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淑婵;田甜;吴钟彪
目的:探讨艾条熏灸神阙穴用于防治老年患者腰椎骨折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艾条熏灸神阙穴,对比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便秘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条熏灸神阙穴用于防治老年患者腰椎骨折后便秘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便秘问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凤云;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分析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认为本病的发生起于脾肾气虚,固摄失权,加之瘀血、痰湿阻滞肾络,精微从尿中漏出,故治以健脾固肾、化瘀通络.
作者:吕树泉;张淑芳;苏秀海;王元松;郭瑞卿;刘爱茹;王猛;马凌云;于文霞;宋慧丽;韩中千;迟秀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究针刺人迎穴对SHR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H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人迎组和模型组,另取10只WKY雄性大鼠为对照组.人迎组每天针刺人迎穴,模型组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共28 d,结束后取材,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并对关键基因进行PCR技术验证.结果:模型组大鼠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人迎组大鼠血压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不同组别之间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基因数据分析显示有129个上调,243个下调;与模型组比较,人迎组有167个上调,188个下调.PCR结果显示:干预前模型组基因KLK1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模型组基因KLK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模型组基因EPHX2和CHI3L1表达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的数据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针刺人迎穴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影响其下丘脑中有关基因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抗炎、基因EPHX2、KLK1和CHI3L1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瑞利;郭长青;郭妍;石学敏;芦娟;马田;安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短时间内发生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文献报道近20%住院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是由药物引起的肾损伤[1],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可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间质性肾炎,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60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人,因“发现血肌酐升高2周,恶心干呕1d”于2014年5月15日至深圳市中医院住院治疗.
作者:林炽甄;郑义侯;熊吉龙;邵牧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颗粒联合痛经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222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58例,痛经贴组56例,血府逐瘀组55例,西药对照组53例.痛经贴组在关元穴贴痛经贴,血府逐瘀组内服血府逐瘀颗粒,联合治疗组为痛经贴组与血府逐瘀组治疗叠加,西药对照组内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各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各组疗效、痛经症状评分、外周血血清PGE2、PGF2α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痛经症状评分较其他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对外周血PGE2、PGF2α水平的影响优于其他治疗组(P<0.01).结论:痛经贴联合血府逐瘀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确切,优于单用痛经贴或血府逐瘀颗粒,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PGE2、PGF2α水平有关.
作者:黄群;林辉;王萍;王南苏;王圆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欧阳群教授现为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特聘专家,师从著名针灸专家贺惠吾老先生,从事中医针灸医、教、研工作50余载,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终身特殊津贴.其运用腕踝针对脑外伤后头痛、慢性胆囊炎、流涎等疾病,单用或配合针刺确有速效,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笔者有幸跟从欧阳教授临证学习,特选3则验案介绍.
作者:李世安;刘初容;曾晓林;许淑清;张新斐;欧阳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丹参制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13-2015年丹参制剂销售金额和用量,对销售金额、DDDs、DDC、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3-2015年丹参制剂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DDDs同步性合理.结论:我院丹参制剂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孙家艳;茅渊;朱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养血柔肝汤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肱骨内上髁炎肝血不足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舒筋洗外用颗粒及复方辣椒贴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柔肝汤治疗,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肘关节功能以及握力.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优良率(70.0%)明显高于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DE Boer YA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DE Boer YA肘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上肢握力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上肢握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柔肝汤治疗肱骨内上髁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梁伟春;黎清斌;劳永锵;王明爽;胡永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现代中医对于肿瘤的治疗大多从虚、痰、瘀、血、毒入手,以扶正固本、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等为治则治法,极少用到温阳解郁.认为抑郁是肿瘤病机的关键,抑郁阳虚是肿瘤病机的主要特点,五脏六腑之郁都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临床上在以温阳解郁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应用温阳与解郁并用、身心同调的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甚佳.
作者:刘登义;曹建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整理陈海教授运用中医三焦理论治疗小儿鼾症的临证经验.陈教授将小儿鼾症分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调理期.虽分而论之,但总以肺、脾、肾三焦气机不利,而痰湿蕴结为主要病机,施治则注重因人、因地制宜,结合宣教和调护.其临证思路集中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诊治理论.
作者:刘湘;李际强;李凯;陈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通过搜集近10年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试验文献,得出癌性发热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现研究多从虚实两方面来探讨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虚的病机有气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以及复合因素虚证发热;实的病机多为热毒炽盛、痰湿内蕴、血瘀发热,所有证型中以阴虚证为常见等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辨治癌性发热疗效显著优于西医,无明显副作用且疗效更持久.
作者:燕晓茹;张培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经效产宝》一书,其原文多被引用于各医籍中,通过对比凌氏刻本《经效产宝》原文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妇人大全良方》《医方类聚》《本草纲目》《女科经纶》等医籍中引用《经效产宝》的相关条文,统计出各医籍中引用《经效产宝》原文的条数,并对其内容进行对比研究,统计出其中相似的条文,有差异的条文,以及《经效产宝》原文中未收录的佚文,以期完善和纠正凌氏《经效产宝》中内容的不足.
作者:杨妮楠;王育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介绍了医院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的实践经验,根据学员不同学历层次水平开展分层分类考核,为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钟兴华;王燕;黄恩;王琢青;黄豪敏;何伟;李梓廉;陈铁宏;李文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脉象与用药间的关联关系.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脉诊的医案,建立《临证指南医案》脉象与用药数据表,用Apriori算法对脉象与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有609则医案记载脉象,置信度≥0.7的脉象-用药关联规则有“芤脉=>人参”“微脉=>附子”;置信度≥0.7的用药-脉象关联规则有“糯稻根=>数脉”“菊花叶=>数脉”“苦参=>弦脉”.结论:《临证指南医案》重视辨脉用药,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朱昊如;韩菁婕;贾子尧;郑虎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介绍和反恩对海外西医学生进行中医针灸短训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以探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培训使海外西医学子将中西医结合融会贯通,基本掌握中医诊断和熟悉针灸推拿规范操作.
作者:蔡晓雯;钟正;黄泳;曲姗姗;肖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综述了现代医家临床应用附子类方治疗皮肤病的现状,附子类方作为经方之一大类方,虽常用于治疗阴寒里证,但在皮肤科疾病中亦多有应用.
作者:郑玉娇;武梦依;张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基于大肠的重吸收和分泌等生理功能,阐述“津”与“大肠主津”的具体内涵,从而探讨“津”与大肠病证的相关性,以及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癌的形成、癌的侵袭转移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药论治结直肠癌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作者:邱凤;郑川;祝捷;严然;由凤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建库至2016年10月发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5项研究,合计4,65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治疗组痰菌阴转率[RR=1.30,95%CI(1.22,1.39),P<0.000,01]、病灶吸收率[RR=1.08,95% CI(1.01,1.14),P<0.000,01]、中医证候改善率[RR=1.23,95% CI(1.17,1.29),P<0.000,01]、空洞闭合率[RR=1.26,95% CI(1.17,1.35),P<0.000,01]以及临床综合疗效[RR=1.30,95%CI(1.21,1.39),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65,95%CI(0.58,0.74),P<0.0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较单纯西药化疗安全且有效,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金昕;谢和宾;曾鸿;刘艳科;张婷;曹仕鹏;尹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快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快针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TNF-α、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针灸,并能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朱勇;张鹏宇;宋晓乐;陈宏伟;王秋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证不同证型的血脂及血糖指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非痰瘀组和痰瘀组.痰瘀组分为痰证组、瘀证组、痰瘀互结证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TC、TG、HDL-C、LDL-C、FINS、ISI、FBG.结果:非痰瘀证组TC、TG、LDL-C、FINS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DL-C、IS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痰瘀证组TC、TG、LDL-C、FINS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HDL-C、ISI明显低于非痰瘀证组(P<0.05).TC、TG、LDL-C、FINS水平按痰证组、痰瘀互结证组、瘀证组依次升高(P<0.05),HDL-C、ISI则按痰证组、痰瘀互结证组、瘀证组依次降低(P<0.05).结论:痰瘀证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证型,患者TC、TG、LDL-C、FINS水平明显升高,HDL-C、ISI则明显降低.
作者:侯王君;高媛媛;庄贺;薛一涛;刘伟;赵衍刚;庄慧魁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