结肠镜诊疗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庆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开展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会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急诊PCI要求技术含量极高,需要优良的团队配合和娴熟的技术力量支持,基层医院难以开展。本文就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5年11月所行急诊PCI治疗23例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肖小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解锁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实施康复护理和给予一般性监护,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IPROS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解锁精神病患者阴性症状,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孙晨;王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锦屏县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锦屏县小学生与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掌握情况,评价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成果,为持续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15个乡镇中随机抽取3个乡镇的中心完小4~6年级小学生及家庭主妇,采用统一调查表格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小学生调查问卷528份,家庭主妇调查问卷271份,对“人体缺碘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回答正确率为91.24%,对“预防缺碘好的方法是什么”回答正确率为86.23%,对“袋装盐上图案是什么含义”回答正确率为93.87%;家庭主妇与小学生正确回答正确率分别为92.01%和89.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P=0.06);不同年龄的家庭主妇回答问题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P=0.035),而不同年龄小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P=0.01)。结论:家庭主妇与小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掌握与年龄和授教育程度相关;应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全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是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的关键措施。

    作者:龙令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与总结妊娠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发病孕周、血糖监测结果,综合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胰岛素注射等进行治疗,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采取多种方式干预,提供正确合理的医疗护理措施。

    作者:唐玄;王丹;赵锡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实施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5例骨质疏松性31节椎体严重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Oswesty 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以及功能情况,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ODI评分及VAS评分。结果:本次所有患者均从单侧椎弓根入路进入到椎体前中1/3左右的部位,全部穿刺成功。影像学并发症包括8节骨水泥漏入椎间盘,20节椎体周围静脉引流,12节周围软组织,骨水泥椎管内漏椎体1节。但是所有患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本次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疼痛较轻,也有利于改善患者功能。

    作者:杨波;何斌;蔡小军;李代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肝癌缺失基因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石蜡包埋病理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另选取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DLC-1表达情况。结果:DLC-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4%(22/5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2%(P=0.005)和正常肝组织的10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1的表达与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侵袭倾向高低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HBsAg、肿瘤大小、AFP 浓度、纤维包膜及肝硬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DLC-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肿瘤TNM分期、侵袭倾向高低及病理分化程度有关,是肝癌预后的不良因素。

    作者:阮嘉后;彭鹏;何坤;胡泽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门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并将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后的肺部音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尿病低血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其预后可造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的8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依从率和依从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出院半年后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两组患者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其中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为56.1%,依从率为66.0。再次住院患者42人。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为88.4%,依从率为96.2,再次住院患者19人。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依从率和再次住院人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再次住院率和依从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明显减少。

    作者:唐月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首次行抗癫痫治疗的47例癫痫婴幼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的47例癫痫患儿为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对照组在原有抗癫痫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癫痫治疗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65.9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疗效肯定,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宋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