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光先
肿胀是创伤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四肢骨折后无论是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或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肢长时间肿胀者均较多见,如果处理不当,可出现伤口愈合时间延长、伤口感染等,也往往容易导致肢体关节僵硬、粘连,严重影响其肢体功能恢复.笔者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活血消肿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45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放军;邹旦;彭六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随着近年交通运输业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此类损伤也日趋增多,髋臼相对而言解剖复杂,为重要的承重关节,活动度大,要求恢复程度高.笔者于2001年1月~2007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易汉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由腰椎退行性变,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为临床常见病[1].研究证实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经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与治愈.目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笔者自2009年5月~11月采用腰椎牵引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腰椎牵引治疗的40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波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笔者于2007年7月~2009年6月采用产后消毒液治疗外阴产伤合并感染者15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碘伏液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杰;张彦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骨性关节炎(OA)是以局灶性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软骨下骨质硬化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是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骨性关节炎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衰老、创伤、劳损、肥胖、遗传和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现代社会人均寿命的增长,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关节外科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自2007年来,笔者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膝OA30例,取得良好效果,并与单用透明质酸纳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世军;卢敏;龚志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1.8%,对照组为 82.35 ,两组比较,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金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常见原因.笔者自2008年3月~2009年3月采用腰腿痛方合腰椎牵引治疗本病3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并与单用腰椎牵引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回东;余健;刘兴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笔者从2001年6月~2008年6月采用针刀松解枢椎加寰枢椎整复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1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采用针刺加寰枢椎整复术治疗的7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临床上早期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消瘦或肥胖、疲乏无力等症状,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
作者:蔡光先;戴飞跃;宁泽璞;陈志鹏;谭英;常小荣;曾序球;兰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于2005年1月~2007年1月采用牵引、推拿结合消炎散外敷治疗本病7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牵引、推拿治疗的6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哲享;吴官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降脂清冲剂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7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101例,治疗组采用降脂清冲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仅为78.2%,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降脂清冲剂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明显.
作者:温秀清;曾宪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6个月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稳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丙肝肝硬化疗效满意.
作者:胡淑霞;毛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生血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P<0.01.结论:健脾生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
作者:钟新林;谢军;武晓兰;彭红卫;欧为;许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痛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mALB、尿β2-MG和血β2-MG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疗效较好.
作者:向理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查房,能反映护士对护理程序掌握的程度,体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护理管理者对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每个步骤的评价,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1].整体护理查房对于提高护理学科建设和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近5年时间我院护理部共下科室对86次护理查房组织考核小组进行质量评价,通过每次查房不断完善质量评价标准,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雷秋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医药的价值毋庸置疑.在<二十四史>中,记载着中国历史上发生无数次瘟疫均未过度蔓延,并迅速解决.在许多古代名中医的史传中,也都有中药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中医药作为现实存在我们生活中对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中药对于骨折的治疗有着显著疗效,从改善血液循环,对血肿的作用,促进钙盐的沉积,提高骨痂的生物力学性能,促进基质胶原的合成,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提高微量元素的含量,刺激骨生长因子的分泌与合成等方面促进骨折的愈合.
作者:陈文;祁开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呼吸门诊、急诊常见病症,目前尚无法确定上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咳嗽是否是有鼻后滴流综合征或直接刺激或上呼吸道咳嗽受体炎症引起,2006年美国咳嗽诊治指南编撰委员会一致建议称为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awy cough syndrome,UACS).其有咳嗽、咳痰外,通常还有咽喉部流感、口咽粘液附着、频繁清喉咽痒不适或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有时可出现声音嘶哑,甚至说话也诱发咳嗽.笔者近期用止嗽僵蝉汤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4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淼雄;莫凤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患者冠脉斑块破裂出血,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严重影响冠脉血流所致,且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这表明血栓形成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于2004~200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6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的52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士杰;刘汉胜;田素琴;何林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目前常见的脊柱相关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本病的发病人群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而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无外乎保守治疗、微创介入和开放手术治疗.笔者自2007年9月~2009年9月采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ous cervical discectomy,PCD)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8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立刚;唐炳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系由于生理性衰老、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以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期所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种常见难治病.其发病率为10%~15%.临床以烘热、多汗、急躁、月经紊乱等为主症,严重时可影响生活及工作.西医对此无特殊疗法,多采用激素及镇静剂治疗,疗效不佳,且有一定副反应.自2007~2008年间,笔者运用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8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华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