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书维;林怀德;朱丽臻
清脾饮源于<济生方>,由青皮、川朴、白术、草果、柴胡、茯苓、黄芩、法夏、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和解表里、健脾化痰之功.适用于湿温病,热重寒轻,胸膈痞满,不思饮食,口苦咽干,心烦渴饮,小便黄赤,脉弦数等.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清脾饮治疗各种内科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谭广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石板大青汤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7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37例服用石板大青汤,对照组60例按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板大青汤治疗外感高热在退热起效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及复发率方面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徐永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服六味安消胶囊,对照组服莫沙必利,两组均连服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周燕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放射性肠炎是盆、腹腔肿瘤尤其是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伴有粘液便或血便,肠粘膜充血、水肿,进而形成溃疡及合并出血,甚至肠穿孔形成瘘,以直肠多见.
作者:唐清珠;陈鸣旺;顾成义;王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及耐药性,如恶心、干呕、皮疹、便秘、腹泻、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作者:付为国;杜继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自1992年Masquelet等[1]和1994年Hasegawa等[2]报道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1/3和足踝部创面的成功经验以来,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顺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电脑的普及,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颈性眩晕呈明显增长的趋势.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定旋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40例,疗效满意,并与用维脑路通及川芎嗪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文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27.9%,而对照组仅为16.9%,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疗效明显.
作者:李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临床上改六味地黄丸为汤剂,通过方剂加减,调整剂量,应用于临床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笔者就近5年来有关六味地黄汤的临床应用情况概逑如下.
作者:林玉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4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播散期用中药Ⅰ方,缓解期用中药Ⅱ方,同时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57.2%,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蔡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4.4%和97.4%,而对照组仅为61.5%和84.6%,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作者:左旭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通脉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PR)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医辨证为阴虚痰瘀阻络证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滋肾活血通脉片治疗.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3%、87.09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心电图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CPR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肾活血通脉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李晓屏;帅云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弱视是青少年常见病,病机复杂,多见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矫正视力低于0.9,无完善双眼视功能和精细的立体视觉,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考学和职业选择[1].
作者:刘文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炎性疾病,是耳科常见的致聋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咽鼓管阻塞、局部感染、免疫反应等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1].
作者:龚兴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中肾性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中占第一位,约占其总数的70%.
作者:魏国;张立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笔者自2003年5月以来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各种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较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胜利;谭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其治疗方法有石膏固定、钢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交锁钉固定及小夹板骨牵引固定.笔者于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骨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80例,疗效满意,并与用钢板、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保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吴润秋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师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李聪甫.从医30余年,在内科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脾胃病、肾病等疑难病症的中医诊治颇有心得.
作者:肖碧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它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
作者:徐丽霞;顾晴;钟静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左心衰伴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4%,而对照组仅为68.18%,两组比较,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伴心源性休克可在早期有效改善患者低血压和低灌注状况.
作者:彭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