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跃;袁红霞
现代医学认为偏侧舞蹈症是因锥体外系病变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一侧肢体或单纯上、下肢在发生偏瘫后迅速或间隔一段时间出现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多以上肢表现重而下肢和面部相对较轻,情绪紧张时较明显,而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1].脑血管病是成人舞蹈症常见的病因,有回顾性分析显示脑血管病所致舞蹈症中以基底节病变为常见[2-3].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舞蹈症1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从痰凝和瘀血常互为因果、痰瘀同治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常用治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痰瘀为疑难怪病之根,危急病证之源,痰瘀同源,疾瘀互结.认为单纯活血化瘀并非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唯一方法.在实施痰瘀同治时需分清虚实,注重调理气机,气顺则痰消,气行则血行.
作者:焦毅;杨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血清Hcy与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中经络组(65例)及中脏腑组(35例)两个证型组.对以上两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脑梗死组的TC、TG、LDL-C、Hcy水平均升高,HDL-C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中经络组比较,中脏腑组的Hcy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C、TG和LDL-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代谢紊乱及血清Hcy表达水平升高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与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陈茁;王俊雄;鲁旭阳;罗大蓓;金醒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一种能发生于妇女一生中任何年龄的疾病,且30~40岁为发病的高峰[1].其特点为围绕月经期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哺乳期是女性的一个特殊时期,以奶水为纽带,将孩子和母亲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母亲的饮食和用药会通过血液的循环进入奶水中,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此时的用药虽然没有孕期时那么严苛,但也有许多禁忌.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念珠菌性阴道炎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琦;朱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就业单位对中药专业人才在专业知识及能力方面的需求,为调整专科层次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挑选样本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对中药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信息.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单位对我校中药专业人才工作的满意率较高,在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满意率均超过95%.结论:结果表明我校近几年来针对岗位需求和目标的培养模式是成功的.
作者:彭桂阳;林辉;陈斌;王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予小针刀疗法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电针疗法结合手法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海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介绍袁长津教授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经验.袁教授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患者素体禀赋不足,卫表不固,易感风寒,风寒之邪客于心脉而致胸阳不振,心阳亏虚则心失温煦而致胸闷、心悸;或情志所伤,忧思伤脾,暗耗心血.并将该症分型论治:心阳亏虚型,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施治;心脾两虚型,常用归脾汤治之;肝郁痰扰型,常用自拟柴芩温胆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
作者:肖劲锋;郭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究痔病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与保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湖南省内6家三级医院肛肠科门诊和住院部的痔病发作期患者978例,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痔病静息期志愿者285例,记录其性别、年龄、职业、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既往史及家族史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痔病发作期患者中,年龄大、喜食辛辣、长期久坐、家族有痔疮史以及有便秘、肠道炎症或妊娠史所占的比例比静息期志愿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性别及职业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痔病的发病与年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家族史、长期肠道刺激及妊娠史有关,与性别及职业无关.
作者:宾东华;李逵;王爱华;严健;曾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运用西药、物理治疗、中药、针灸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32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80%,总有效率达9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疗效确切.
作者:薄艳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危害人类的健康,据2008年我国居民第3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已成为国民首位死因[1].“医院卒中单元”即一般医院内建立的卒中单元,其强调对住院期间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目前,卒中单元为脑卒中治疗有效的方法已得到循证医学的肯定.然而针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继续康复治疗易被忽视或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正确指导,有研究指出,充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可大限度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2].陈少宗[3]提出我国有必要建立“社区卒中单元”.
作者:祁艳霞;牟善芳;赵木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火龙灸治疗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阳虚证患者给予1个疗程的火龙灸治疗.结果:痊愈7例(占12.3%),显效32例(占56.1%),无效18例(占31.6%),总有效率68.4%.结论:火龙灸治疗阳虚证疗效确切.
作者:彭彩钰;李建强;吴清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加强德育实训研究对于中医护理学实习生教学改革的具体作用.方法:抽取湖南省中医院新进护理学实习生100名,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名,观察组按照基础理论、技能实训、德育加强3大板块依次对观察组的学生进行培训,对照组实习生采取传统讲授方式进行培训.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两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比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满意率观察组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护理学实习考核中,加入德育实训研究,能够明显增强学生的个人认知度,显著提高医患关系处理能力.
作者:肖彤;熊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13年6~12月我院共有293例患者应用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第一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通过方案中患者对所采用的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进行分析,发现护士存在中医基础薄弱、辨证施护能力偏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服务流程存在不完善问题,医师对中医护理技术治疗的意识不强以及中医护理技术缺乏创新性,缺乏高水平的中医护理科研支撑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加强对护士中医基础知识系统培训,提高医师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意识和加强护士、医院、政府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夏丽荣;王家兰;李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豨桐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豨桐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骨康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膝关节液中TNF-α、NO含量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关节液中TNF-α、NO的含量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豨桐丸治疗KOA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惠膝功能,疗效满意.
作者:谢运华;李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伤寒论》149条载:“……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论述了痞满的主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历代医家多遵此说.对于痞满的治疗,仲景提出了多个方剂应用于临床,如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通过研究这些方剂的药物组成发现,其治疗的主要证候或为火邪中阻证[1],或为寒热错杂证,或为胃虚气逆证.明清以来,以叶天士、薛雪、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派使湿邪为患深入人心,弥补了仲景对于“痞满”论述的不足.本文就仲景对于痞满的证治及后世温病学派关于“湿痞”的证治作一浅析.
作者:杜红跃;袁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引起该症状的疾病涉及多个临床科室,并且各种疾病引起眩晕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西医多对症治疗,控制其特发症状,而中医重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通过“望、闻、问、切”确定导致该症状的病因,分析其症状,从而确立正确的理法方药.王季良老师从医30余年,临床治愈许多疑难杂症,现将其治疗眩晕1例介绍如下.
作者:牛淑娴;王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结果:综合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7.5%、90.0%,对照组分别为72.5%、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型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杨小兰;黄郁斌;温淑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鬼箭羽治疗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鬼箭羽煎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鬼箭羽治疗2型糖尿病血瘀证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
作者:李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组)、真武汤低剂量治疗组(C组)、真武汤高剂量治疗组(D组),每组10只,C、D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真武汤,连续5d.对B、C、D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4h,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于右心房取血,观察比较各组心肌丙二醛(MDA)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MDA、CK、CK-MB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组MDA、CK、CK-MB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比较,MDA、CK、CK-M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刘金星;徐美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戴安伟教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经验.戴教授认为,放射线是热毒之邪,易耗气伤阴.放射性肺炎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总属气阴两伤,兼有热毒、痰浊、血瘀.治疗以益气养阴、清肺化痰、解毒活血为大法.临床分为4型辨证论治.阴伤肺燥证,治以滋阴清热,润肺生津,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气虚血瘀证,治以补肺益气,活血化瘀,方用生脉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痰热郁肺证,治以清热解毒,清肺化痰,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毒热炽盛证,治以清热解毒,宣降肺热,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并自拟黄芪三参饮专方专治,疗效颇佳.附验案1例,以资佐证.
作者:马伟伟;戴安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