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芬
目的:研究探索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4例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及术后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5例酒精性患者有效率为88.6%,6例激素性患者有效率为83.3%,3例潜水性患者有效率为66.7%.总体来看,显效数为18例,40.9%,有效数为20例,45.5%,无效数为6例,13.6%,总有效数为38例,有效率为86.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疗效显著,且对于治疗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佳.
作者:王化强;李雪勇;李佳伟;陈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降浊活血汤在高脂血症治疗中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高血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这55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了中药降浊活血汤的治疗而对照组采用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H DL-C以及LDL-C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HDL-C、TC、TG以及LDL-C的平均值与治疗前均有所变化,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各项体测指标值之间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浊活血汤在治疗高脂血症中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都具有一定的实际作用.
作者:钟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泌尿系感染采用香莲外洗液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留置导管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两组皆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水冲洗会阴,而研究组则加用香莲外洗液冲洗会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经过护理后,患者泌尿系感染情况(会阴部、尿液等)发生率、发生时间皆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香莲外洗液用于泌尿系感染防治中,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与时间,同时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张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异常瞬目症是指没有明显眼病却带有间歇性频繁眨眼动作的病症,其高友群主要集中在儿童.本文对儿童异常瞬目症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以及国内外对该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陶松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收治的76例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操作,随机分组,实验组42例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评估患者的颈椎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9.4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后,不仅缓解了身体上的疼痛,颈椎功能也得到较好的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孔春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儿童的生理机构以及身体脏腑器官的功能与成人不同,主要是由于小儿先天稚嫩发育不全所致,对于相同的药物来说小儿的代谢吸收以及排泄功能较成人要差很多.因此在对小儿用药的配伍、剂量以及给药途径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要遵守其特有的方式以及原则进行处理,要做到合理用药,帮助患儿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李福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卡波姆在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状的疗效.初步探讨人工泪液的治疗方法与原理.方法:选取40例80眼进行过LASIK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泪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和术后3月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和分析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LASIK术后对照组患者BUT和SIt值的明显减少,而且EGF含量分泌水平下降,出现结膜炎症反应IL-1β的升高.同时治疗组患者经卡波姆治疗后其BUT和SIt值在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患者术后加剧的球结膜鳞状上皮化生程度得到缓解,并有效增加了术后EGF的分泌水平和杯状细胞的数量.结论:人工泪液卡波姆治疗可有效缓解LASIK术后的干眼症状.
作者:陈男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每组都均分.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基本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单纯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及手术时间短,麻醉起效时间及手术时间缩短,麻醉效果更好且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与优点比硬膜外麻醉更为突出.
作者:杨静;宋具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中的应用及其改善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降低且无明显差异,CO、E/A、LVEF两组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可以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较好的控制,血压波动小,且对患者的心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作 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陆章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各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的报告,从中研究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率的相关因素,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方法:选取了两个医院的患者的调查报告,并对其进行分析.结论:多种相关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手术切口感染.医疗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合理、及时的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张德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甲状旁腺素过度分泌症,其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甲状旁腺局部注射介入治疗、内科治疗,本文就主要对其内科治疗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对于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毛香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上实验组患者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86%,而对照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6.19%;实验组住院平均时间为(21.16±3.71)天,复发率为2.39%;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8.34±4.74)天,复发率为11.90%.结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效果显著,且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周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而观察组除此外实施为期6个月的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袁中文版(SD-SC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服药等SDSCA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观察组的SAS和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机性访谈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莫淑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讨论有效护理措施,提出护理要点,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病患生命.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与白血病患者深入沟通,了解掌握患者心理特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促使病患对白血病以及自身的心理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建立治疗的信心.结论: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明珠;热西旦·托胡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以及脑出血(ICH)患者,对其实施护理要点的异同点.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SAH患者50例,设为A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ICH患者50例,设为A2组(对照组),对比A1组SAH患者与A2组ICH患者护理要点的异同点.结果:A1组SAH患者与A2组ICH患者护理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要求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对患者临床生命体征给予密切观察、确保患者二便通畅、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对患者临床疾病情况观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ICH患者,其在疾病的恢复期需要实施康复训练以及护理,对于SAH患者,需要实施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护理.结论:对SAH患者以及ICH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比较发现,针对患者实施全面合理的护理,能够显著加快患者疾病的好转速度以及患者临床预后质量情况.
作者:胡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及所受的痛苦得到减少,值得临床推广.目的: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穿刺的途径不同随机分成评价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43例.评价组实施TRI(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治疗,比较组实施TFI(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评价组与比较组在X线照射和手术时间、穿刺和手术成功率以及支架置入情况上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评价组为1例,占2.33%,比较组为13例,占30.2%,评价组明显比比较组低(P<0.05),在手术卧床时间上,评价组可以即刻下床,比较组要卧床5-11h,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上,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少,手术之后的卧床时间短,从而使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所受的痛苦得到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跃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介入术中减少辐射计量的应用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介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6例患者分为5组,即:CAG组43例,PCI组20例,RFCA组15例,CHD组6例,PCPI组2例.通过造影机随机配置的剂量测量系统,对辐射剂量相关参数进行监测记录,包括面积剂量乘积(DAP)、在线随机的参考点累积皮肤表面入射剂量(CD)、高皮肤剂量(PSD)及透视时间(minute).结果:在平均CD、DAP及PSD值上,PCI组>PCPI组>RFCA组>CAG组>CHD组,P<0.05.在辐射剂量均值上,左胸>甲状腺>眼晶体>下腹>下肢,不同部位比较,P<0.05.结论:介入术中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因介入治疗的方式不同及部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根据具有高辐射剂量的手术方式及部位,术中应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唐家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术中采用卡孕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无痛人流术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0例.研究组患者术前采用卡孕栓处理,而对照组术前则不采用任何药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术前宫口松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研究组宫口松弛总有效率为90.50%(181/200),对照组则为51.00%(102/200),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对照组发生1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孕栓运用在无痛人流术中,可以改善宫口松弛度,同时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并且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何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1日到2014年1月1日间收治的80例通过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生存率等.结果:本组80例患者于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患者的清蛋白、总胆红素、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逐渐恢复;80例患者中,76例黄疸、腹水、精神状态、体力和睡眠明显好转;72例下肢水肿缓解或消失;只有1例在注射干细胞后发热,无其他不良反应;80例患者中有6例在第三年死亡,原因为:3例为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为并发肾衰竭,1例为肝性脑病.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有明显改善,生存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安红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门诊输液室是汇集了医院各科门诊病人输液的地方.静脉输液治疗已是医院门诊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门诊提供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输液量在逐年递增.由于输液治疗是一项侵人性操作,静脉输液治疗的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客观存在.又由于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涉及患者多、停留时间短、病种多且杂、环节多、应用范围广等诸多因素,安全隐患伴随左右,加强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作者:马吉萍;马丽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