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异常瞬目症的治疗进展

陶松丽

关键词:儿童, 异常瞬目症, 治疗进展
摘要:异常瞬目症是指没有明显眼病却带有间歇性频繁眨眼动作的病症,其高友群主要集中在儿童.本文对儿童异常瞬目症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以及国内外对该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乌鲁木齐县部分孕妇体内血红蛋白检测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县部分孕妇体内血红蛋白检测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系.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随机抽取在乌鲁木齐县板房沟卫生院就诊的180例孕妇,其中孕早期、中期、晚期各60例,检测孕妇在不同妊娠期的血红蛋白值.结果: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末期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23.20±11.86)g/L,(110.28±13.92)g/L,(105.46±8.43)g/L,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3000克组孕妇血红蛋白低于3000~3500克组和>3500克组(p<0.01).孕妇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系数为r=0.849(p<0.01).结论:给孕妇通过膳食补充血红蛋白以及对孕妇血红蛋白水平的监测非常重要.

    作者:吴生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收治的44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香丹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情、病况等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有效促进血肿的吸收,从而降低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罗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弹力绷带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观察

    为了更好探讨弹力绷带在膝关节镜手术的使用情况,了解在不同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以及为了更好的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照顾.本文随机抽选了本市做了膝关节镜后手术并使用了弹力绷带的患者共88例.对这88患者进行系统性的追踪.记录这些患者刚术后刚刚使用弹力绷带和恢复过程中患者肢末梢颜色、四肢关节的麻木情况、肿胀情况等.

    作者:刘青霞;李丽娟;李娇;许邹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1年到2013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然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实施的护理流程为专科护理流程,而实验组进行的护理流程为急诊护理流程.后对比两者的急救效果.结果:接受急诊护理路径的患者的急救效果明显高于接受专科护理路径的患者,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急诊护理流程的患者的急救时间要短于专科护理流程的患者,因此,急诊护理流程能减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细胞毒性药物门诊替代静疗的防护管理与评价

    细胞毒性药物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临床应用渐趋成熟,化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它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影响的药物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的方式造成造血、肝肾、生殖、泌尿等系统的毒害.因此,护士在配制药物时做好职业防护尤其重要.1 配制药物的环境规范管理1.1 划分配药独立区域和固定注射观察区域:在输液室治疗室现有的空气层流净化装置且无层流生物安全柜的环境条件下,治疗室配药间划分相对独立的并用标语注明“特殊药物配制区域”.同时在输液大厅设立一个固定区域,采用粘贴式标签上面注明“特殊药物专座观察区”,并制作治疗护理标识色牌——兰底红心“爱心”牌,以悬挂式方式连同治疗药物挂在可移动的输液钩上,其护理标识对输液工作起到警示作用.

    作者:李丽林;文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机械通气20例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对手足口病重症的治疗作用,为临床上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呼吸机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进行支持通气,设置参数参考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建议参数,机械通气(通气时间1~4天,平均2.94±1.01d)的临床资料、主要病情、实验室指标、救治方案.结果:20例重症患儿均为EV71感染,早期的临床症状有持续高热、呕吐、皮疹、头痛及精神萎靡.晚期呼吸急促,节律不规则,心率增快或减慢,白细胞、血乳酸、血糖升高.16例成功脱机拔管,死亡2例、自动放弃治疗2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变化快、特别是并发神经源肺水肿死亡率高.发现肺水肿前兆者尽早给予机械通气,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贾蔚凝;田继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肿瘤化疗病人静脉输液的护理

    静脉输液是当前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已被普遍的应用于临床.病人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因为化疗药物本身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刺激性、反复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时间过长以及长时间输液等因素,不可避免的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致使药液渗漏,引起静脉炎,在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如不慎发生外渗或外漏可造成病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溃疡,重者可造成皮下组织坏死以及深部组织如肌腱和关节损伤,甚至造成功能障碍.现将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规护理作一些介绍.

    作者:黄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析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股静脉穿刺采血法,研究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法,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及患儿的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动脉采血法是一种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反应小的采血方法,明显降低患儿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整体护理在宫外孕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宫外孕大出血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到2013年6月发生宫外孕大出血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对于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治疗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宫外孕大出血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治疗,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芬;李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例线粒体脑肌病的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3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护理总结该病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此病例的治疗、观察及心理、安全防护、用药、疼痛的护理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泌尿外科医院感染方面的效果

    目的:分析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泌尿外科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方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现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总结,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出现医院感染10例,感染率为9.09%,其中,以泌尿系统感染例数多,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而造成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因素主要是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通过对泌尿外科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将能大大减少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机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心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香莲外洗液防治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泌尿系感染采用香莲外洗液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留置导管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两组皆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水冲洗会阴,而研究组则加用香莲外洗液冲洗会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经过护理后,患者泌尿系感染情况(会阴部、尿液等)发生率、发生时间皆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香莲外洗液用于泌尿系感染防治中,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与时间,同时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张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研究概述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保护静脉血管不受到损伤,而且还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效的保证了治疗效果.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留置套管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罗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门诊护理安全相关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护士工作中护理安全的因素,以便为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防范对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工作中近5年来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与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资料,选取5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其展开调查.结果:总计发放问卷调查表54份,收回54份,收回率为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安全规章制度、护理操作理论与技能得分较之于安全法规常识、护理沟通与协调以及护士排班模式得分要低得多.结论:门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护理安全意识,主意医疗法律法规常识的学习,增强责任意识,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裴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主要风险因素,探究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行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管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1例(1.67%),对照组风险事件6例(10%),P<0.05.观察组十分满意45例(75%),满意14例(23.33%),总满意率98.33%;对照组十分满意28例(46.67%),满意22例(36.67%),总满意率83.34%.观察组在满意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心内科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理是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降低风险事件及医疗纠纷,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肖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70%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5%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确切,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光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采用不同三联疗法根除治疗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在应用替硝唑片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埃索美拉唑(观察组,n=50)与奥美拉唑(对照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经统计示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根除率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埃美拉唑联用甲硝唑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消除临床症状,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古国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上实验组患者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86%,而对照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6.19%;实验组住院平均时间为(21.16±3.71)天,复发率为2.39%;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8.34±4.74)天,复发率为11.90%.结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效果显著,且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周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吉木萨尔县中学生结核病知晓率与健康教育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吉木萨尔县中学生结核病知晓率与健康教育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我疾控中心连续三年对吉木萨尔县新入学的中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社区结核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2011年吉木萨尔县中学生结核病知晓率知晓率(平均值)为50.1%,2012年为51.5%.2013年为52.6%.结论:根据吉木萨尔县中学社区特点,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版报、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开展结核病防治专题讲座等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逐年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广大师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宣兆元;赵丽;杨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在临床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在我院胸外科选择80例需择期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瑞芬大尼与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每组40例.结果:实验组切皮前1 0min的SBP、DB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闭胸前10min的Sp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后10min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在胸外科手术中效果良好.

    作者:包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