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卫
脐疗法是中医学中行之有效、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之一.现今随着临床中脐疗法的应用,其相关基础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操作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为进一步探寻古代医家脐疗法具体操作方法,笔者选择在针灸史中较有影响力的清代著名医家李学川的书籍《针灸逢源》进行研究,对书中所述脐疗法进行整理,以浅释脐疗法,冀望能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作者:迟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也有髋、肩以外四肢关节受累,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脊柱畸形与关节僵直[1],如不积极控制治疗,病情进展很快,可逐渐发展为整个脊柱自下而上的强直[2],本病属中医学“骨痹”、“肾痹”范畴,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肝肾精血亏虚,正气不固,感受寒邪,寒邪深侵入骨而发;或为风寒湿热诸邪乘虚入侵,痹阻经络,阴阳气血失调而发[3].临床上采用中药熏蒸、按摩、烫熨、中频、中药穴位贴敷、针灸等,并辅以相应护理,治疗效果显著[4].现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逄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火龙灸治疗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阳虚证患者给予1个疗程的火龙灸治疗.结果:痊愈7例(占12.3%),显效32例(占56.1%),无效18例(占31.6%),总有效率68.4%.结论:火龙灸治疗阳虚证疗效确切.
作者:彭彩钰;李建强;吴清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散结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益气散结法治疗,疗程为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1个月后为71.43%,治疗2个月后为91.43%,不同疗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积分及腺样体肥大程度不同疗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散结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许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该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属中医学“真心痛”、“厥心痛”、“胸痹”的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较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汪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髋关节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髋关节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肢周径差值与缩小率.结果:治疗组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8%、98%,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的46%、80%,两组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周径差值和缩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髋关节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桂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结果:综合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7.5%、90.0%,对照组分别为72.5%、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型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杨小兰;黄郁斌;温淑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对照组为7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接受临床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因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P<0.05).结论: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友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感冒的疗效.方法:对20例感冒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拔罐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愈15例,占75%;好转4例,占20%;无效1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感冒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葛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是在腰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及软骨(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或者麻木、发凉常波及至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此病好发年龄为20 ~ 40岁青壮年[1],症状常反复发作,呈慢性过程,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
作者:彭正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李孔定学术理论精辟,临床经验丰富.文章通过对李老大量原始医案及笔记的整理研究,总结了李老诊治崩漏的特点.李老认为崩漏其本在于冲任损伤、经血失约,其标是血瘀,治疗上将益气活血贯穿始终,重视因人制宜,提倡治中州以复旧,尊崇辨证论治与现代药理相结合,并自创驻崩汤.
作者:黄凤蝶;黄萍;韦满;沈其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高达9.7%.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常见的类型.由于患者患病后需要严格地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以及长期地就诊、用药,并且伴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部分患者有较重的经济负担和对疾病的恐惧感.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抑郁症.研究表明,每5个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患者中就有1个患有抑郁症[1].
作者:于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刘文峰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载,学验俱丰,善于将中医理论融会于内科常见病症,处方选药多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与传统中药理论,兼顾标本,并研制“糖利平胶囊”、“降脂抗凝颗粒”、“百部止咳糖浆”、“骨质增生胶囊”等院内制剂,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于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侍诊其左右,获益颇多,现将刘老寒温并用治疗胃溃疡之典型验案1则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郑亚青;王德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眼科严重的致盲疾病之一.眼底可见视网膜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甚至并发玻璃体积血等症状.根据眼底病变情况可将DR分为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时期DR的治疗,现代医学可采取口服改善视网膜微循环的药物、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等方式治疗,中医学采用中药口服、针灸、中药外治等方式治疗,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各个时期的DR均可达到可观的治疗效果.现将中西医治疗DR的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赵芳;缪晚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肾脏是常受累的重要器官,在我国肾活检病例中占继发性肾脏病的首位[1],狼疮性肾炎(LN)也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L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不能达到缓解,或缓解后复发[3].有学者对1999年至2011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所收录的核心期刊,具有西药对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LN论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LN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4].
作者:张兴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筋骨痛消丸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筋骨痛消丸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30例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髋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痛消丸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能有效缓解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功能障碍和疼痛等症状,效果优于单用硫酸氨基葡萄糖.
作者:李书良;刘立云;高书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香木活血散外敷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香木活血散外敷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80.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香木活血散外敷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强;周凯;朱明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究痔病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与保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湖南省内6家三级医院肛肠科门诊和住院部的痔病发作期患者978例,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痔病静息期志愿者285例,记录其性别、年龄、职业、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既往史及家族史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痔病发作期患者中,年龄大、喜食辛辣、长期久坐、家族有痔疮史以及有便秘、肠道炎症或妊娠史所占的比例比静息期志愿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性别及职业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痔病的发病与年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家族史、长期肠道刺激及妊娠史有关,与性别及职业无关.
作者:宾东华;李逵;王爱华;严健;曾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形疾病,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类型包括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1].加之病情危重,治疗棘手,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PMD在中医学隶属“痿证”范畴,而关于痿证的认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载.《素问·痿论》:“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重点阐述了因外邪浸淫或七情失常等原因造成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痿软失用而致痿的发病机制[2].笔者通过多方探究中医对痿证的论治,提出采用朝夕分补法治疗PMD的思路,现阐述如下.
作者:余思;陈卫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种感觉运动障碍疾病,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患病率为总人口的4%~29%,我国的患病率估计在0.7% ~7%左右.该病可见于各种年龄,女性多于男性.症状主要发生在双下肢,或仅限于一侧下肢,但亦可累及大腿和足部,上肢和手部则很少受累.该病属中医学“血痹”范畴,是由于脾肾亏虚、营卫气血不足,同时外感风寒之邪,血脉痹阻,血分滞而不通所致的一类疾病.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药灸并用治愈该病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