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范玉娥;鲍艳琳;丁莉

关键词:剖宫产,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及新进展 ,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2014年8月 -2015年4月随机抽取了12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患者的采取了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 ,剖宫产手术均能顺利完成 ,如期治愈出院.结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 ,加强对孕产妇的一般护理、专科合理和心理护理的充分结合应用 ,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总结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将我院在2014年2月 -2015年2月收治的75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的综合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甘露醇以及多巴胺联合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效率为94 .7%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7 .6% .结论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以及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应用.

    作者:樊柳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造成孕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 ,并讨论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孕妇148例 ,并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对造成孕妇出现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临床合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造成孕妇出现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流产史、生殖系统炎症、多胎妊娠、存在其他合并症等.结论 :临床中造成孕妇出现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较多 ,因此应对关键致病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 ,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以提高孕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程度.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剖宫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136 例产妇的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目的:对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 -2015 年2月间136 例剖宫产孕妇 ,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患者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以及麻醉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药物起效时间短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 0 .05.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9% ;对照组为14 .7%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 .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何思伟;毛小川;万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F M R1 基因缺失对生殖功能的影响的小鼠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和讨论 FM R1基因缺失对小鼠生殖功能的临床影响情况. 方法 :随机抽选实验室提供的 FM R1 基因敲除雄鼠20 只作为观察组 ,同时抽选同期的野生 FVB雄鼠20只作为对照组.将它们分别同30只野生 FVB雌鼠进行合笼 ,并对两组雄鼠的生殖功能情况以及雌鼠生育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 :两组雄鼠在各项精子指标、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平均产仔数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性不大 ,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但观察组的雌鼠受孕率以及雄性生育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的差异性显著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FMR1 基因缺失会显著降低雄鼠的生育率 ,但对精子指标、性激素水平等的影响不大.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精益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精益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作用.依据精益管理理念 ,制定医院药库标准化的流程 ,节省人力和物力. 通过精益管理模式 ,医院药库管理形成了高效、低耗的药品保障模式 ,提高了管理水平.精益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医院药库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并行管理 ,有利于药品的管理 ,值得推广.

    作者:杨国英;王国芳;沈永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软技能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为提高手术室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护理人才.对手术室护生进行合作与沟通、礼仪规范、观察思维、心理素质等软技能培训. 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和就业竞争力.

    作者:薛金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降低乳腺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问询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乳腺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问询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 ,确定降低乳腺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问询率为主题 ,按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分阶段实施各项措施 ,通过数据统计进行现状调研与原因分析 ,并确定活动方案. 结果 :乳腺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问询率由活动前期的65% 下降到活动后的35% . 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问询率 ,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营造良好就医环境.

    作者:马艳丽;燕素珍;郭春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目标治疗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目标治疗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 月~2014年9 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12 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各有患儿56例 ,给予对照组患儿经验治疗 ,给予观察组患儿具有针对性的治疗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结束后在体温、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呼吸道感染患儿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5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 ,52例患儿用药合理 ;对照组5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 ,40例患儿用药合理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时 ,应此采用目标治疗 ,其治疗效果较好 ,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祖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肛瘘手术 76 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肛瘘的诊断方法及采用瘘管切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肛瘘患者 ,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瘘管切开术加以治疗 ,观察组同时辅以中药坐浴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 ,治愈率为97 .4% ,均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高位挂线脱落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肛瘘患者比单纯手术方式效果更好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促进其瘘管尽快愈合 ,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乃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安体舒通对阵发性房颤的作用

    目的:本文拟通过观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安体舒通对阵发性 AF发生情况的影响 ,探讨安体舒通对 AF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择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的阵发性房颤患265例 ,分为两组 ,干预组(132 例)给予安体舒通 20 mg/d ,对照组(133 例)不予安体舒通治疗.随访18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浓度变化和房颤的发作情况. 结果 :干预组给予安体舒通治疗18个月后醛固酮水平较前明显降低 ,房颤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减小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 结论 :安体舒通可以有效减少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生的频率以及持续时间.

    作者:邓铁锁;程功;王毅;曹钦;杨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的比较

    目的:探讨0 .1%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将84 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0 .1% 左旋布比卡因组(A组)和0 .1% 布比卡因组(B组) ,每组42例.观察并记录二组产妇术后4h、8h、12h、24h、36h、48h 内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以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 VAS 评分、改良 Bromage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 ).结论 :0 .1%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吗啡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

    作者:黄艳;刘纳新;黄杏琼;江金环;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探讨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70例 ,对其临床症状、伴随疾病、X线表现、年龄、病因及四联疗法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 ,溃疡愈合率为97 .1% ,H p转阴率为97 .1% .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胆汁反流和胃排空延缓 ,与药物因素、遗传因素、胃肠肽的作用、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对病因进行正确诊断 ,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可提高治愈率 ,降低溃疡复发率.

    作者:陈宝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都匀市绿茵湖办事处高血压筛查情况分析

    目的:对都均市绿茵湖办事处2014年高血压早期筛查情况进行总结 ,分析高血压的发生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办事处辖区内5792名3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高血压早期筛查活动 ,将其中确诊为高血压的33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 ,通过调查问卷对其高血压的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792 名常住人口中共筛查出高血压患者 330 例 ,高血压发生率为 5 .69% ;其中 1 级高血压 77 例(1 .33% ) ,2 级高血压 214 例(3畅69% ) ,3级高血压39 例(0 .67% );经调查发现睡眠不足、久坐、口味偏咸以及肥胖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 :在高血压早期筛查中要将具有不良习惯的高危风险患者作为重点筛查对象 ,并开展相应的健康宣教 ,以提高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效果.

    作者:许小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信息化技术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信息化技术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介入导管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在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中 ,分析探讨该方式对于导管室手术相关信息与物资管理及护理工作实施信息数据化管理效果.结果 :通过介入导管室实施信息化管理后 ,患者个人手术资料信息以及物品库存详细情况均实现了科学有效的量化管理.结论 :合理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导管室进行量化管理 ,能够有效保证导管室中护理管理的良好状态 ,并实现了现代化、数据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东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摄片时全面降低病人辐射的新装置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防护装置.背景技术病人在做局部医学影像(放射)检查时 ,为了防止人体非影像检查部位受到放射损害 ,目前一般是将防护隔离罩布做成围裙、隔离衣、帽、脖套等可穿戴遮挡的用品 ,在做影像(放射)检查前佩带或遮挡在病人非检查的部位.上述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也存在不足 ,首先使用前要对病人做防护的指导 ,每个病人因理解有差异 ,延长了影像检查的时间 ;同时将上述防护用品接触病人身体重复使用 ,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而在大型医院每天有大量病人作检查 ,如果对防护用品一人一换做消毒处理 ,工作量大且成本高 ;再者 ,上述防护用品都要用重量较大的铅 ,给老、弱、残、孕、急的病人佩带 ,身体承受的负担大 ,容易产生不适感.

    作者:冷珊珊;杨志成;高玉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X 线引导下经椎间孔双针穿刺技术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在X线引导下经椎间孔双针穿刺技术在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临床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36例 ,女性患者24例 ,患者年龄在23岁至56岁之间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 ,每组各30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X线引导下经椎间孔双针穿刺技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患侧小关节内侧缘或椎板外切迹进行硬膜外侧间隙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对比 ,对照组患者穿刺治疗时间约为15.6±2.8min,观察组患者穿刺治疗时间约为11.3±1.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次 ,观察组患者病症治疗有效率约为9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 .结论 :X线引导下经椎间孔双针穿刺技术进行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宫朝晖;杨梅;宫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 年4月 -2014 年4月来我院择期手术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单用氯胺酮麻醉 ,观察组利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术中 ,诱导后以及术后 HR以及 MAP明显下降 ,在围手术期内 ,对比组有2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60 .53% ;观察组有5例出现了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13 .16% ,和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明显较少 ,P<0 .05.结论 :在对小儿患者实施麻醉过程中 ,使用异丙酚 ,氯胺酮联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 ,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赵亚兵;杨杰;邓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护理质量管理督导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临床科室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小组 ,以护理质量为导向 ,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考核标准进行修改 ,对其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技能等进行评估 ,全面落实护理质量改进项目 ,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率. 结果 :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实施后 ,医院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技能指标合格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 ,表明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 ,通过采用护理质量管理督导的方式 ,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极大的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马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作用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 年5月我院收治的76 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 ,按照抽签法分为治疗组38例(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对照组患者感染、营养不良、静脉血栓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31 .57% ,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 .15% ,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 .05 ).结论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蓉;黄伟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观察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以肾炎康联合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24 h蛋白尿、测肾小球滤过率(GER)、滤过分数(EF)和肾有效血流量(ERPF)指标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优于单项依那普利治疗.

    作者:杜玉生;仲崇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