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

黄士杰;刘汉胜;田素琴;何林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患者冠脉斑块破裂出血,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严重影响冠脉血流所致,且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这表明血栓形成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于2004~200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6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的52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止嗽僵蝉汤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42例

    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呼吸门诊、急诊常见病症,目前尚无法确定上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咳嗽是否是有鼻后滴流综合征或直接刺激或上呼吸道咳嗽受体炎症引起,2006年美国咳嗽诊治指南编撰委员会一致建议称为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awy cough syndrome,UACS).其有咳嗽、咳痰外,通常还有咽喉部流感、口咽粘液附着、频繁清喉咽痒不适或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有时可出现声音嘶哑,甚至说话也诱发咳嗽.笔者近期用止嗽僵蝉汤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4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淼雄;莫凤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85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目前常见的脊柱相关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本病的发病人群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而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无外乎保守治疗、微创介入和开放手术治疗.笔者自2007年9月~2009年9月采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ous cervical discectomy,PCD)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8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立刚;唐炳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或硬膜囊而产生的以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病症.LDH多发生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其发病部位以腰4~5之间多.现笔者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LDH的近况概述如下.

    作者:唐皓;仇湘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牵引推拿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于2005年1月~2007年1月采用牵引、推拿结合消炎散外敷治疗本病7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牵引、推拿治疗的6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哲享;吴官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前列清浊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0例总结

    目的:观察前列清浊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前列清浊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前列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清浊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尹跃兵;贺菊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丙肝肝硬化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6个月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稳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丙肝肝硬化疗效满意.

    作者:胡淑霞;毛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地榆烧伤灵治疗烧伤80例

    地榆烧伤灵是经多年临床观察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主要用于烧伤的治疗,具有凉血、止痛、抑制创面感染和渗液、消炎、生肌、促进上皮生长等作用.笔者近年来采用地榆烧伤灵治疗Ⅱ度烧伤患者8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8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患者冠脉斑块破裂出血,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严重影响冠脉血流所致,且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这表明血栓形成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于2004~200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6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的52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士杰;刘汉胜;田素琴;何林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伤跌打胶囊促进实验性家兔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骨伤科病人在我国中医医院的病源中占有较大比例,中医药治疗骨折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药治疗骨折疾病的机理主要是提高细胞的活性,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生成,从而缩短骨痂形成的时间,提高骨痂的质量,促进骨折愈合[1].

    作者:唐柏平;伍三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RP-HPLC测定大黄(庶虫)虫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大黄(庶虫)虫丸由黄芩、大黄、熟地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治疗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赢瘦、经闭不行等功效.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压病、脑血栓、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白血l病、静脉邮张并发症与后遗症以及外科、妇科、皮肤科、神经科等疾病[1].为有效控制本制剂质量,笔者采用HPLC法对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了含量测定,现介绍如下

    作者:贺晓玲;贺洪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疼痛是骨科术后常见的一种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的伤口愈合.目前临床上对于骨科术后病人在进行镇痛治疗的同时,护理干预已作为一种有效措施被广泛用于临床.现笔者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益气聪明汤化裁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西药配合针刺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聪明汤化裁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等主要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化裁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新;刘柏炎;蔺晓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驱风镇痛胶囊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特征.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驱风镇痛胶囊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0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与用鱼南贝特片配合推拿治疗的12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微肠舒安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4例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特效药物,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笔者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超微颗粒肠舒安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4例,疗效较满意,并与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的64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云峰;谢德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标准化、规范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成熟度的标志.中医药标准起草和制定的过程是对中医药学术进行整理、研究和提升的过程,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标准化战略已成为中医发展的战略之一.本文试图总结前段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成绩,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作者:蔡光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98例总结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仅为69.57%,两组比较,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作者:彭金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64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而对照组仅为73.43%,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在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透明质酸酶及腹水消退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有明显疗效.

    作者:宋原敏;祝勇;黄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混合痔300例总结

    目的:观察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剪口结扎结合PPH术、剪口结扎术及PPH术;通过直肠多普勒超声检测3组术后痔血管的大峰值流速(PSV)、小峰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观察残留赘皮、痔核脱出、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结果:剪口结扎结合PPH组在术后PSV、EDV、RI、PI等方面明显低于两对照组;术后残留赘皮、内痔回缩不良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PPH组;在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剪口结扎组,在疗效方面优于两对照组.结果:剪口结扎结合PPH术能够拓展PPH术适应证范围.有效地保护了肛垫,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永恒;刘海光;刘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补肾益气方治疗先兆流产60例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本病可发展为难免流产、稽留流产,严重影响了孕妇的身心健康.中医认为,先兆流产多属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冲任不固,损伤胎元,引起胎动不安而致流产.现代医学认为,流产的发生与免疫因素有关,抗心磷脂抗体(AcA)是一种累积多系统、多脏器,并呈现在细胞膜上的自身抗体.近年研究表明,该抗体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及心血管、血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密切关系[1],消除AcA抗体是减少流产的重要环节.而中医药在生殖免疫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笔者采用补肾益气方治疗先兆流产AcA阳性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24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将7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4例用中药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1组用阿昔洛韦治疗,对照2组用斯奇康合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2个月后治疗组分别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阿昔洛韦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口服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中远期疗效确切,治疗后12个月内抗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黄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