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霞
目的:探讨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应用西门子MicroScan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临床分离得到的4500例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8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5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外排泵adeABC基因系统.结果:4500株鲍曼不动杆菌均检出adeB外排基因、armA和aac(3)-Ⅰ、aac(6)-Ⅰ、ant(3″)-Ⅰ基因,其余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4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出率很小.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与细菌产生的adeB外排基因、armA这一种16SRNA甲基化酶基因和aac(3)-Ⅰ、aac(6)-Ⅰ、ant(3″)-Ⅰ这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有关.
作者:袁任逸;胡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小儿采血是件难度很大的工作,表现为患儿的不配合和家长的焦虑.本文主要探讨采血前与家长和小儿的沟通策略.
作者:晋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8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其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对其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5%,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1.4%,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行人性化护理能够取得理想临床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尽早康复,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陆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导致的心肌损伤患儿23例,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两组患儿都进行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除此以外再采用磷酸肌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变化.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整体有效率为92.85%,心肌酶明显得到改善并恢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患儿的整体有效率为77.77%.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导致心肌损伤的患儿给予磷酸肌酸治疗,加速临床症状的消失,可明显的改善预后.
作者:周垦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及临床处理体会.方法对我院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以及分娩方式.结果:导致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是胎头位置异常,共115例(73.28%),其后依次为产力异常22例(14.01%),产道异常20例(12.74%)终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为113例(71.97%),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44例(28.02%).结论:头位难产的发病率很高,主要的原因为胎头位置异常,处理不当会增加对母婴的危害,需要在分娩过程中进行密切的监测,选择为合适的分娩方式,减少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尤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盆腔炎性疾病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多因妇科手术后、性传播疾病感染、流产、产后细菌入侵创面所致,往往波及卵巢、输卵管、子宫及周围结缔组织等,若治疗不及时,则易诱发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骸部酸痛、低热、精神不振、失眠等症状,危及妇女身心健康.近年来西医主张以消炎为主,中医主张予以内治法、外治法.本文主要从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慢性盆腔疼痛的特点出发,深入探究其诊治方案,旨在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吴培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钬碎石的临床应用优缺点和价值.方法:选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200例:男121例,女79例.年龄23-67岁,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2组例数、性别、年龄、结石部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果:2种治疗方法中的结石清除率,通过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传统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明显较高.结论:严格把握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钬碎石的适应症,该治疗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不能完全取代原来传统的手术取石治疗方法.
作者:刘连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在恢复期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30例脑梗死发病4周的患者,行常规及功能MRI检查,包括DTI、MRS扫描,并在发病后12周、半年后再次行该检查,在检查同时均进行NIHSS评分和BI评分判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病灶侧和病灶对侧两侧的ADC值和FA值的比较.同时分析NAA值的变化.结果:梗死灶FA下降,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和BI呈负相关;梗死灶和正常脑组织的ADC值、FA值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及相关参数,可以为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杨银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经腹输卵管绝育术的有效性.方法:分析50例剖宫产半年后经腹输卵管绝育术的已婚育龄妇女术时相关指标及术后第1、3、6、12个月随访情况.结果:48例(96%)经腹输卵管绝育术成功,2例(4%)因皮下组织粘连,出血,未打开腹膜,未进行手术.48例术后无输卵管再通妊娠.40例(80%)术中出血<3m1;6例(12%)于手术开始时2-5s诉下腹疼痛,可忍受,5s后无疼痛感;2例(4%)合并粘连并影响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平均手术时间30min,留观时间1-2h,术后第1、3、6、12个月随访时部分观察对象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疼,劳动力下降,经对症处理,心理疏导后恢复正常,满意度达98%.结论:剖宫产后经腹输卵管绝育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育龄群众易接受的女性绝育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直视下施术,适合已生育有足够子女的夫妇选用.
作者:杨慧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讨论有效护理措施,提出护理要点,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病患生命.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与白血病患者深入沟通,了解掌握患者心理特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促使病患对白血病以及自身的心理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建立治疗的信心.结论: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明珠;热西旦·托胡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AO分型为A、B、C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或石膏外固定的非手术治疗,以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每个患者进行骨折复位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A、B、C型骨折的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118例病人随访时间3-12个月.A、B型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复位评分以及功能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C型骨折无论是复位评分还是功能评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优势明显.结论:C型骨折,建议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A、B型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外固定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鹏;李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之为肺心病,属于咳嗽、喘症以及肺胀等范畴.肺心病是目前我国严重威胁人类生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西药并未疗效确切的特效药,而中医治疗则有明显优势.本研究在肺心病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景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手术,总结手术体会,其中包括疤痕子宫二次手术的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剖宫患者,针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病情、手术器械等)、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如遇突发状况)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剖宫患者,58例首次剖宫患者中5例患者产生麻醉副作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例.42例疤痕子宫二次手术患者3例有麻醉副作用,无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结论:剖宫产手术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宝宝,而且对母亲的身体也没太大影响,疤痕子宫的二次手术也没有问题,没有太大风险[1].
作者:宋承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2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2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心理护理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手术前后医护人员良好的配合将有利于减少术中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护士工作中护理安全的因素,以便为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防范对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工作中近5年来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与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资料,选取5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其展开调查.结果:总计发放问卷调查表54份,收回54份,收回率为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安全规章制度、护理操作理论与技能得分较之于安全法规常识、护理沟通与协调以及护士排班模式得分要低得多.结论:门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护理安全意识,主意医疗法律法规常识的学习,增强责任意识,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裴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莫沙比利治疗,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眼科护理工作申护理安全方面存在危险因素,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存在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或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结果:通过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眼科在护理安全方面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理差错得到有效的防范.结论:护理安全问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时刻伴随着,一旦发生将对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危及生命.保证护理安全,杜绝不良事件,是对病人所负的一种责任,也是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宜珍;王粤峰;朱金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7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心理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临床效果、心理焦虑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心理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家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小儿外感发热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其病原体以病毒为主,治疗上除抗病毒外,以休息对症处理和预防并发症为主,发热超过38.5℃主张给予解热镇痛药,但因病毒未得到有效控制,体温大多在数小时后会重复升高,诱发惊厥,给患儿造成极大地不适,针对这一情况,我院采用感热清丸和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感冒,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郝晓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160只眼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激光治疗.结果:参与研究的90例患者160只眼睛在治疗后,有49例患者87只眼睛显效,占54.38%,30例患者53只眼睛治疗有效,占33.13%,11例患者20只眼睛治疗无效,占12.49%,治疗有效率为87.51%.结论:对视网膜病变在发现后要尽早行激光治疗,可以有效的防止视网膜病变发展.对患者做好术后护理及运动、饮食等方面的指导对于疾病的治愈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秀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