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8例临床观察

彭筱平

关键词:心肌病, 充血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观察两组主要症状改善及转归、超声心动图结果及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显著改善,LVEF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明显.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升降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总结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加味升降散治疗,对照组60例用乙肝解毒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而对照组仅为70%,两组比较,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具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促进肝脏代谢和抑制病毒复制的功能.

    作者:许书维;林怀德;朱丽臻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38例总结

    目的:观察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服六味安消胶囊,对照组服莫沙必利,两组均连服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周燕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48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27.9%,而对照组仅为16.9%,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疗效明显.

    作者:李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医学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认识和治疗概述

    心脏神经官能症,也称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简称心脏神经症,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植物神经功能造成心血管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症,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

    作者:肖怡;赵志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放射性肠炎36例

    放射性肠炎是盆、腹腔肿瘤尤其是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伴有粘液便或血便,肠粘膜充血、水肿,进而形成溃疡及合并出血,甚至肠穿孔形成瘘,以直肠多见.

    作者:唐清珠;陈鸣旺;顾成义;王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炎性疾病,是耳科常见的致聋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咽鼓管阻塞、局部感染、免疫反应等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1].

    作者:龚兴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微调整脊推拿法治疗颈后肌筋膜综合征192例

    自2004年起,笔者采用微调整脊推拿法治疗颈后肌筋膜综合征192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用电针治疗的18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一宾;宿绍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产后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为产后尿潴留.多由以下原因引起:(1)环境因素:产妇不习惯在床上排尿,或排尿环境恶劣而致尿潴留.(2)产程延长:膀胱三角区受婴儿头先露出而致其压迫时间过长,粘膜充血水肿,造成排尿困难.(3)机体原因:腹壁由于妊娠时扩张松弛,产后腹压下降,逼尿肌收缩乏力,致无力排尿.

    作者:肖道梅;杨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针刀治疗足跟痛51例

    足跟痛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组织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临床上引起足跟痛的原因很多,有足跟骨骨质增生、跟骨脂肪垫变性、跖腱膜炎等,但跟骨骨质增生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且以足跟底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作者:彭运国;钟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吴润秋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

    吴润秋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师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李聪甫.从医30余年,在内科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脾胃病、肾病等疑难病症的中医诊治颇有心得.

    作者:肖碧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4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符合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的患儿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沙棘干乳剂,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巧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8例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时间长,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和骨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常见于膝关节.其发病机制目前不清楚,多认为与衰老、炎症、长期负重及代谢有关.

    作者:郑文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手法复位骨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成人胫腓骨骨折40例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其治疗方法有石膏固定、钢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交锁钉固定及小夹板骨牵引固定.笔者于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骨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80例,疗效满意,并与用钢板、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保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裸花紫珠片对寻常性痤疮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对痤疮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裸花紫珠片和四环素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同时以45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裸花紫珠片能够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促进皮损修复.

    作者:钱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清脾饮临床运用举隅

    清脾饮源于<济生方>,由青皮、川朴、白术、草果、柴胡、茯苓、黄芩、法夏、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和解表里、健脾化痰之功.适用于湿温病,热重寒轻,胸膈痞满,不思饮食,口苦咽干,心烦渴饮,小便黄赤,脉弦数等.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清脾饮治疗各种内科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谭广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6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4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播散期用中药Ⅰ方,缓解期用中药Ⅱ方,同时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57.2%,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蔡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9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4.4%和97.4%,而对照组仅为61.5%和84.6%,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作者:左旭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2例

    桡骨远端复杂骨折是指桡骨远端不稳定关节内骨折,其骨折端严重粉碎,属于AO/ASIF分型中C2型、C3型.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82例,效果满意,并与单用西医手术治疗的7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晓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的影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黑便、呕血、头昏、心悸等,大量出血还可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作者:徐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针刺按摩结合增视明目仪治疗青少年弱视43例

    弱视是青少年常见病,病机复杂,多见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矫正视力低于0.9,无完善双眼视功能和精细的立体视觉,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考学和职业选择[1].

    作者:刘文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